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41702725543467L/202201-00096 | 组配分类 | 年度财政预决算 |
发布机构 | 仙霞镇人民政府 | 发文日期 | 2022-01-26 15:51 |
发布文号 | 无 | 关键词 | 年度财政预决算 |
信息来源 | 仙霞镇人民政府 | 主题导航 | 综合政务 |
信息名称 | 仙霞镇2021年财政决算和2022年财政预算 | 内容概述 | 一、202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2021年,在仙霞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仙霞镇人大的监督下,在上级财税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始终围绕发展的主题,抢抓机遇、完善各项措施,克服经济发展诸多不利因素,积极对上争取项目支持,以“保运转、保民生、保稳定”为重点,积极培植财源,强化收入征管,合理安排支出,较好的完成了仙霞镇第十六届人大八次会议制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有力地促进了仙霞镇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稳步发展,通过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仙霞镇财政预算执行的总体情况良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根据上级财政部门的要求,现将预算内财政收支情况汇报如下:( |
一、202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21年,在仙霞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仙霞镇人大的监督下,在上级财税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始终围绕发展的主题,抢抓机遇、完善各项措施,克服经济发展诸多不利因素,积极对上争取项目支持,以“保运转、保民生、保稳定”为重点,积极培植财源,强化收入征管,合理安排支出,较好的完成了仙霞镇第十六届人大八次会议制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有力地促进了仙霞镇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稳步发展,通过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仙霞镇财政预算执行的总体情况良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根据上级财政部门的要求,现将预算内财政收支情况汇报如下:
1、收入情况。全镇完成财政收入为2618.95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10.5%,比上年同期增长16.29%。分部门完成情况是:税务部门完成661.28万元,完成年初预算43.85%;财政部门完成1957.67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82.6%。
2、支出情况。全镇一般预算支出2618.95万元。主要支出执行情况如下:
(1)政府机关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25.53万元。
(2)共产党事务支出65.42万元。
(3)人大事务支出8.51万元。
(4)人口与计划生育事务支出42.36万元。
(5)群众团体事务支出5.86万元。
(6)武装及国防事务、民兵事务支出10.23万元。
(7)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事务支出26.35万元。
(8)农业林业水利事务支出128.64万元。
(9)民政社会保障和就业事务支出83.36万元。
(10)工会事务支出35.42万元。
(11)安全生产支出15.53万元。
(12)综治维稳、信访救助、司法事务支出44.25万元。
(13)环境卫生保洁及集镇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建设支出125.34万元。
(14)美丽乡村建设支出211.23万元。
(15)民生工程及水毁修复配套项目建设支出244.65万元。
(16)村级转移性支付支出141.13万元。
(17)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引导资金支出25.5万元。
(18)文明创建、“三线四边”整治支出102.58万元。
(19)上划国有集体资产处置收入支出901.13万元。
(20)支付征地补偿金支出199.34万元。
(23)兑现招商企业优惠政策支出76.59万元。
1、收入情况。2021年,实现政府性基金收入901.13万元,其中,土地出让金收入实现901.13万元。
2、支出情况。2021年,实现政府性基金支出901.13万元。收支相抵无政府性基金结余。
根据现行的财政体制,基本实现当年收支平衡。
从2021年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及仙霞镇财政收支情况来看,其主要特点是:财政收入压力增加,财政支出在保运转、保民生、保稳定、促发展等方面的压力大幅增大。回顾2021年的财政工作,我们紧紧围绕仙霞镇人代会制定的目标任务和党委、政府的工作安排,以全面实现财政预算各项目标任务,服务全镇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抓手,具体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加强税源财源培育,促进经济持续发展。注重财政对经济发展的有效投入,结合税收体制改革,积极发挥财政综合调控能力。一是加大对外招商引税力度,加强对重点项目支持力度,强化税源财源培植力度。二是加大对内挖掘潜力,积极挖掘辖区内重点项目税源潜力,培育目录企业税源潜力,提升财政保障潜力。
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切实增强保障能力。始终坚持厉行节约,严控支出,量力而行的原则。一是用活用好有限的财政资金,加大对民生工程和重点项目的保障力度,集中财力向关注民生、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倾斜。二是积极落实惠农补贴政策,确保涉农补贴资金规范发放。三是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切实管好用好财政资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3、合力推进多措并举,全力以赴促发展。认真把握国家有关扶持政策,充分利用仙霞作为生态农业旅游强镇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对上争取,做到早谋划、早安排、早建设。镇、村和部门齐心协力,克难攻关,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不仅缓解了财政支出压力,而且有力地推动了民生工程、重点项目建设。
4、强化涉农惠农资金管理,千方百计保民生发展。一是认真抓好工程类民生工程质量关,率先在全市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四好”农村道路扩面延伸和农村改厕等民生项目建设,集镇建成区整治稳步推进实行常态化管理。二是加大惠农政策的落实,全年通过“一卡通”共发放各类涉农补贴资金1044.3万元,涉及到五保低保残疾困难户补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计生特别奖扶及生态林补助等方面的补贴资金安全无差错发放到农户存折(卡)中。三是在集镇和人口密集的村庄连续开展了三次民生工程集中宣传活动,提高了群众知晓率和满意度。
5、积极做好财政性资金监管,充分发挥财政监督职能作用。认真落实各项财经法律法规,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从制定和完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入手,加强“六项经费”的支出管理,认真落实财政惠农资金包村责任制,加强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检查和跟踪问效,严格政府采购制度和加强政府资产的管理,严格工程招投标和审计制度,做好政府性债务统计。积极做好辖区内金融风险防控,按时上报风险隐患信息,确保全年未发生群体性金融风险。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仙霞镇的财政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全镇工业企业发展基础不平衡,税源建设总量有待提高,财政收入增收压力十分巨大。2、财政支出结构还有待进一步优化,尤其是应加大对民生工程、乡村旅游经济建设、集镇基础建设和教育医疗环境卫生的投入。3、继续强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建立健全镇、村财务管理各项制度,落实村级经费保障制度。以上问题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努力加以解决。
二、2022年财政预算草案
2022年财政预算安排及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市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市委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决议,立足“三争目标”,按照“保重点、控一般、促统筹、提绩效”的预算管理要求,继续落实过“紧日子”思想,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重点支出“五个年”活动,持续加强财政各项管理,构建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为仙霞镇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安排150万元。
(2)人大事务支出安排15万元。
(3)共产党、纪检事务支出安排70万元。
(4)群众团体事务支出安排10万元。
(5)国防建设、武装及民兵事务支出安排15万元。
(6)人口与计划生育支出安排50万元。
(7)文化体育与教育、卫生支出安排40万元。
(8)农林水利事务支出安排150万元。
(9)民政、社会保障和就业、统计及双拥支出安排90万元。
(10)工会事务支出安排50万元。
(11)食品药品安全管理、消防、安全生产及生态环保建设事务支出安排50万元。
(12)综治维稳、信访、司法事务支出安排50万元。
(13)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及集镇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建设、地灾应急费用支出安排180万元。
(14)美好乡村建设支出安排250万元。
(15)民生工程、项目建设及水毁修复补助支出安排270万元。
(16)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引导资金支出安排50万元。
(17)对村级转移支付支出安排160万元。
(18)文明创建、“三线四边”整治支出150万元。
(19)总预备费100万元。
本年度根据上级部署和党委政府工作安排,本年度未安排政府性基金预算。
1、积极培植财源,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和项目争取的力度。做大、做实财政收入的“蛋糕”。加强与发改、招商、税务、自然与资源(林业)等相关部门的联系,加大“招商引资”和“协税招税”的力度,积极深入企业调研,增强服务理念,培植新型财源,创造良好的税收环境,全力支持企业健康发展,全力做好总部经济税收工作, 为全镇社会经济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财力保障。
2、积极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压缩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统筹安排政府财力,促进财政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加强财政支出的管理,继续坚持“量力而行、厉行节约”的支出原则,严把支出审核关,坚持“收支两条线”制度。继续推进政府集中采购制度和工程招标及造价审计制度,全力配合政府做好包村干部监管涉农资金工作,对所有财政性资金安排的工程项目均实行政府集中采购,减少采购成本,发挥政府资金的最大效益。
3、进一步提高财政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全面开展理论学习和业务知识培训,不断增强服务观念,提升服务质量。
4、继续开展涉农领域资金安全监管大检查,加强财政性资金工程项目的资金监管,确保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位。
5、积极做好政府性债务管理和政府资产管理,进一步加强金融风险防控,确保政府资产保值增值落在实处,确保财政性资金发挥最大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