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蚊蝇增多,可以传播新冠病毒吗?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王丽萍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提到,根据目前研究,蚊蝇不具备传播新冠病毒的生物学基础,从目前掌握的流行病的证据来看,全球目前没有发现因蚊蝇等媒介生物导致人感染新冠病毒的报道。
尽管现在证据不支持蚊蝇作为媒介传播新冠病毒,但它们具有传播疟疾、登革热等疾病的风险。公众在家庭和户外应该做好防蚊虫叮咬的保护措施,还应该注意妥善保护食物,通过采取有效的防蚊措施,可以降低媒介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的风险。
今天一起聊聊蚊虫作为传播媒介,传播的虫媒传染病,主要是存在两种方式,一种模式人是作为最终宿主,媒介蚊虫叮咬患病的人后,血液中的病毒会感染媒介蚊虫,从而将病毒传播开来; 另一种模式下,人是终端宿主,蚊虫不会从患者的血液中获取病毒并感染。
蚊媒传染病:登革热
登革热是一种蚊媒传染病,由伊蚊叮咬传播,潜伏期为3天至15天。患者感染登革热病毒后会出现发热等症状,程度从轻度发热到高热不等,同时伴有严重头痛、肌肉和关节痛及皮疹,严重者可因休克或其他重要脏器损伤导致死亡。
不可忘记的是,2019年中国经历自2014年以来最严重的登革热疫情,在全国13个省份肆虐,呈现往中纬度地区扩散的趋势,这也是第一次在全国有这种情况的大规模暴发流行。
蚊媒传染病:寨卡病毒病
寨卡病毒病,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新生儿小头畸形、格林-巴利综合征可能与寨卡病毒感染有关,并在2016年将其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聚集性病例事件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018年《Cell》杂志,刊登了《Comparative Flavivirus-Host Protein Interaction Mapping Reveals Mechanisms of Dengue and Zika Virus Pathogenesis》一文,研究者证实一种 Zika蛋白NS4A和人类ANKLE2 之间相互作用,其中ANKLE2对大脑发育非常重要。在此之前,人们已发现ANKLE2发生的突变与遗传性小头畸形有关,研究人员发现寨卡病毒蛋白NS4A似乎抑制ANKLE2的功能,最终损害大脑发育并导致小头畸形。
第一种传播方式媒介-宿主-媒介
登革热病毒/寨卡病毒是第一种模式的代表。埃及伊蚊/白纹伊蚊从登革热患者身上吸取血液后,病毒会透过蚊子的中肠屏障,进入蚊子血腔,在蚊子血腔中大量增殖。达到一定数量后,病毒会进一步侵染蚊子唾液腺,并进入蚊子唾液。当蚊子再次吸取健康人的血液时,会向人体内注入唾液,病毒也就随之进入并感染人体。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媒介(蚊子)- 宿主(人)- 媒介(蚊子)”的循环。
登革热病毒的传播方式寨卡病毒的传播方式
寨卡病毒经典传播循环(通过蚊虫叮咬)
蚊媒传染病:西尼罗河
西尼罗病毒目前在国内报道很少,但近年来该病在人和动物中频繁暴发,并出现致命性脑炎和脑膜炎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且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高,给发病的国家和地区造成了极大的健康威胁和经济损失,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西尼罗热的传播循环
夏日最讨厌的蚊子,蚊子,蚊子!
绕不过的一个话题就是“驱蚊灭蚊”
梅雨季过后,随着孳生地增加,蚊虫活动也会更加“频繁”。
人人行动,清洁环境、清理堆物、清除积水,
就可以在最合适的时机“灭蚊”,实现蚊虫密度降低的目的。
当然在室外活动时,还是一定要注意防蚊
避免在“花脚蚊子”吸血活动高峰时段,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到公园、活动场所休息或活动时最好穿长袖、浅色的衣服,减少皮肤暴露在外的面积,身体裸露部位要涂抹驱蚊剂防蚊叮咬。
驱蚊剂不能“杀死”蚊子,但可以干扰蚊子的嗅觉器官,让蚊子定不了位,或感到不适,从而对人“敬而远之”。这类产品多是通过涂抹、喷洒等方式涂抹在人裸露皮肤或者衣物上,驱蚊剂和蚊香、气雾杀虫剂一样含有农药成分,正规产品标有农药登记证、农药生产批准文件号和产品标准号,上市前经过毒性安全性和驱蚊效果检测,证明是安全、有效的。目前国内登记的驱蚊剂的主要成分有避蚊胺,驱蚊酯和羟哌脂。
防蚊方法
家中装好纱门、纱窗,减少蚊虫进入室内的机会;有小孩,老人和孕妇的,可以选择蚊帐。
检查和清除室内外积水的基础上,可以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驱/灭蚊。
物理方法,如电蚊拍、蚊蝇拍、捕蚊灯等可以灭杀成蚊。
化学方法,如杀虫气雾剂,电蚊香片和电蚊香液等。该类产品是将卫生杀虫剂挥发/喷洒到空气中,从而起到驱赶/杀灭蚊子作用,主要的有效成分是天然成分“除虫菊酯”和人工合成“拟除虫菊酯”。人工合成菊酯类杀虫剂解决了天然“除虫菊酯”在阳光中不稳定的问题,国内常用化学灭蚊产品常见成份有炔丙菊酯、右旋苯醚菊酯、四氟甲醚菊酯、甲氧苄氟菊酯等拟除虫菊酯类药剂。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