新标丨创卫新标准试解读(爱国卫生组织管理篇2021版)
爱国卫生组织管理
(2021版)
(三)爱国卫生工作年度有计划、有部署、有检查、有总结。开展基层卫生创建活动,鼓励辖区范围内的县和乡镇积极开展国家卫生县和国家卫生乡镇创建,逐步推进全域创建。广泛开展城乡群众性爱国卫生活动,各部门、各单位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
变化:强调了爱国卫生的检查和参与。
(四)探索建立健康影响评估制度,推动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把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全过程各环节。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并逐步建设完善相关设施。
变化:增加了整条的健康内容。
(五)畅通爱国卫生建议和投诉渠道,认真核实和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群众对卫生状况满意。
变化:爱国卫生建议和投诉平台改为渠道,更宽泛贴切,群众对卫生状况满意率要求更高。
建议开展的工作
1.政府工作报告中应有爱国卫生或卫生城市创建的内容;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和制定相关文件,部署爱国卫生工作。有创建卫生城市的方案、组织指挥体系、考核检查与奖惩制度。
2. 政府制定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如“十四五规划”,应有爱国卫生和国家卫生城市创建的内容。
3. 加强爱国卫生法制建设,依法开展爱国卫生工作。有立法权的城市,应制定爱国卫生地方性法规,其他城市应制定爱国卫生政府规章或规范性文件。
4. 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应担任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组织协调机构负责人,统筹解决爱国卫生和创建卫生城市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为爱国卫生和创建卫生城市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 障以及必要的经费保障。落实部门单位责任,建立创新群众 参与爱国卫生工作机制。
5. 辖区内各级人民政府应设有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政府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担任爱卫会主任。爱卫会应明确工作规则和成员单位职责分工。
6. 市、区爱卫会办公室在政府或部门内应独立设置,人员编制应适应工作的需要。
7. 爱国卫生经费应纳入年度政府财政预算,能满足爱国卫生工作需要。
8. 街道、乡镇应设有爱卫会,社区居委会和村委会应配备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爱国卫生工作,有公共卫生委员会,确保事有人干,责有人负。
9. 爱国卫生和创建卫生城市工作纳入政府目标管理。各级爱卫会必须制订有本地区爱国卫生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并认真做好工作总结。计划与总结应包括工作要点、预期目 标、工作内容、成效评估等要素。
10. 开展卫生创建活动。各级爱卫会应积极组织开展卫生街道、卫生社区和卫生单位等创建活动,推动城市创建工作的扎实开展,并充分发挥卫生城市的辐射作用,带动城乡的 卫生创建活动的全面开展。爱卫会办事机构应注意各项工作 资料的积累和归档整理,确保档案资料齐全完整、真实可靠。
11.建立健康影响评估制度,将健康管理、过程与政府各项政策相结合,将疫情防控纳入政府工作并加强公共卫生投入。
12. 畅通投诉渠道,要注意发挥好网络等新媒体等作用。建立并维护好爱国卫生建议与投诉渠道包括以下内容:
(1) 严格执行受理程序。明确来电、来访、来函等形式的建议投诉受理程序,严格按照受理、登记、批转、办理、反馈等工作流程进行。对属于受理范围的做到“有诉必理、 有理必果”,对不属于职责范围内的投诉举报,及时向举报者 解释并移交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处理。
(2) 严格保障渠道畅通。明确专人负责投诉举报的受理登记工作,对建议和举报热心接待、专心聆听、耐心询问、 静心分析、细心解答。
(3) 严格执行投诉处理时限。对每一起受理的建议投诉,坚持做到“及时批转、及时查处、及时办结、及时回复、及时报告”,严格执行投诉举报事项的受理时限、查处时限和反 馈时限。
(4) 严格落实投诉举报反馈制度。对投诉承办情况及事项处理结果,及时反馈给投诉举报人,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
(5) 投诉和处理原始资料保存完整。由城市调查队等第三方组织开展群众满意度调查活动,针对薄弱环节不断改进工作,提高群众对城市卫生状况的满意度,要求群众对本市卫生状况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