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宁国市坚决贯彻落实省委“一改两为”部署要求,始终把营商环境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工程”,从解决企业需求、服务企业发展出发,着力打造法治化、便利化、市场化的营商环境。
目标导向树品牌。紧紧围绕打造“徽常满意·在宁舒心”服务品牌,主动对标先进、找准差距,着力在权责“清单化”、政策“透明化”、竞争“公平化”上下功夫,积极推行“项目代办”“免申即享”“互联网+政务服务”等服务机制以及重大项目告知承诺并联审批制度,加快中介超市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着力破解机制不够健全、审批不够高效、政策不够精准等问题,努力做到审批最少、流程最优、效率最高、服务最好,不断提高投资吸引力和发展竞争力。
问题导向解难题。将全市“四上一下一项目”(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企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规下工业样本点企业、在建项目)、“专精特新”以及重点外贸等近700家企业纳入联系包保范围,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新春访万企、助力解难题”活动,常态化开展企业走访,按照“小事即办、大事快办、急事特办”原则,对企业反映的用地、用工、资金等问题分类别、分批次进行交办解决。今年以来,落实建设用地指标1265亩,完成21宗工业项目“标准地”出让,总面积1057亩;新引进外来务工人员988人,帮助小微企业完成融资贷款6.49亿元,为82户企业办理了利率优惠。
效益导向促转型。借鉴沪苏浙等周边省份先进经验,积极推进“亩均论英雄”改革,对工业企业实行ABCD综合分类评价,按照“保主保重、扶优扶强”原则,把有限的要素资源优先配置给“大好高”项目,差别化给予优惠支持政策,引导企业以少占地、高投入、高产出和多缴税,切实提升要素资源产出效益。从产业层次、亩均税收、环保标准、用工需求、安全管控等方面,提高产业类项目“准入门槛”,严把项目落地审核关,同时坚持双向约束,完善并规范项目投资合同,确保项目质量高、效益好、风险小。今年以来,累计盘活低效闲置用地285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