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民生工程> 部门工作

宁国市建立完善机制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提质增效

阅读次数: 信息来源: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2022-01-10 10:52
[ 字体: ]

近年来,宁国市坚持以“二十字”方针为统领,积极探索“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帮扶、社会参与”的美丽乡村投入新机制,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涌现了港口镇山门村、西村村、霞西镇霞西村、仙霞镇盘樟村等一批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典型。

一是坚持分类施策,实行部门联村。出台《关于建立市级领导联系乡镇和市直单位联村共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通知》,建立“市级领导联乡、市直部门联村、干部联户共建美丽乡村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机制,每个乡镇、街道明确12名市级领导联系指导,每个村、社区明确1个市直单位联村共建,对照美丽乡村整治内容,报送帮扶方案,将帮扶情况纳入部门目标管理考核,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建管并重、因村施策、一村一策、合力推进”的工作思路,结合各村自然禀赋和文化特色,分别制定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如:港口镇西村村将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乡村治理深度融合,打造全省首屈一指的田园综合体和农业公园;同时结合摄影产业和生态旅游发展,利用招商引资、社会投资等方式投入资金约2500余万元完成了皖南花鼓戏广场与剧场、古风馆、80照相馆、民国馆、花鼓戏展示馆、农耕文化主题乐园、湿地公园、“十里桃花”景观带、沿线道路绿化景观等提升工程建设20余项,建成以记录乡村、传承非遗、寻找童年记忆、唤醒乡愁为主题的摄影特色旅游体系。同时艺术西村照相馆被宣城市评为“十大网红打卡点之一”,西村村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穷山村打造成全国闻名的“网红村”,并4次登陆央视一套《新闻联播》。

二是突出产业带动,引导群众参与。将产业发展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以美丽乡村建设带动乡村产业振兴,以乡村产业振兴反哺美丽乡村建设。如:仙霞镇盘樟村以“昔日根据地,今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深挖红色历史,实现民宿和乡村的共生共融,民宿群流转当地村民闲置房屋达20栋,带动村民就业200人,间接带动就业450人。在创建工作中充分尊重民意,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决策权。选址布点时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党员会议,充分征求意见;编制规划时组织理事会成员、村组干部及村民代表实地调研、测量、分析;项目建设中聘请村民代表担任项目监督员,对创建工作进行监管督促。同时引导群众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家庭庭院绿化美化,积极投身美丽乡村建设。汪溪街道古林村发挥基层党组织模范带头作用,村民自发筹措资金15万元,无偿捐献菜地、宅基地3000平米,义务出工1000余人/次,企业和能人捐赠20余万元,切实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题。

三是村企共建,实现双赢。积极开展“心系故里、共建家园”活动,向广大企业家发放《倡议书》,工商联负责工商企业、农业农村局负责农业龙头企业,经信委和开发区负责工业企业,各乡镇街道负责辖区内的企业,通过召开座谈会,上门联系服务等多种方式争取企业和能人大户参与到“美丽乡村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中。2021发放《倡议书》2万余份,在电视新闻中专题播报《倡议书》,将此项活动开展宣传达室到每位企业家。各美丽乡村整治点建设中,邀请本村的能人、志士和在外创业人员回乡参观,宣扬能人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2021年全市共捐增500万元用于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相关企业积极参与村企结对工作,主动与结对村共谋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共商发展大计,为结对村提供信息、技术、资金和人才,通过招商引资,促进结对村快上项目、上好项目,增强村级经济实力。部分村级班子带头领办、创办企业(合作社),形成紧密型的共建模式,直接为村级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兴办实事。宁国詹氏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协会”的经营机制和产、供、销、研一条龙的发展格局,已有社员149人,地跨10余个乡镇,带动农户2300户,户均增收4000元。

四是多方整合资金,发挥示范效应。制定《关于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的意见》等14项制度文件,采取市级奖补、镇村配套、农户集资、单位帮扶、企业赞助相结合的方式,整合各方资金,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如:万家乡万家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整合市直帮扶资金、发展村集体经济扶持资金等各类资金880万元,高标准完成了小河流域治理、村庄整治、集镇污水改造等人居环境整治,取得较好成效。全市共整合各类资金1.4亿元,全力支持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条评论

*正文:
验证码: captcha

网友评论列表

    暂无网友评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