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爱卫〔2019〕1号
省爱卫办:
2018年我市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及上级爱卫会的精心指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决策部署为指导,紧紧围绕《2018年宁国市爱国卫生及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要点》,以巩固提升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健康细胞工程”建设为重点,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现对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2014版)》,将我市2018年度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情况总结如下,请予审定,并请转报全国爱卫办。
一、加强爱国卫生组织管理,夯实国家卫生城市基础
(一)建立长效机制,加强监督管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爱国卫生及创卫巩固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的实施意见》。命名国家卫生城市后,强化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做到爱卫工作队伍不散、力度反增。召开了2018年度卫生健康与计划生育大会和市爱卫会成员单位工作会议,出台《宁国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的实施意见》(宁政【2018】54号),明确工作目标和重点工作,针对卫生城市评审指出的问题和卫生城市巩固薄弱环节进一步落实和完善管理体制,构筑分工明确、各负其责、相互监督、全民参与的城市卫生管理的新格局。出台了《关于印发宁国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的通知》、《关于划定禁止露天烧烤区域的通告》,落实建筑工地源头管理责任,强化建筑渣土运输、扬尘、环境卫生监督管理,改变了我市烧烤餐饮行业管理无序、油烟噪音扰民的现状,使露天烧烤行为得到有效治理。
将爱国卫生、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及健康城市建设工作纳入市政府对乡镇、市直单位年度目标考核,印发《2018年度爱国卫生及健康城市建设目标管理考核细则》。延续卫生城市督查机制,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每半月开展城市环境卫生督查,将问题进行通报,督促整改。发挥群众在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中积极作用,今年全市首批招募爱国卫生监督志愿者(督查员)上岗,积极开展志愿者联点共建活动,进一步拓展网格化管理的范围和内涵。畅通社情民意的信息网络,接受群众的投诉和监督,设立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监督平台,依托12345政府服务热线、政民互动平台、市长信箱、新闻媒体设立城市管理问题“曝光台”,以解决关心、关注的卫生问题。2018年处理投诉热线342起,政民互动80件。
(二)加强组织建设,保障经费投入。不断建立和完善市、乡镇(街道)、社区(村)的三级爱国卫生组织网络体系,确保爱国卫生与卫生城市管理督查、巡查、问题调度、跟踪督办、考核评价等制度落到实处,形成长效管理无缝隙,责任落实全覆盖的新形式。市爱卫会各成员单位认真落实爱卫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将巩固提升国家卫生城市工作纳入单位部门重点工作内容;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均设置爱卫办,配备专兼职人员办公并保持人员稳定性。机关、企事业单位、村(社区)完善爱国卫生网络,健全爱国卫生组织、指定专人负责爱国卫生日常工作,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本地区、本系统、本单位的长效工作机制。爱卫办自身建设不断加强,配齐爱卫办综合管理科、督查指导科、健康教育科工作人员,实行周一例会制度,总结评价上周工作,安排布置本周工作任务。加强对外学习交流,开展基层爱卫人员培训。全年派员外出学习交流8人次,举办爱卫知识与健康细胞工程建设培训班二期。
市财政全力支持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各项工作的开展,2018年初将工作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2018年拨付“建成区病媒生物防制”经费84.5万元、“卫生应急工作经费(含慢病及创卫成果巩固、建设健康城市工作经费)”40万元、健康细胞工程建设引导资金100万;“农村改水改厕”经费1291万元;城市维护费(含绿化、公共设施维护)1900万元;城区环卫作业经费2428万元,为我市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建设健康城市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经费保障。
(三)加强爱卫宣传,提高群众意识。发挥《今日宁国》、宁国电视台、宁国新闻网等大众传播媒体的主阵地作用,结合“宁国爱国卫生”等微信公众号及宁国爱国卫生动态,进一步加强对市民的宣传和引导。今年是爱国卫生运动66周年,我市根据全国、省爱卫会统一部署,组织开展第30个爱国卫生月活动,第9个爱国卫生法制宣传周活动。印发《关于开展第30个爱国卫生月暨春季除“四害”活动的通知》,明确了活动主题、活动形式和内容以及活动要求,印制了爱卫月主题活动宣传画,分发到全市乡镇、街道,市直单位张贴。各地、各单位改革创新宣传方式、方法,以公众号、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积极宣传爱国卫生月活动,各乡镇、街道组织开展了集中宣传活动。此次活动围绕“依法除四害,生活更健康”这一主题进行,着重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安徽省爱国卫生条例》和《安徽省防控病媒生物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同时结合宁国市文明创建、“健康细胞”工程建设、农村“三大革命”等相关内容。12月份,由宁国市文联、卫计委主办,市书协承办了“健康宁国”杯书法展,在全社会掀起了“尊医重卫,共享健康”氛围,同时将入展作品与名家作品编入《健康宁国书法展作品集》,健康宁国书法展是实施“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有益尝试,是健康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二、丰富健康教育形式,倡导全民健身
通过各类卫生健康主题日活动,大力宣传健康中国行、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健康家庭行动及《“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以宣传栏、讲座、漫画、网络等各类传媒方式,广泛宣传“居民健康素养66条”等健康知识内容。采取百姓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利用微信公众号、“关注宁国”版块、手机APP客户端,广泛宣传健康口腔、三减三健、控烟等健康教育知识,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成立健康巡讲市级专家库(共66人),组织巡讲专家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工地、进机关的健康素养巡讲活动。建立多部门合作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机制,与移民局合作开展“移民新村健康行”、与邮储银行合作开展“健康伴你行”等活动。利用全国“万步有约”职业人群健走激励大赛,以点带面,利用职业人群带动身边的人群积极开展科学健走运动,全市参赛单位有78个、参赛队伍68支、参赛队员达888人。宁国赛区分别荣获“全国优秀健走示范区”、“示范区优秀组织奖”、“省内优秀健走示范区”等荣誉称号。
形成了城乡共建、共创、共享的全民健身新格局。抓建设,健身场地设施数量质量不断提升,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各级各类体育场地635片,其中76片室内体育设施,559片室外体育设施,场地面积664474.57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1.767平方米。实现了村级农民体育健身设施100%全覆盖目标,正向自然村延伸。抓载体,推动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持续举办各级各类全民健身活动,实现了“周周有比赛,全年不间断”。围绕元旦、5月全民健身月、8月8日全民健身日、国庆等重要时间节点,精心策划组织各类主题健身活动,广泛调动市民参与健身积极性,成功举办第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全年举办赛事30余场,带动健身群众10万人。举办了2018年安徽省龙舟公开赛(宁国站)暨“青龙湾杯”第四届端午龙舟邀请赛、皖浙苏古道旅游大会暨“中国古道马拉松吴越古道站”比赛、山城徒步走比赛等一批具有宁国特色的品牌体育赛事。推广了健身气功、广场健身操舞、健身秧歌、工间操等市本级特色赛事,“市有品牌,乡镇(街道)有特色”的全民健身活动格局逐步形成。成功组织举办了2018年斯柯达HEROS中国自行车系列赛“司尔特杯”鸿鲸枫度·安徽宁国站比赛、第二届中国宁国“中视好少年”青少年国标舞展演大赛、全国职工射击、弹弓比赛等高端知名国际赛事。抓网络,基层体育组织不断完善。大力支持各类体育协会、社团和健身活动站点的发展,推动健身组织向城市社区和乡镇、农村延伸,举办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3期,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300余人。截止目前,全市社会体育指导员达到1192人。
三、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市容环境卫生
我市紧紧围绕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目标,以城市管理中的难点、热点问题为切入点,不断创新思路,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全力有序的推进了市容环境卫生工作的开展。在环卫城管、市政设施、园林绿化、建筑工地、城乡结合部和城中村管理等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一)加快城市建设,精美城市成果显著。加大市政设施建设的投入,城市路网体系日臻完善,城市路灯逐渐延伸辐射,城市排水已基本形成网络。宽敞笔直、纵横交错的城市道路,遍布大街小巷的灯光照明及夜景灯光构筑了宁国不夜城的雏形。城北片区、凤形片区、城西片区、城南片区、河沥溪片区、汪溪片区组团发展。今年以来相继完成东风北路改造、凤形路改扩建、津河西路特色风貌改造等;完成了宁城路(人民路-北园路)、津恒幼儿园-东风路段、宏伟路、津河路(宁城路-宁阳路)两侧人行道升级改造,改造面积约26000㎡。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取得新进展,截至目前新增公园绿地面积49.5公顷、完成城市绿道19.5公里。城区公园绿地面积达232公顷,绿地率34.5%,绿化覆盖率40.7%,人均公园绿化面积13.6平方米。同时,建立3个健康主题公园、增设体育锻炼器材52套,增设公园公厕5个,新建健康步道6条、总长度为12公里。高起点建设城西湖及公园,调蓄西津河水入城,补充城市小南河、星河、龙潭河等内河生态流量,实现城市内河外河水系连通,让水体彻底“活”起来。完成老旧小区改造20个、背街小巷治理5条,启动小南河三期治理。
(二)健全工作机制,推进环卫工作提升提档。精细筹备第六轮环卫作业招投标工作,深化城区环卫体制全市场化改革,谋划城区环卫一体化管理。城区主干道每天不少于4次的洒水降尘作业,增设果壳箱共555余只,常态化做到清理城区背街后巷、城区空地、城郊结合部无主渣土、杂物。及时完成城区4座垃圾中转站的升级改造,保障我市每天近300吨生活垃圾的压缩转运处理。深入推进垃圾处理分类试点、泔水无害化处理,逐步完善垃圾分类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作机制,目前“博尔建筑垃圾再生利用项目”运行正常,城市西郊“建筑垃圾分选点”已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有效解决了城区建筑垃圾无处倾倒和偷倒乱倒的现象,通过源头分类,使资源很好的得到了再次利用,同时环境也得到了有效改善。“分选点”日分拣处理建筑垃圾平均80余车200余吨。“海创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项目”运行正常,日处理生活垃圾平均250吨,做到了无害化处理率100%。制定《宁国市城区内河保洁作业考核细则》,加强城区五条内河保洁的监管,全面清淤整治,提升内河环境形象。大力开展城镇公厕提升行动,制定《宁国市城区公厕管理考核细则》、《宁国市2018-2020年城镇公厕提升工作实施方案》,并严格依据细则加大督查考核力度,确保管理和保洁质量。
(三)结合文明创建,开展市容市貌提升。成立高规格的城市管理委员会,明确成员单位及职责,制定考核细则和议事规则。市政府出台《宁国市2018年城市管理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围绕《方案》开展各项整治。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精细管理促提升,常态巩固出成效,开展了一系列的市容市貌专项整治工作。加大依法行政力度,清理整顿无证摊点,规范了跨门槛经营的摊点入室经营。拆除了沿路沿街店铺的违章乱搭建,清理了市区乱拉乱挂、乱堆放物品,规划了人行道和道路临时停车位。加强各路段非机动车规范停放的宣传引导,加大机动车停车秩序的管理、抓拍机动车违法行为,并每日在宁国论坛予以曝光。巩固“牛皮癣”整治成果,对制造“牛皮癣”行为通过呼死你系统进行追呼、依法处罚;并通过志愿服务的形式,开展“牛皮癣”清理志愿服务活动。加强便民市场管理,根据季节性管理工作特点,因地制宜设置茶叶、西瓜、苗木便民市场50余处,加大城区“三小”行业、临时农贸市场等便民服务点日常管理,规范物品摆放,统一外观标识,严查超区域、超范围经营和擅自设立摊点的行为,真正做到服务于民、方便于民。出台《宁国市人民政府关于划定露点烧烤禁烤区域的通告》,规范露天烧烤经营。开展早夜市规范及油烟整治专项行动。
(四)落实城乡环境卫生整治,美丽乡村建设亮点纷呈。
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及美好乡村建设,多措并举,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健全了多部门的目标管理考核机制。在城区重点对建成区城乡结合部、城中村、背街后巷、老旧小区、农贸市场等进行常态化督查和整治,积极推进文明创建“联点共建”工作常态化开展。在农村以卫生乡镇、卫生村创建为切入点,开展美好乡村建设、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三大革命”, 美丽乡村建设亮点纷呈。确保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取得成效,实现行政村垃圾分类处理全覆盖。全面完成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完成自然村改厕3386户,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0.11%;全面监测有效保障城乡生活饮用水的安全,改造提升农饮工程8处,城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措施进一步加强,建立了水质在线检测,对水厂过程水进行连续监测。今年5月份接受了宣城市爱卫会组织对我市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工作的中期评估,成绩居宣城市前列。
四、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营造绿色宜居家园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大力推进生态立市战略,不断提升城乡环境保护质量,获安徽省首届“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称号,全年未发生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印发《宁国市蓝天保卫战2018年实施方案》,采取“控煤、控气、控车、控尘、控烧”等措施,加大对焚烧秸秆、落叶、杂物等行为的巡查及制止、处罚力度,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截止目前,全市PM10平均浓度为66微克每立方米,PM2.5平均浓度为33微克每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率81.8%。积极开展水污染防治,全面落实《2018年度宁国市水污染防治重点工作任务》,在全市江河湖库全面推行河长制,加强水生态修复,构建自然保护体系,我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工作通过省水利厅验收,成为全省首个县级水生态文明城市。推进县级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自查发现的问题和生态环境部第一轮督查交办的问题均已完成整改。做好土壤污染防治基础工作,开展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建立污染地块名单,启动实施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全市地表水水质全部满足Ⅲ类水质标准要求,断面水质和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其中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汪溪断面1-11月水质均值达到Ⅱ类,较考核目标上升一个类别。
五、加强卫生监督,保障人民健康
(一)规范公共卫生单位的卫生管理。对全市住宿场所、美容美发场所、沐浴场所、游泳场所、集中空调使用单位、集中式供水单位进行了法律法规及卫生知识的培训;对市区800余家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开展了监督检查;完成了游泳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使用单位、公共场所开展医疗美容活动的专项检查,对9家公共场所经营单位的违法行为予以立案查处;制定公共场所卫生信誉度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对被评为2017年A级的单位进行了现场授牌。
(二)强化医疗机构监管。召开2018年宁国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监管工作会议,部署医疗机构量化分级管理、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依法执业专项整治、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等重点工作。对12家医疗机构的违法行为予以立案查处,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开展医学美容专项行动,开展非法角膜塑形镜验配工作专项检查,立案查处8起,取缔非法行医点3家,移送公安1起、移交市场监督管理局1起。对采供血机构、疾病控制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及3家职业体检机构进行监督检查。开展“护卫健康三号行动”,对市区大型商超和母婴用品店进行了监督抽查,开展了抗(抑)菌制剂经营单位的专项监督检查;对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及餐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进行了日常监督检查。
(三)强化饮用水卫生监管。开展了村级农村集中式供水设施(农饮工程)、集中式供水单位、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生产企业进行监督检查,对4家集中式供水单位的违法行为予以立案查处。开展“护卫健康二号行动”,对全市16家集中式供水单位及118个小型集中式供水设施进行了专项监督检查。
(四)强化学校卫生监管。对全市41所中小学校、76所幼儿园进行了结核病防控知识宣传;开展了10所中小学校学校卫生综合评价、学校卫生与健康专项监督,有力推进健康学校的建设。
(五)加大职业健康督查。市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职业健康监管体制机制的实施意见》(宁政办〔2018〕5号),明确了各有关部门职业健康监管工作职责,制定了职业病防治规划,建立了职业病防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将职业病防治工作纳入了我市民生工程考核范围,与安全生产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组织安全生产执法工作人员全面开展职业病危害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检查工作,以规范职业健康监护为重点,严格检查和督促整改。进一步规范指导用人单位开展职业健康监护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组织实施了全市重点行业和领域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监督检测。组织全市各级各类安全监管部门和执法人员,深入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加强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检查,截止日前,已抽查用人单位106家,下达《责令限期整改指令书》75份,查处职业健康违法案件7起。同时,我市通过市政府网站,分季度将全市用人单位职业健康检查具体情况予以了政务公开,加强了社会监督,全年无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
六、严格落实监管责任,食品安全有效保障
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坚持“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认真落实地方政府属地责任、监管部门和主管部门责任、食品生产经营者(网络订餐平台)主体责任,加强食品安全全过程、全链条监管,不断提升餐饮业质量安全水平,促进餐饮业健康发展。推进小作坊、小摊贩登记备案工作,召开小作坊、小摊贩经营户现场培训会,指导50家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开展了改造升级工作,发放38家食品小作坊登记证;登记备案小摊贩242家。强化对农贸市场食品和食用农产品的监管,加强食品和食用农产品经营者底数信息统计和快速检测工作力度,全市12个食品安全快检室截止目前共上传检验数据40466个,覆盖农药残留、非法添加、兽药残留等35个检测项目。开展食品抽检工作,全年开展节令食品、食用植物油、茶叶等食品监督抽查,共监督抽查食品421批次,合格399组,合格率94.77%,不合格食品已移交辖区监管所依法处理。结合重点时间、重点区域、重点品种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对元旦、春节市场、春季学校食堂、五一、端午期间、中高考时段、中秋国庆旅游景区、民办幼儿园开展专项检查,重点对酒类市场、校园及周边“五毛食品”进行深入检查。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6000人次,检查餐饮服务单位2819家(次),查处违法违规行为325起,立案查处13起,没收过期食品及食品原料35.5公斤。全面开展餐饮服务单位风险分级工作,以日常监管与风险分级相结合,有效排除食品安全隐患。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餐饮服务单位风险分级2514家。进一步推进餐饮服务单位“明厨亮灶”建设,目前全市实现“明厨亮灶”餐饮单位已近300家。示范创建成果显著,餐饮业供给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全市创建6条(个)以上餐饮服务示范街(区)、300家餐饮服务示范单位(店),创建省级餐饮质量安全街区1条,省级餐饮质量安全店17家。
七、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加快推进健康宁国建设
(一)强化疫情网络报告管理,重点传染病的防治有效。进一步完善防控工作领导组,加强了多部门合作。以中央财政及省级财政补助项目为依托,强化艾滋病、结核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稳妥推进省级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工作,进一步完善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建设,做好手足口病、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传染病和血吸虫病等地方病防治工作。制定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应急培训、演练工作计划,开展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知识培训班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加强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的管理工作,及时收集、整理、分析相关疫情信息。全年无甲类和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报告,无传染病暴发疫情发生。
(二)规范流程加强督导、免疫规划工作质量提高。持续推进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和常态化管理。依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督导和培训,采用常规现场督导和远程督导相结合,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极开展入托入学接种证查验工作,与教体局联合下发了《宁国市2018年度儿童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方案》,继续将入托入学接种证查验工作纳入报名程序,共完成110所小学和幼托机构入托入学接种证查验工作,查验率达100%。加强流动儿童的管理,提高流动儿童免疫规划接种率,依照《宁国市预防接种信息规范化操作规程(2017版)》,各接种单位与乡镇卫计办密切配合,按照规程,利用信息化,每周开展流动儿童查漏补种,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水平稳步提升。
(三)其他工作:1、坚持“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实行保健和临床相结合,面向群体,基层和预防为主”的妇幼工作方针,积极推进各项改革,继续督促各医疗单位加强高危孕产妇管理,提高产科质量,有效降低孕产妇、婴幼儿死亡率,落实重大公共卫生、孕前优生服务项目及妇幼卫生专项工作,保障我市广大妇女儿童的身体健康。2018年我市无孕产妇死亡,五岁以下幼儿死亡14人,婴儿死亡7人。2、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临床输血管理、用血知识培训,开展专项检查。2018年,我市共有2923人次参加无偿献血,献血量达780490毫升、用血量734100毫升,临床用血100%来自无偿献血。3、发现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规范管理率为99.25%。
八、科学除“四害”,推进病媒生物防制常态化
加强病媒生物科学防控和专业技能培训,坚持以环境治理为主,药物防制为辅的综合防制措施。开展了病媒生物孳生地调查,结合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分类治理垃圾、内河、厕所等。开展了春夏季、秋季全市集中统一除四害活动,推进病媒生物市场化规范化发展,完成2018年城区公共环境和重点场所病媒生物招标工作,印发《宁国市2018年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计划》、《城区公共环境、重点场所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实施方案》、《宁国市2018年城区病媒生物监测计划》等文件。建立健全城乡病媒生物监测网络,由市疾控中心定期开展灭前灭后“四害”密度监测。5月10日起PCO公司在城区正式施工,爱卫办到西津、南山、河沥三个街道现场培训并对消杀工作进行指导。完善考核评估机制,制定《城区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考核方案》,开展了现场督查考核并对宁国爱卫有害生物控制公司下发整改意见书。市部分乡镇集镇将病媒生物防制外包给PCO公司,使乡镇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轨道。
九、扎实推进健康细胞工程建设,卫生创建活动成效显著
根据省爱卫办《关于在全省开展健康社区、单位、家庭和健康村镇创建的通知》(皖爱卫办〔2017〕17号)相关要求,进一步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推动健康宁国建设。市政府对健康城市建设给予高度重视,2018年市政府工作报告将其列为重点工作,印发了《宁国市健康细胞工程建设工作方案》,方案在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目标和步骤、重点工作与职责分工、工作要求进行具体要求,确定了从健康细胞工程入手、夯实健康城市基础的工作思路。同时成立了以市长亲自挂帅的“宁国市健康促进工作委员会”,分管市长具体负责此项工作。委员会下设办公室,由政府办、卫计委相关领导组成,负责日常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和指导等工作;成立了相关部门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市健康促进工作评估专家组”,负责制定完善和培训指导健康“细胞”工程建设工作相关指标、评估标准,并对健康“细胞”工程建设效果进行评估。市财政在2018年预算中追加100万用于健康“细胞”工程建设专项经费,采取以奖代补政策,对已立项、并经测评达到指标要求的乡镇、村(社区)分别给予一次性引导资金和奖励,为此项工作奠定了扎实基础。市爱卫办作为该项工作的组织、牵头、协调的职能部门进行了积极探索,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市爱卫办的工作指导及市直相关部门的支持协助下,查阅大量文献和资料,特别是在交流学习和培训的基础上,主动作为、探索创新,多次专题研讨、深入基层调研。结合我市实际分别印发了《宁国市健康镇(乡、街道)标准、评价细则(试行)》和《宁国市健康社区(村)、家庭、学校、单位、医院标准、评价细则及考核命名和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将建设内容分类、分项,细化建设标准,按照突出健康、协调发展的工作主线,以村、社区、学校、企业、机关和事业单位等为重点,完善控烟措施,落实健康体检、职业健康检查、职业防护、安全管理等制度,营造相互尊重、和谐包容的单位文化,创造有益于健康的环境。同时,我市以健康主题公园建设为载体,有效利用主题公园这个宣传平台,对健康主题公园进行了提档升级改造,助推健康城市建设。举办了全市健康“细胞”工程建设业务培训班,19个乡镇、街道,20个村(社区),12家单位,21个学校,5家医院创建专干及相关负责人参加了培训。派员参加在无锡举办的“全国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创建培训班”。5月份,各健康“细胞”建设单位填写《宁国市健康“细胞”工程建设试点申报表》,市爱卫办工作人员深入建设单位进行指导。经过评估目前已确认的健康乡镇8个、健康村(社区)26个、健康单位(学校、医院)45个、健康家庭400个正在按标准建设。我市在以健康细胞工程建设为抓手的同时,加强卫生村镇创建工作,印发《宁国市卫生创建和健康细胞工程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今年已完成申报推荐省级卫生乡镇3个、市级卫生乡镇2个;12个省卫生村(社区)、4个市级卫生村(社区);省级卫生单位16个。截止目前,市级卫生创建已命名,省级卫生创建已通过省级专家检查评估。
2019年1月25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