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41702000111222F/202106-00096 组配分类 奋进“十四五”
发布机构 宁国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文日期 2021-06-25 09:47
发布文号 关键词 宁国市财政、金融“十四五”发展规划,专项规划,奋进“十四五”
信息来源 宁国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导航 综合政务
信息名称 宁国市财政、金融“十四五”发展规划 内容概述

宁国市财政、金融“十四五”发展规划

第一部分 “十四五”财政发展规划
  一、“十四五”宁国财政改革发展环境和机遇挑战
  “十四五”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为2035年中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谋篇布局、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五年,也是推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新形势,财政改革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
  从国际环境看,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格局力量对比加速演变,全球治理体系深刻重塑,同时新冠疫情将深刻改变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和发展趋势,需要财政在统筹考虑内外经济平衡的前提下,增强财政应对风险的能力。
  从国内环境看,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一方面我国经济运行依然保持了总体平稳的发展态势,新产业、新经济、新商业模式不断孕育,为经济发展带来新动能;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同时面临外部环境不断趋紧、内部结构性矛盾突出等问题,党中央已明确“十四五”期间将实施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就需要财政部门更加主动地发挥财政在政府治理中的基础性、支柱性作用。
  从宁国自身环境看,工业占全市GDP的比重保持在60%以上的水平,雄厚的工业基础及抗风险能力的增强,加之一直立足于科技创新,使得宁国市工业经济的发展即使在经济形势比较严峻及中美贸易摩擦不断的情况下,仍旧能够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同时,宁国具有开放包容、敢为人先和艰苦创业的精神,这是宁国未来发展的宝贵财富。
  (二)宁国财政改革发展面临的机遇
  宁国经济基础实力雄厚,拥有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宁国积累了较为雄厚的经济基础,整体经济运行稳中提质,传统工业不断创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具备规模巨大的市场优势和潜力,整体经济稳中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发表的重要讲话,《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的加快实施,为宁国“十四五”发展提供了新历史机遇。
  宁国财政持续推进改革创新,财政事业发展基础较好。宁国财政围绕中央、省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在收支组织、预算改革、绩效管理、财政体制、财政管理、服务大局、队伍建设等方面全面发力、协同推进,全市财政总体实力迈上新台阶,财政重点工作取得新突破,财政收入质量显著提升,财政治理能力不断提升,重点支出有效保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三)宁国财政改革发展面临的挑战
  宁国财政中长期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十三五”中后期财政收入增幅持续放缓,受经济下行、新冠疫情等多因素叠加影响,预计“十四五”财政收入增幅将处于较低增长区间。同时,财政刚性支出快速增长,整体收支平衡压力巨大,财政中长期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挑战。
  宁国财政应对重大风险挑战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世界经济社会发展不稳定因素增多,宁国作为工业城市,中美经贸摩擦及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需要财政部门更加积极有为,继续拓宽减税降费成效,着力扩大总需求。同时,PPP项目付费渐入高峰期,专项债券规模增加,债务风险处于较高水平,需提前做好风险应对预案,主动防范化解公共风险,切实增强财政抗风险能力和经济发展韧性。
  对标对表,宁国财政管理现代化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学习借鉴先进城市的财政制度创新和政策创新,着力提升财政管理水平,将绩效管理深度融入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全过程,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供给效率,通过财政政策精准推进供给侧改革,进一步优化财税营商环境,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
  二、宁国财政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率先建成现代财政制度,健全财政资金、政策、项目统筹保障机制,完善标准科学、规范透明、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构建市乡两级政府事权、支出责任和财力相适应的制度,充分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宁国建设提供坚强财力保障和体制机制支持。
  (二)总体目标
  1.财政收支目标。“十四五”期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与经济发展水平保持同步,总量继续在宣城市各县(市、区)中保持第一位次。财政支出将继续坚持“量入为出、统筹兼顾”的原则,全面落实上级财政政策,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全力以赴“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促发展”。
  2.财政管理目标。围绕建立科学规范的现代财政制度目标,全面落实各项财税政策措施,科学研判全市的经济财政形势,健全公共财政收入和调控体系,完善预算管理制度,硬化预算刚性约束,推进财政绩效管理,深化财政信息化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推动全市财政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三)主要任务
  1.进一步增强公共财政保障能力。“十四五”期间,全市收入增幅与经济发展水平保持同步,总量继续在宣城市各县(市、区)中保持第一位次。到2025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42亿元,年均增长6.28%。加大资金筹措力度,多渠道增加可用财力,努力争取更多中央及省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为全市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保障。
  2.进一步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围绕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全面落实减税降费和各类扶持政策,确保经济平稳健康运行。结合国内国际经济环境和我市经济发展情况,全面对接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政策,支持落实“五大倍增”行动计划,加大企业扶持力度,创新财政支持方式。
  3.进一步完善民生保障机制。持续加大财政民生投入,聚焦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加强预算编制,从严从紧编制一般性支出,集中财力保障民生支出预算。“十四五”时期,将着力支持公共基础设施、生态文明建设、老旧小区改造等领域,加大对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安全等民生保障的财政倾斜力度,民生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
  4.进一步深化乡村振兴战略。加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扶持力度,“十四五”时期实现所有行政村全覆盖,确保消除经济薄弱村。继续扩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大农村环境整治投入,守住生态环境底线。加大乡村旅游投入,以旅游为抓手,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着力将宁国市的好山好水转化为人民实实在在的幸福生活。
  5.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管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努力构建国有企业党委把方向,董事会定战略,经理层抓落实,监事会履职尽责的“三会一层”均衡格局。探索外部董事制度建设,努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国资国企监管体系。推动国有企业产业升级,优化和稳定产业链和供应链,支持国有企业通过项目合作、产业共建等市场化方式带动民营中小企业发展,提高经济效益,提升市场竞争力。
  6.进一步提高财政管理能力。扎实推动《预算法》《预算法实施条例》和《会计法》等财政法律法规落实,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加快建成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实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绩效管理。实施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加快建立完善现代预算制度。创新财政惠民资金监管方式,用信息化手段提高资金监管效率。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管理能力,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进政府采购改革,简化采购审批程序,提升政府采购效率。
  三、“十四五”财政改革发展的主要政策措施
  “十四五”时期是衔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开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时期。财政作为国家治理基础和重要支柱,必须因势而变、守正创新,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建设高质量财政、助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着力培源、节支、保重、增效、风控、提质,认真答好“十四五”财政改革发展新答卷。
  (一)着力“培源”,充分发挥积极财政政策效应。进一步强化“财随政走”的政治意识,着力发挥好财税政策的结构性调控优势。一是强化财政政策预期管理。密切关注经济形势变化,加强对财政运行的监测分析,推动财政政策与货币、就业、产业、投资、消费等政策协同发力,全力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巩固拓展减税降费成效。坚持算大账、算长远账,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持续发挥减税降费稳定和引导市场预期的政策效应,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培育内生动力。三是夯实财源基础。坚持开源与挖潜增收相结合,实施“走出去”战略,引进大项目、好项目,加大“跑”和“争”的力度,努力涵养培植财源。强化综合治税,堵塞征管漏洞,做到应收尽收,建立税收收入稳定增长机制。四是强化政府债券的撬动作用。在确保债务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用足用好债券额度,优化债券投向结构,保障实施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提高债券资金使用效率效益,形成对经济的有效拉动。五是落实各项金融政策。做好财政支持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推动“政采贷”等政策性贷款的发放,助力实体企业发展。
  (二)着力“节支”,促进财政资源有效配置。将进一步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任何时候都不能大手大脚花钱。一是要坚持定位清晰,有所为有所不为。分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坚持公共财政的基本定位,科学界定财政支出范围,积极做好公共财政应该去做的事项,有所为有所不为。二是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完善能增能减、有保有压的分配机制,深度调整支出结构,深度挖掘内部潜力,从严从紧管好财政支出,厉行节约办一切事业。三是调整支出结构。更加突出政策重点,把钱用在刀刃上,紧扣“六稳”关键环节,落实“六保”重点任务。四是强化绩效管理。强化预算绩效管理保障体系,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格局,使绩效融入预算,让绩效服务预算,牢固树立“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理念。
  (三)着力“保重”,确保财政平稳可持续发展。将进一步树立“人民至上”的思想,把保基本民生放在优先位置予以保障。一是重点保障中央、省、市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全力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建设,围绕“1366”总体思路,全力服务“五大倍增”计划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创新驱动战略发展,对上争取设立基金,探索成立地方政府主导的产业引导母基金,吸引更多外部资金共同支持本地经济发展。调整完善产业扶持方式及政策,支持“亩均论英雄”“创新论英雄”,精准扶持,扶优扶强,切实发挥财政奖补资金导向作用,助力企业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二是加大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聚焦短板和不足,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守住底线、突出重点,统筹做好各项民生工程工作,落实好民生工程牵头抓总职责,对照目标责任书,强化责任落实、作风建设和跟踪问效,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真正把民生工程办成民心工程,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三是持续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和财政资金引导力度,完善美丽乡村示范区规划,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清一改”“三大革命”和美丽乡村建设,支持新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农村危房及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支持省级中心村建设。支持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三变”改革,助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支持山核桃产业振兴及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进一步规范村级公益事业财政奖补项目实施。四是统筹保障基层运转。坚持全市一盘棋,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支持,增强托底保障能力,切实兜牢“三保”底线。定期对“三保”投入进行梳理,规范过高承诺、过度保障的支出政策,努力做到民生保障当期可承受,未来可持续,实现财政可持续发展。
  (四)着力“增效”,持续深化财政管理改革。将更加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不断提升财政治理效能。一是突出预算改革的创造性、引领性。在继续推进“零基预算”、“四本预算”、“三年滚动预算”的基础上,持续推进预算改革和预决算信息公开,严格预算执行约束,以提升预算能力为核心,围绕资源配置、财力统筹、协同管理等领域重点突破,依托“制度+技术”为预算管理赋能,力争以“小切口”推动“大变革”,促进财政预算管理提质增效,牵引带动政府治理效能持续提升。二是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推动政府预算绩效管理扩围升级,逐步从预算支出领域向财政政策实施、财政管理效果评价领域拓展,围绕预算支出结构优化、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债务风险与可持续性等方面,探索建立政府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开展各领域支出成本效益分析研究,确保财政资源高效配置,增强财政可持续发展,并强化绩效管理跟踪监督及结果应用。完善政府绩效考核预算绩效管理指标及考核体系,健全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制度和绩效问题整改责任制,建立起鲜明的奖优罚劣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部门参与绩效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落实部门预算绩效管理主体责任。三是注重财政体制改革的系统性、协调性。启动新一轮经开区财政管理体制和乡镇财政体制调研,在保持现有财力格局总体稳定的基础上,合理划分市财政与开发区财权和支出责任,对上轮体制进行总结完善,借鉴其他发达地区先进的经验,制定新一轮经开区财政管理和第八轮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四是以“数字财政”建设为支撑规范业务管理。积极落实预算“一体化”平台建设,在“同一标准、同一平台、同一系统”下开展全链条财政预算业务管理,对财政资金分配、拨付、使用、核算等实施全流程监管,确保财政资金从下达源头到使用末端“有源可溯、有迹可查”,并为政府预决算政策提供数据分析运用,为预算管理改革提供系统支撑。五是统筹财政各领域改革管理。进一步推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建立完善现代国库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预算单位银行账户及资金存放管理,推进预算单位银行账户信息化;完善政府采购交易制度,强化采购人主体责任,推动实现“物有所值”采购目标。健全政府采购政策落实机制,有效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的权利。实施“互联网+政府采购”,不断提升政府采购的信息化、专业化水准。建成采购主体职责清晰、交易规则科学高效、监管机制健全、政策功能完备、法律制度完善、技术支撑先进的现代政府采购制度;加强会计制度建设,推动会计行业高质量发展;深化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推动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和财政电子票据管理的深度融合,规范财政电子票据的报销入账、归档,促进财政电子票据全流程应用,助力会计核算业务电子化改革。六是认真落实《预算法》、《安徽省预算审查监督条例》,努力提高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质量,依法依规按时向人大及人大常委会报告有关财政事项,完善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机制,主动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
  (五)着力“风控”,防范化解财政运行风险。坚决守好运行底线,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困难挑战的准备。一是加强财政资金监管。加强财政监督,持续做好“小金库”防治工作,强化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加强国有资产、政府投资项目评审管理,深入开展财政财务专项检查,推进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体系建设,加大动态监控后续处理,保障财政资金支付安全、规范、高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搭建财政惠民资金信息比对平台。通过信息共享、部门联动强化财政惠民资金监管,堵塞管理漏洞,实现财政资金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二是持续防控债务风险。继续加大对国家债务管理相关政策的研究,积极研判新政策对我市的影响。进一步规范政府举债及融资行为,完善预警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严格执行债务限额管理和预算管理,确保地方政府债券还本付息,严防法定政府债务风险。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杜绝新增隐性债务上新项目、铺新摊子。做好债务率测算和监控,严防隐性债务风险。三是加强市属国企的融资管理,不断降低融资成本,调整优化融资结构;积极探索新的投融资模式,减少政府资源和资金的消耗,合理做好资源配置,推动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规范有序的多种投融资格局,撬动社会资本投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四是切实防范金融风险。多措并举,严防非法集资风险,加强预警排查,注重源头预防;面向基层,强化宣传教育;稳妥处置,推进案件处理。强化日常监管,增强地方金融机构合规经营意识,维护地方金融稳定。持续保持防范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的高压态势,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风险、不引发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六)着力“提质”,深化市属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将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国有企业强身健体,不断增强发展活力和核心竞争力。一是不断强化党的领导,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快建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努力构建国有企业党委(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董事会制定战略、作决策、防风险,经理层谋经营、抓落实、强管理,监事会履职尽责的“三会一层”均衡格局。二是加强外部董事制度建设,完善国资监管平台,规范授权管理事项,努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国资国企监管体系。三是推动国有企业结合自身优势和主责主业,有针对性地提前调整结构,优化和稳定产业链和供应链,支持国有企业通过项目合作、产业共建、搭建联盟等市场化方式带动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多措并举对冲疫情对生产经营带来的不利影响。四是鼓励市属国企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努力提高经济效益,提升市场竞争力。
第二部分 “十四五”金融发展规划
  四、“十四五”金融工作目标及工作举措
  (一)总体目标
  到2025年,基本建立全省县域领先的特色鲜明的金融产业功能体系、竞争力强的金融主导产业。
  ——金融产业更加多元。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发展水平保持皖东南地区领先地位,新型金融业态加快发展,到2025年,力争银行业分支机构达到13家,证券业分支机构达到4家,保险业分支机构达到20家,引进培育1-2家私募金融机构,金融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直接融资规模进一步扩大,力争到2025年,全市形成“10+10+100+X”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机构体系更加完善。“中央+地方”“国有+民营”的大中小金融组织体系初步形成,到2025年地方法人银行信贷总规模在全银行业中占比提高到35%以上。丰富完善“7+4”类地方性类金融机构体系,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渠道不断拓宽,专注支农支小的中小金融机构的数量和服务水平加快提升。
  ——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更加强大。金融保障重大项目和重大平台建设力度加大,金融资源配置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对接进一步加强,信贷投向和期限结构逐步优化。力争到2025年末全市银行业机构人民币存贷款总量超过1000亿元。普惠金融深入推进,力争再新增1家村镇银行、1-2家小微支行、提升完善现有3家惠农支行,继续做优做实助农取款点(含惠农金融服务室),小微企业和“三农”金融服务满足率显著提高,“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得到较大改善。
  (二)工作举措
  1.不断完善金融信贷服务体系,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一是持续强化金融机构资金要素供给。不断修订完善政府性资金存放银行机构管理考评制度,切实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与优化投放结构有效统一,积极争取各大银行省分行、证券和保险等省分公司的金融资源配置,争取其提升信贷额度、表外融资、资产处置、股权直投、金融租赁、保险资金等各类资源分配到我市额度,着力打造“资金洼地”、“资本高地”。二是着力集聚发达区域金融信贷资源。继续加大“招行引资”工作力度,力争吸引1-2家苏浙沪等发达区域优质商业银行来县域设立分支机构,积极地引进1-2家省内外证券公司来我市设立分支机构,力争引进培育1-2家私募金融机构,提升我市私募金融发展层次。借助徽商银行普惠金融试点、宁国农商行设立惠农金融服务室等优势,强化农村金融服务网点和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县域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三是持续推进金融信贷产品创新与服务。鼓励引导各金融机构围绕中小微企业实际,广泛开展产品创新、流程再造、优化服务,逐步放宽抵质押条件、拓展纯信用类、非不动产类抵押担保产品,持续加大“小微e贷”、“云税贷”、知识产权质押、应收账款质押、无还本续贷等产品推广力度。借鉴发达地区成熟经验、探索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大数据平台”及“中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服务平台”,打通信息数据“孤岛”、实现信用信息共享、破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
  2.着力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提升安徽“宁国板块”实力。一是进一步助推企业上市直接融资。持续推动1-2家重点上市后备企业上市,加大对上沟通协调、妥善解决企业上市进程中的问题,提升企业上市成功率;力促20家企业赴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挂牌,引导企业赴省股交中心科创板挂牌;积极对接发达区域优质券商、投资基金等来我市开展业务,鼓励和引导非上市企业开展股权融资、发行债券融资等。力争十四五末形成“10+10+100+X”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二是进一步提高县域直接融资比重。分类分层推动挂牌上市企业通过定向增发、配股等方式扩大再融资规模。鼓励非挂牌上市企业更多通过股权方式融资,支持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信托及融资租赁等多元化方式融资。探索政府融资新模式,积极推进国有资产证券化,有效盘活“存量”国有资产。三是进一步发展完善证券中介机构。进一步健全我市证券市场中介机构备案工作制度,编印中介机构备案手册并向拟上市企业发放,不断提高企业对接中介机构工作效率。不断扩大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信用评级等证券中介服务机构的数量与规模,规范中介服务机构的执业行为,增强行业自律,提高中介服务机构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
  3.不断优化完善金融生态环境,再创全省“金融安全区”。一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金融素质。充分利用互联网、微信、微博等多媒体渠道和线下多种形式,加强金融业发展和县域“金融安全区”建设重大意义的宣传,增强“发展经济,金融先行”的现代金融意识,进一步形成发展的合力。常态化举办形式多元的金融(上市)专题讲座、组织开展“金融知识进企业”、“金融知识进校园”、“信贷产品下乡”等系列活动,不遗余力地提升市民金融知识知晓率和运用率。二是维护金融债权,严厉打击恶意逃废债行为。建立健全完善的金融联合维权机制,强化借款人的信用信息管理与共享,对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企业、个人,实施联合惩戒与制裁。积极防范和坚决打击各类金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良好的金融市场秩序。三是坚持“外引内培”,加强金融人才队伍建设。采取“外引”与“内培”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多种形式,提高我市金融从业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第三部分 “十四五”规划保障机制
  (一)加强党的领导建设
  1.全面提高机关党的建设质量。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着力深化理论武装,不断深化以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为龙头、党支部集中学习为主体、党员领导干部为重点、夯实党员干部教育的理论武装基本格局。着力夯实基层基础,创新完善党建工作标准化体系,规范党组织设置和任期管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抓实抓细党建工作季度通报和年度述职评议考核制度。着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建立健全主体责任、监督责任贯通协同工作机制,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着力推动党建和业务工作“双融合、双促进”,持续推进“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
  2.加强新时代财政人才队伍建设。紧扣财政履职定位和人才需求,打造一支政治忠诚可靠、勇于创新拼搏的优秀财政人才队伍,形成有序更替的人才梯队。完善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选派优秀人才加强多岗位、递进式培养锻炼。创新人才流动及激励机制,坚持多维度、多渠道评价人才,既要把优秀人才选进来、用起来,又要创造条件向外单位输送优秀财政人才。
  (二)加强支撑载体建设
  1.深入推进财政内控建设。切实强化认识、凝聚共识,压实内控建设的主体责任,将内控作为落实各项财政改革任务、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重要手段。构建覆盖财政资金分配、管理、使用全流程的长效内控机制,根据财政职能调整和政策环境的变化,及时修订完善内控制度,推动内控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同步提升。出台内控考核评价办法,加强对内控制度建立和执行有效性的考核与评价,强化内控考评工作结果应用,严格内部控制责任追究。
  2.持续推进财政内审建设。全面配合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强化督促整改,切实发挥内审在严明纪律、防范风险、加强管理方面的重要作用。结合巡视、巡察、审计反馈问题,全面加强整改,完善相关制度,有效防范业务风险与廉政风险。加强内控、内审及其他监督方式的深度融合,健全信息沟通、线索移送、成果共享工作机制,将内部审计结果作为评优评先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考评的重要参考。
  3.强化信息化财政建设。聚焦财政业务的流程优化再造和系统整合,推动“传统经验型人力管财”向“可数据化智慧理财”转变。深化财政数字化建设,将大数据技术与财政业务深度融合,推动财政改革管理更加精准、高效、科学。探索整合各类财政数据平台建设,将财政业务需求与内控管理需求深入融合,推动内控向财政资金全流程延伸,努力构建覆盖财政资金分配、管理和使用全过程的内控体系,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提升财政管理现代化水平和风控能力。
  (三)加强财政法治建设
  1.深化财政“放管服”改革。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严格按照规范性文件管理相关规定制定、修改或者废止规范性文件,全面加强对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和公平竞争审查。依法办理行政复议及行政应诉案件,不断提高办案质量。配合人民法院解决行政争议,促进财政部门依法行使职权,健全其他依法化解纠纷的机制,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2.强化财政法治思维。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将财政法治化标准化管理贯穿于财政执法的全方位、全过程。健全财政行政执法管理制度,完善财政行政执法程序,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切实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强化对财政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确保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自觉接受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
  3.转变财政监督理念。积极转变财政监督理念和方式,建立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财政监管机制,切实提高监督效能。坚持全面覆盖,坚持规范透明,坚持分级分类,努力构建“随机之外无检查”“清单之外无事项”“尽职之外无追责”的常态化监管机制。积极参与跨部门联合监管,加强与审计、人民银行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和成果共享,推动形成行业监管部门共同参与的监管格局。加强与行业协会的协作配合,充分发挥主管部门的行政监督作用和协会的自律监督作用。
  4.继续推进财政政务公开。发挥门户网站、政务新媒体的阵地作用,活用动画、应用视频、H5等多种载体创新宣传发布形式,以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财政故事。加强与上级财政部门的沟通联系,加大政府预算、财税政策、财政改革、金融服务建设工作的公开与宣传,提升宣传效能,营造良好的财政发展环境。认真贯彻落实向市人大和市政协报告通报工作制度。多渠道加强日常与代表委员沟通联络,积极配合参与市人大、市政协组织的专项视察、调研工作。落实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一把手”责任制,完善建议提案办理工作机制,做好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工作,不断提升代表委员对财政工作的满意度、支持度。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