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已寒,温度降。登革热,寨卡病毒病,基孔肯亚热的传播媒介,“杀手”白纹伊蚊终于有点怕冷了。寒冷的气温可以“冻死”成蚊,但为了家族的繁衍,白纹伊蚊将开启“越冬”模式。我国横跨4个气候带,南北温差很大,因此白纹伊蚊因气候差异在各地的越冬方式有所不同。
按照幼虫存活情况划分:
北纬30°以北和北纬22°以北30°以南地区以卵的形式越冬
亚热带和热带交界地区以卵和幼虫越冬
热带地区,白纹伊蚊全年可以孳生发育,无滞育卵越冬现象
白纹伊蚊地理分布
白纹伊蚊的分布可以从“登革热及其媒介白纹伊蚊分布地图”看出,是根据“国家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的登革热暴发地点及适合白纹伊蚊孳生的气候生态数据汇编而成。
红色的深浅代表全国各地白纹伊蚊气候生态适宜度,同时还标记出了登革热流行风险区。图中可见白纹伊蚊适生区分布呈“南深北浅”的总体态势,这与登革热流行风险趋势一致。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福建等南部区域是白纹伊蚊的高度适生区,登革热疫情也最严重。
白纹伊蚊与有效积温
李菊林等实验室观察白纹伊蚊产卵与温度关系显示:除10、15 ℃和 40 ℃组白纹伊蚊成蚊未产卵外,其它4个温度组白纹伊蚊成蚊均可产卵,其中产卵最早的为35 ℃和 40 ℃、3 d,最迟为20 ℃、8d;每只成蚊平均产卵最多为 30 ℃时的 93.74枚,最低为20 ℃时的64.95枚。所以在寒冷的低温来临前,白纹伊蚊会利用“一切”机会去寻找血源,吸血后及时的产下卵粒。
以“卵粒”越冬
当气温低于15℃的时候,白纹伊蚊的卵开始滞育——停止继续发育,“卵粒”是白纹伊蚊越冬的主要形式,为卵期滞育,即以卵内发育完全的1龄幼虫滞育,其赋予白纹伊蚊较强的抗寒冷、抗干燥等抗逆性,是种群实现快速扩张、定殖的重要生物学基础,且白纹伊蚊作为传播媒介,可通过卵和滞育卵将登革热病毒传至子代,为登革热的广泛蔓延和传播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条件。
卵的外形
白纹伊蚊卵全长平均 0.52 mm , 宽约 0.13 mm , 长宽比约为4:1。卵较为细长,当卵放大至400倍时 , 可见卵壳表面较为光滑; 放大至1000倍时 , 卵壳显示均匀的凹凸不平的表面。
壳外膜
白纹伊蚊蚊卵的壳外膜构成多边形的隆脊较宽粗 , 隆脊两侧的粒状隆起大小不一 , 排列缺乏规则 , 且常与多边形 中央的较大粒状突起相连接, 粒状突起较大而扁平
气孔
白纹伊蚊蚊卵前端气孔周围卵壳有环形隆起 , 在卵壳环形隆起之外另有壳外膜构成的以气孔为圆心的环状突起
卵壳是蚊卵的主要构架 , 具有抗御外力和防止化学物质渗透的作用 , 是蚊卵的重要保护层 : 壳外膜由不同图饰构成 , 具有抗磨擦 、 缓冲外力等结构特点 , 是卵壳的重要保护层 ; 气孔是蚊卵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唯一通道 , 可能参与摄取水中氧气 , 或在蚊卵孵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蚊卵主要“产地”
白纹伊蚊主要选择什么地方作为“保种”的最佳地方,其实回答这个问题还是需要现场的一手数据,国内的专业人员对于白纹伊蚊越冬的产卵地进行了调查。
轮胎内
轮胎积水引起白纹伊蚊的孳生,即使干旱水分蒸发,但在轮胎底部的干泥中,白纹伊蚊的卵粒还可以存活,只要有水及温度适宜时,虫卵还会孵化出幼虫,完成整个生命周期。
徐友祥等于2003 年 2~ 3 月在上海嘉定区 3 个调查点共采集废旧轮胎积水水样 48 份,其中25份孵化出白纹伊蚊幼虫,阳性率为52. 1%。
杨思嘉等2016年对宁波市白纹伊蚊越冬孳生地调查发现,废旧轮胎白纹伊蚊阳性率最高达27.97%。
吕锡宏等于2017年对上海松江积水容器白纹伊蚊越冬情况调查也发现,废旧轮胎白纹伊蚊阳性率为27.27%。
轮胎孳生地防治建议
尽可能地把废旧轮胎放在室内,不能放在室内的也要盖上油布,或在轮胎底部打孔引流, 至少在第一代幼虫出现前,将积水全部处理掉,不能清除积水投放生物灭蚊幼剂,可以降低白纹伊蚊的密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容器积水
除了轮胎之外,积水容器也是越冬白纹伊蚊的主要“产地”,包括暂时性积水容器(盆、罐、瓶、桶等)和 固定性积水容器(水池、明渠、大型水缸等)。
杨思嘉等于2016年等对宁波市白纹伊蚊越冬孳生地调查发现,暂时性积水容器和植被性积水容器相近,阳性率分别为 23.43%和 24.65%,固定型积水容器阳性率最低为 13.14%。
吕锡宏等于2017年对上海松江积水容器白纹伊蚊越冬情况调查也发现,容器类型中卵孵化阳性率有所差异,其中暂时性积水容器的阳性率最高,为51.61%,固定性积水容器的阳性率为13.04%
容器孳生地防治建议
积水容器中白纹伊蚊卵孵化阳性率高,这也和白纹伊蚊孳生习性相关,容器积水易形成,消杀难度较大,从孳生蚊幼虫角度分析, 具有重要公共卫生学意义。因此,在开展冬春季灭蚊工作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对固定积水容器,暂时性积水容器和植被性积水容器进行一次全方位消杀,清除孳生场所,大大降低早春第一代蚊虫数量,对全年防控蚊虫有积极意义。
防控建议
当天气从凉爽到寒冷的过渡时,寒冷的“气息”便会“激活”雌性白纹伊蚊“母性”,为了种族的延续会“拼命”去吸血,多吸血,从而在产卵时,让子一代能有充足能量熬过寒冬,等待春暖花开时“复苏”。所以面对“嗜血”蚊子,居民朋友还是要做好个人防护工作,尽量减少被蚊子的叮咬。
在开展白纹伊蚊的“越冬”防控工作,重点是减少白纹伊蚊产卵的“根据地”。积极组织发动、引导居民开展清缸倒罐的爱国卫生运动,针对暂时性积水容器(闲置的盆、 罐、桶、盆景、瓶、碗、缸和垃圾等)可采取清除垃圾和积水、倒扣放置及加盖等措施;同时加强对废旧轮胎的管理,甚至对于固定积水投放药物的方式消除潜在孳生源,可以有效的清除以幼虫和卵粒来“越冬”的白纹伊蚊。
秋冬季加强对白纹伊蚊的控制,对于降低次年蚊虫初始密度和夏季蚊密度具有重要公共卫生意义,不同地区气候和地理位置存在差异,根据“越冬”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