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市人大代表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和意见。2021年,市人大代表共提出建议171件。其中,关于经济发展类27件,农业农村类21件,城乡建设类37件,社会民生类38件,社会管理类44件,其他类型4件。在办复的171件建议中,所提问题已经解决或列入规划逐步解决的163件,占95.3%;因目前条件限制或政策不允许等暂时不能解决的8件,占4.7%。目前所有建议都已在规定时间内向代表予以回复,其中表示满意的167件,占总数的97.7%;基本满意的4件,占总数的2.3%。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紧扣发展大局、回应民生关切,办理质效显著提升
一是将建议办理与推动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市政府各承办单位在办理建议过程中,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积极从代表建议里吸纳借鉴好思路、好点子、好办法、好措施,结合实际将建议转化成推动发展的具体举措。比如,在办理《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项目落地见效,推动“一号工程”实现新突破的建议》过程中,围绕代表提出的若干建议,在落实惠企政策方面,市政府梳理“六稳”“六保”各级各类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政策,汇编了《宁国市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政策清单》,为企业在政策申报、即时通办、主动兑付等方面提供服务,实现由“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在各类要素保障方面,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宁国市“五大倍增”行动计划》,对企业上台阶、技术改造、专精特新发展等方面给予资金激励。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出台《宁国市工业企业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实施方案(试行)》和《宁国市工业企业分类综合评价差别化价格政策实施细则》,在用地、用能、排污、金融、财政等方面实行一系列差别化机制,规模企业亩均税收较实施亩均效益评价前提高了31%。完成省级委托用地审批权下放承接,2021年对上争取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5565亩。在提高政务服务效能方面,建成运营网上中介服务超市,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创优营商环境实施意见》,通过创新服务机制、简化审批环节、压缩办理时限、提高行政效能等方式,推动我市政务服务更加公正透明、行政权力更加规范运行,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二是将建议办理与保障改善民生结合起来。在办理建议过程中,市政府各部门始终关心、关注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发扬钉钉子精神、马上办作风,下大力气解决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比如,在办理巩固文明创建成果等系列建议过程中,文明办充分吸纳代表的真知灼见,一方面,持续优化组织架构,将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指挥部调整为全国文明城市建设指挥部,市委书记、市长任总指挥部指挥长,继续实行指挥部“五人领导小组”机制,专题研究创建机制和调度重难点问题。另一方面,
会同城管执法、公安、住建、市场监管和相关街道,相继开展了十二项不文明行为、农贸市场、交通安全、物业管理、老旧小区改造等专项整治提升行动。2021年度,智慧城市管理系统投入使用,受理各类城市管理问题8502起。清理“牛皮癣”2159处,改造户外广告231处,劝导不文明养犬628起,查处电动车各类违法行为19614起,改造老旧小区20个,实施管道液化石油气置换天然气小区28个,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三是将建议办理与破解发展难题结合起来。针对部分行业领域出现的突出问题,广大代表提出了很多思考深、把脉准、质量高、针对性强的建议,相关承办单位积极吸纳,与代表共商解决路径。比如,在办理《制定“洼地”政策,千方百计帮助做好企业人才引、留及解决招工难问题的建议》时,针对代表提出的民营企业人才流失、招工难问题,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出台了《关于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工作的意见》《关于实施“三津英才”六大行动计划打造人才高地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外来务工人员服务与管理工作实施意见的补充意见》《宁国市企业用工服务目标管理考核办法》等系列文件,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企业用工政策保障体系。建立健全企业缺工精准调查机制,人社部门与经开区、乡镇建立企业用工摸底调查及信息共享机制。2021年年初,人社部门克服疫情影响,启动线上招聘,春节期间共举办8场“职在家乡”线下小规模招聘活动,16场“网络送岗,职等你来”网络直播招聘会。常态化开展“2+N”招聘会,2021年已举办企业用工招聘会88场,引进外来务工人员3000人。
二、突出守正创新、严格标准程序,办理制度持续优化
一是精准交办。市政府督办室不断提升交办工作的精准性、规范性,针对代表提出的建议,逐件逐篇阅研、逐字逐句分析,在厘清办理职责和充分听取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协商确定主办单位和协办单位。对跨部门、跨领域、责任界限不明确的建议,召集相关部门面对面协商,消除分歧形成共识,确保建议分办精准。线上交办完成后,要求各承办单位第一时间拟定办理工作方案,细化分解任务,确保办理各个环节有人管、有人抓,压紧压实办理责任。
二是领导督办。市政府领导带头落实、以上率下,充分发挥“头雁效应”,围绕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问题以及重大民生问题,在建议办理过程中,主动研究、靠前指挥、一线办公,形成了又督又战的示范效应,督促相关部门和单位加快办理进度,及时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如在办理《关于加快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建议》过程中,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做出批示,要求交运局“进一步细化工作方案,精准测算资金安排,优化运营线路”。市政府分管领导带领交运局等部门多次赴有关乡镇开展调研,召开10余次专题会议对公交一体化方案进行论证优化。2021年10月26日,《宁国市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革实施方案》经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下一步,我市将按照“政府主导、企业运作、优化布局、稳妥推进”的原则,采取“公建公营+民营公助”共存模式组织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计划投资约8256万元。
三是主动快办。各承办单位在办理建议前,通过座谈、调研、电话、微信等多种方式与代表密切联系,深入了解代表提出建议的初衷,积极主动介绍国家、省市决策部署及相关政策文件。办理过程中,主办单位严格按照办理时限要求,强化与协办单位的横向联动,把建议办理作为跨部门协作的重要平台,与协办单位密切联系,反复磋商,共同研究落实举措,紧抓快干、全力以赴,确保建议落地见效。
三、真心真情沟通、兑现庄严承诺,办理满意度不断提高
一是真情沟通代表。市政府将加强与代表沟通联系作为建议办理的重要内容,要求各承办单位采取各种形式,积极主动与代表沟通联系,确保沟通联系率达100%。大部分承办单位在建议办理过程中,均能做到“三联系”,即办理前联系,充分了解代表意图和办理要求;办理中联系,面对面协商沟通,让代表全面了解办理情况;办理后联系,认真征询代表对办理工作的意见。对因客观条件暂不能解决的建议,市直相关单位做到讲实话、说实情,取得代表理解,让代表看得到诚诚恳恳的态度。
二是加强跟踪回访。市政府督办室采取发函督办、电话督办、现场督办等方式,切实加强对办理工作的日常督促管理,及时了解和掌握办理进度。对少数办理进度严重滞后的单位,市政府督办室点对点对接、逐个进行督办、持续跟踪问效。将各单位建议办理工作纳入政务督查日常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年终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加强建议办理成果转化,抓紧抓实答复承诺解决事项跟踪督办,变“纸上承诺”为“行动落实”,推动建议办理从“办理满意”向“落实满意”转变,打通建议办理“最后一公里”。
三是强化办理公开。为促进建议办理结果公开工作,更好地回应社会关切,提高工作透明度,提升政府公信力,各承办单位按照“先审查、后公开,谁公开、谁负责”的原则,及时将可公开的建议办理答复意见,在市政府网站“建议提案专栏”和各部门官方网站公开,做到应公开尽公开。同时为进一步提高办理工作整体水平,市政府办收集一批经典办理案例,印发各单位相互学习借鉴,努力营造你追我赶、齐头并进抓办理的浓厚氛围。
在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和指导帮助下,2021年的办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代表期望和要求还有差距。有的部门片面强调办理难度,对代表连续多年提出的老问题迟迟未能予以解决;有的部门答复质量不高,答复件只言片语、笼统概括,无针对性、操作性强的解决措施;有的部门重复函轻沟通,办理结束后未充分征询代表建议,将答复件在平台上“一传了之”,影响了办理效果。
今后,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反思不足,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进一步压实办理的“责任链”。做好领衔督办、逐级落实、沟通反馈等各环节全链条,不断提升办理的规范性。二是进一步保障办理的“实效性”。市政府办将明确专人对各承办单位办理过程实行全程跟踪管理,定期对建议办理进度进行调度、提醒,对办理情况进行梳理通报,防止出现漏办、迟办、错办,确保建议办理工作有序推进。三是进一步找准办理的“结合点”。认真对照代表建议查找各行业领域中的“痛点”和“堵点”,结合落实建议研究制定对策措施,补齐发展短板。四是进一步强化办理的“聚合力”。通过“走出去”上门走访、“请进来”协商座谈、“沉下去”实地调研等方式,创造条件让代表主动参与到建议办理过程中来,形成共商共议、协调互动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