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41702003255900R/202203-00070 | 组配分类 | 规划计划 |
发布机构 | 宁国市财政局(市国资委、市金融监管局) | 发文日期 | 2022-03-31 10:56 |
发布文号 | 无 | 关键词 | 宁国市财政、金融“十三五”工作总结和“十四五”发展规,规划计划 |
信息来源 | 宁国市财政局(市国资委、市金融监管局) | 主题导航 | 财政、金融、审计 |
信息名称 | 【中长期规划-“十四五”发展规划】宁国市财政、金融“十三五”工作总结和“十四五”发展规划 | 内容概述 | 宁国市财政、金融“十三五”工作总结和“十四五”发展规划 |
第一部分“十四五”财政发展规划
一、“十三五”时期财政工作回顾
“十三五”以来,宁国市财政局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财政力量。2017、2018、2019年度我市财政管理绩效综合评价(位列全国前200名)连续被财政部通报表彰,2019年获全省民生工程绩效奖补先进县(市、区)。
(一)财政收入稳步增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一是加强税源财源摸排,科学研判财政收入形势,认真测算减税降费政策落实等因素对财政收入的影响。二是深入挖掘土地资源增收潜力,加大土地出让力度,加强国有资产处置,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统筹各类上级资金,弥补因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等减收因素形成的财政支出缺口。2016-2020年我市财政收入分别为41.40亿元,44.95亿元,48.14亿元,48.64亿元,49.77亿元,同“十二五”末39.06亿元的年收入相比,年均增长4.96%。三是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坚持勤俭节约,强化“三公”经费管理,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十三五期间,三公经费逐年递减。按照科学合理,分级负担、量力而行的原则安排新建项目,全力保障重点支出。2016年-2020年全市财政支出分别突破38.04亿元、42.04亿元、43.83亿元、49.52亿元,46.54亿元,同“十二五”末财政支出37.3亿元相比,年均增长率4.52%。
(二)职能作用发挥充分,高质量发展汇聚新动能。一是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有效激发市场活力,让企业有更多资金用于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二是切实兑现企业扶持政策。建立完善扶持产业发展“1+1+5+x”政策体系,累计拨付各类扶持企业发展资金15亿元,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推动产业发展。三是支持企业整合入园,提升发展园区总部经济,打造园区产业集群, 2016年宁国核心基础零部件集聚发展基地挂牌以来,共累计争取上级资金3.47亿元。四是持续做好PPP工作,严把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关,坚守10%底线。首个PPP项目“安材学校”新校区投入使用,标志着投资6.4亿元的“宁国市安材、党校迁扩建及配套路网PPP项目”中的“安徽材料工程学校迁扩建项目”已经完工。五是积极谋划债券项目,筹集重大项目建设资金。发行棚改专项债4.55亿元,推动观澜路保障性安居工程;发行土储专项债0.48亿元,收储城西湖周边地块;发行非标专项债15.22亿元,推动实施中德智造小镇、城北污水处理厂、宣绩高铁、开发区基础设施提升及市医院迁扩建等重大项目;发行一般债和普通专项债2.98亿元,支持水利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及医疗卫生事业;并成功申报入库“宁国市乡村振兴生态旅游富民开发项目”。同时,完成“宁国市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和“宁国市补短板强弱项公共文化设施提升(大剧院)”专项债项目申报工作。
(三)民生保障底线兜牢兜实,人民群众生活有新提升。“十三五”期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资金保障,坚持问题导向,突出精准调度,扎实推进省定33项民生工程。“十三五”期间累计投入民生工程资金50亿元,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关注的切身利益问题: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等工程取得明显成效,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四好农村路”建设工程、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等工程惠及成千上万居民,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教育、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全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38万城乡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提升。多次荣获“安徽省民生工程组织实施工作先进县(市、区)”、“安徽省民生工程绩效奖补先进县(市)”称号。扶贫工作方面:累计安排6.9亿元。其中:投入2400余万元完成2938户困难群众危房改造;投入6.5亿元完成851公里“四好农村路”建设;投入1600万元完成25处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累计为2353名贫困精神残疾人药费提供药费补助,为264名残疾儿童提供康复训练,发放补助资金600余万元;累计办理困难群体法律援助案件3433件。“三农”工作方面:累计安排2.42亿元。其中:投入9186万元完成23个省级中心村建设;投入5500多万元积极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投入3100余万元,累计改造18000多座无害化卫生厕所;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建设,奖补“三品一标”认证主体43家130余万元;提升农村基层党建与服务经费保障4100万元等。就业创业方面:累计安排3265万元。其中:完成企业新录用人员技能培训10391人,新技工系统培养955人,退役士兵培训466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1470人;开发见习岗位1684个,吸纳到岗见习人员970人,发放见习补贴670余万元;开发公益性岗位1520个。社会保障方面:累计安排18.9亿元。其中: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困难人员救助暨困难职工帮扶资金3.18亿元;城乡居民医保累计补偿金额10.87亿元。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3.24亿元等。教育文化方面:累计安排2.49亿元。其中:学前教育促进工程2900余万元;义务教育经费保障1.23亿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3925余万元;文化惠民工程1300余万元。其他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方面:累计安排21.1亿元。其中:棚户区改造完成新开工4319套;累计投资1.03亿元改造老旧小区91个,建筑面积145万平方米,惠及16000余户居民;实施病险水库18座总投资2300余万元;中小河流治理4条总投资1.48亿元。
(四)强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乡村振兴实现新发展。一是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十三五期间,累计整合投入美丽乡村建设资金达8.2亿元,将美丽乡村建设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域旅游发展相结合,建成各类美丽乡村中心村88个,实现省市县三级中心村全覆盖,全市所有集镇建成区得到全面整治;二是实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工程。共投入5.25亿元资金用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等项目,实施水库除险加固14座,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9处,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71km2,中小河流综合治理项目4处,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14个片区,专项治理面积共2.61万亩,开工建设港口湾灌区工程,新建了高效节水灌溉、城西湖等项目工程。三是实施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工作,创新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成立宁国市振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限公司,采取统一筹资、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的经营模式,保障试点村实现预期收益。四是扎实开展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工作,制定《宁国市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工作操作规程》,项目选定倾斜于改善农民人居环境、美好乡村建设等民生领域;创新项目审查机制,在项目审批环节增加项目前期审查制,有效防范项目虚报、以旧抵新。
(五)财政改革创新持续深化,财政运行建立新机制。一是深入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提升预算决算编制的科学化、精细化、透明化水平,加强规范项目预算编制,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2019年首次试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健全了四本预算体系。二是健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出台《宁国市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实施办法》,进一步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积极开展预算绩效评价工作,开展对市直所有单位的整体支出情况进行绩效自评,组织对重大政策、项目以及部门整体支出开展重点绩效评价,主要包括社会关注度高、资金规模大、覆盖面广、持续时间长的项目等,重点绩效评价项目达40个。进一步加大绩效评价事前评估,加强绩效评价结果运用。三是切实履行财政监督职责。每年组织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每年开展预决算公开检查。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权限和流程,采购效率和监督力度不断提高。十三五期间,全市采购预算为58.79亿元,实际采购金额为50.52亿元,节约资金8.27亿元,节约率为14.07%。推进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体系建设,完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优化国库集中支付流程,实现国库支付动态监控,多举措保障财政资金支付安全、规范、有效。四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规范政府举债行为,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杜绝新增隐性债务上新项目、铺新摊子。2017年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以来,我市没有新增一笔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六)国有资产监管更加规范,国企改革管理开拓新局面。一是全面摸清国有资产家底。积极落实国资管理报告制度,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全面摸清各类国有资产、资源的分布和管理情况,实现国有资产综合报告“全口径”“全覆盖”目标,建立国有资产管理、报告、监督的全流程闭环体系。二是有效建立动态监控体系。充分利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系统及国资委监管平台,全面实施动态监控,积极履行财政部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职能,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安全有效。三是有序推进国企监管职能。出台《宁国市市属国有企业改革转型方案》,在全省县级市率先启动市属国有企业改革转型工作。制定出台了《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建立健全了国有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制度、外派监事制度,搭建完成国资监管信息平台,进一步规范了国有企业管理。目前,市国投、建投、担保、文旅投等四大国有企业均成功转型,成为业务独立、运作有序的市场主体,企业业绩逐年提升,多元化经营雏形显现。
(七)坚持党建引领从严管理,队伍建设焕发新面貌。一是不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等重要精神,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加强党的组织建设。2017年成立市财政局(国资委)党委,进一步规范组织设置,接收了2个国有企业党组织,各基层党组织按期完成换届选举,选齐配强支委班子,按照“六有”要求完成4个党员活动室的改造,坚持每年开展1次党务培训,切实夯实了党建工作基础。二是不断加强党的队伍建设。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和党员活动日制度,建立党员量化积分管理和“红黄榜”管理制度,不断推动党员日常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加强干部轮岗交流。新发展党员8人,为党员队伍充实了新鲜血液。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抗击“利奇马”台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全体财政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决服从大局,守土尽责,坚持奋战一线、苦干实干,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展现了财政党员干部的新时代风貌。三是不断加强党的纪律作风建设。严肃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结合巡视巡察,深入查摆问题,剖析问题根源,明确整改责任和措施,从严从实抓好整改落实。每年召开廉政工作会议,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建立“警示教育周”制度,做到警钟长鸣,进一步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坚决反对四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切实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四是不断加强机关建设。完成机构改革任务,优化调整了职能科室设置和人员配备。扎实开展“微权力”治理工作,健全完善了机关会议制度、财务制度、请销假等13项内部管理制度,规范工作流程,严肃工作纪律,不断提高机关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积极开展干部教育培训,举办专题读书班和财政干部综合能力培训班,开展“财政微讲堂”,强化政治理论、政策常识和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提升党员干部政治素养、履职能力和业务水平。扎实做好依法行政、扶贫帮扶、平安建设、双拥等工作,推进法治和谐机关建设。
二、“十四五”宁国财政改革发展环境和机遇挑战
“十四五”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为2035年中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谋篇布局、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五年,也是推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新形势,财政改革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
从国际环境看,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格局力量对比加速演变,全球治理体系深刻重塑,同时新冠疫情将深刻改变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和发展趋势,需要财政在统筹考虑内外经济平衡的前提下,增强财政应对风险的能力。
从国内环境看,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一方面我国经济运行依然保持了总体平稳的发展态势,新产业、新经济、新商业模式不断孕育,为经济发展带来新动能;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同时面临外部环境不断趋紧、内部结构性矛盾突出等问题,党中央已明确“十四五”期间将实施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就需要财政部门更加主动地发挥财政在政府治理中的基础性、支柱性作用。
从宁国自身环境看,工业占全市GDP的比重保持在60%以上的水平,雄厚的工业基础及抗风险能力的增强,加之一直立足于科技创新,使得宁国市工业经济的发展即使在经济形势比较严峻及中美贸易摩擦不断的情况下,仍旧能够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同时,宁国具有开放包容、敢为人先和艰苦创业的精神,这是宁国未来发展的宝贵财富。
(二)宁国财政改革发展面临的机遇
宁国经济基础实力雄厚,拥有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宁国积累了较为雄厚的经济基础,整体经济运行稳中提质,传统工业不断创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具备规模巨大的市场优势和潜力,整体经济稳中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发表的重要讲话,《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的加快实施,为宁国“十四五”发展提供了新历史机遇。
宁国财政持续推进改革创新,财政事业发展基础较好。宁国财政围绕中央、省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在收支组织、预算改革、绩效管理、财政体制、财政管理、服务大局、队伍建设等方面全面发力、协同推进,全市财政总体实力迈上新台阶,财政重点工作取得新突破,财政收入质量显著提升,财政治理能力不断提升,重点支出有效保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三)宁国财政改革发展面临的挑战
宁国财政中长期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十三五”中后期财政收入增幅持续放缓,受经济下行、新冠疫情等多因素叠加影响,预计“十四五”财政收入增幅将处于较低增长区间。同时,财政刚性支出快速增长,整体收支平衡压力巨大,财政中长期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挑战。
宁国财政应对重大风险挑战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世界经济社会发展不稳定因素增多,宁国作为工业城市,中美经贸摩擦及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需要财政部门更加积极有为,继续拓宽减税降费成效,着力扩大总需求。同时,PPP项目付费渐入高峰期,专项债券规模增加,债务风险处于较高水平,需提前做好风险应对预案,主动防范化解公共风险,切实增强财政抗风险能力和经济发展韧性。
对标对表,宁国财政管理现代化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学习借鉴先进城市的财政制度创新和政策创新,着力提升财政管理水平,将绩效管理深度融入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全过程,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供给效率,通过财政政策精准推进供给侧改革,进一步优化财税营商环境,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
三、宁国财政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率先建成现代财政制度,健全财政资金、政策、项目统筹保障机制,完善标准科学、规范透明、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构建市乡两级政府事权、支出责任和财力相适应的制度,充分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宁国建设提供坚强财力保障和体制机制支持。
(二)总体目标
1.财政收支目标。“十四五”期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与经济发展水平保持同步,总量继续在宣城市各县(市、区)中保持第一位次。财政支出将继续坚持“量入为出、统筹兼顾”的原则,全面落实上级财政政策,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全力以赴“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促发展”。
2.财政管理目标。围绕建立科学规范的现代财政制度目标,全面落实各项财税政策措施,科学研判全市的经济财政形势,健全公共财政收入和调控体系,完善预算管理制度,硬化预算刚性约束,推进财政绩效管理,深化财政信息化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推动全市财政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三)主要任务
1.进一步增强公共财政保障能力。“十四五”期间,全市收入增幅与经济发展水平保持同步,总量继续在宣城市各县(市、区)中保持第一位次。到2025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42亿元,年均增长6.28%。加大资金筹措力度,多渠道增加可用财力,努力争取更多中央及省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为全市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保障。
2.进一步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围绕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全面落实减税降费和各类扶持政策,确保经济平稳健康运行。结合国内国际经济环境和我市经济发展情况,全面对接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政策,支持落实“五大倍增”行动计划,加大企业扶持力度,创新财政支持方式。
3.进一步完善民生保障机制。持续加大财政民生投入,聚焦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加强预算编制,从严从紧编制一般性支出,集中财力保障民生支出预算。“十四五”时期,将着力支持公共基础设施、生态文明建设、老旧小区改造等领域,加大对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安全等民生保障的财政倾斜力度,民生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
4.进一步深化乡村振兴战略。加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扶持力度,“十四五”时期实现所有行政村全覆盖,确保消除经济薄弱村。继续扩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大农村环境整治投入,守住生态环境底线。加大乡村旅游投入,以旅游为抓手,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着力将宁国市的好山好水转化为人民实实在在的幸福生活。
5.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管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努力构建国有企业党委把方向,董事会定战略,经理层抓落实,监事会履职尽责的“三会一层”均衡格局。探索外部董事制度建设,努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国资国企监管体系。推动国有企业产业升级,优化和稳定产业链和供应链,支持国有企业通过项目合作、产业共建等市场化方式带动民营中小企业发展,提高经济效益,提升市场竞争力。
6.进一步提高财政管理能力。扎实推动《预算法》《预算法实施条例》和《会计法》等财政法律法规落实,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加快建成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实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绩效管理。实施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加快建立完善现代预算制度。创新财政惠民资金监管方式,用信息化手段提高资金监管效率。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管理能力,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进政府采购改革,简化采购审批程序,提升政府采购效率。
四、“十四五”财政改革发展的主要政策措施
“十四五”时期是衔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开启我国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时期。财政作为国家治理基础和重要支柱,必须因势而变、守正创新,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建设高质量财政、助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着力培源、节支、保重、增效、风控、提质,认真答好“十四五”财政改革发展新答卷。
(一)着力“培源”,充分发挥积极财政政策效应。进一步强化“财随政走”的政治意识,着力发挥好财税政策的结构性调控优势。一是强化财政政策预期管理。密切关注经济形势变化,加强对财政运行的监测分析,推动财政政策与货币、就业、产业、投资、消费等政策协同发力,全力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巩固拓展减税降费成效。坚持算大账、算长远账,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持续发挥减税降费稳定和引导市场预期的政策效应,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培育内生动力。三是夯实财源基础。坚持开源与挖潜增收相结合,实施“走出去”战略,引进大项目、好项目,加大“跑”和“争”的力度,努力涵养培植财源。强化综合治税,堵塞征管漏洞,做到应收尽收,建立税收收入稳定增长机制。四是强化政府债券的撬动作用。在确保债务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用足用好债券额度,优化债券投向结构,保障实施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提高债券资金使用效率效益,形成对经济的有效拉动。五是落实各项金融政策。做好财政支持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推动“政采贷”等政策性贷款的发放,助力实体企业发展。
(二)着力“节支”,促进财政资源有效配置。将进一步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任何时候都不能大手大脚花钱。一是要坚持定位清晰,有所为有所不为。分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坚持公共财政的基本定位,科学界定财政支出范围,积极做好公共财政应该去做的事项,有所为有所不为。二是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完善能增能减、有保有压的分配机制,深度调整支出结构,深度挖掘内部潜力,从严从紧管好财政支出,厉行节约办一切事业。三是调整支出结构。更加突出政策重点,把钱用在刀刃上,紧扣“六稳”关键环节,落实“六保”重点任务。四是强化绩效管理。强化预算绩效管理保障体系,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格局,使绩效融入预算,让绩效服务预算,牢固树立“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理念。
(三)着力“保重”,确保财政平稳可持续发展。将进一步树立“人民至上”的思想,把保基本民生放在优先位置予以保障。一是重点保障中央、省、市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全力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建设,围绕“1366”总体思路,全力服务“五大倍增”计划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创新驱动战略发展,对上争取设立基金,探索成立地方政府主导的产业引导母基金,吸引更多外部资金共同支持本地经济发展。调整完善产业扶持方式及政策,支持“亩均论英雄”“创新论英雄”,精准扶持,扶优扶强,切实发挥财政奖补资金导向作用,助力企业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二是加大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聚焦短板和不足,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守住底线、突出重点,统筹做好各项民生工程工作,落实好民生工程牵头抓总职责,对照目标责任书,强化责任落实、作风建设和跟踪问效,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真正把民生工程办成民心工程,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三是持续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和财政资金引导力度,完善美丽乡村示范区规划,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清一改”“三大革命”和美丽乡村建设,支持新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农村危房及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支持省级中心村建设。支持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三变”改革,助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支持山核桃产业振兴及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进一步规范村级公益事业财政奖补项目实施。四是统筹保障基层运转。坚持全市一盘棋,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支持,增强托底保障能力,切实兜牢“三保”底线。定期对“三保”投入进行梳理,规范过高承诺、过度保障的支出政策,努力做到民生保障当期可承受,未来可持续,实现财政可持续发展。
(四)着力“增效”,持续深化财政管理改革。将更加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不断提升财政治理效能。一是突出预算改革的创造性、引领性。在继续推进“零基预算”、“四本预算”、“三年滚动预算”的基础上,持续推进预算改革和预决算信息公开,严格预算执行约束,以提升预算能力为核心,围绕资源配置、财力统筹、协同管理等领域重点突破,依托“制度+技术”为预算管理赋能,力争以“小切口”推动“大变革”,促进财政预算管理提质增效,牵引带动政府治理效能持续提升。二是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推动政府预算绩效管理扩围升级,逐步从预算支出领域向财政政策实施、财政管理效果评价领域拓展,围绕预算支出结构优化、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债务风险与可持续性等方面,探索建立政府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开展各领域支出成本效益分析研究,确保财政资源高效配置,增强财政可持续发展,并强化绩效管理跟踪监督及结果应用。完善政府绩效考核预算绩效管理指标及考核体系,健全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制度和绩效问题整改责任制,建立起鲜明的奖优罚劣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部门参与绩效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落实部门预算绩效管理主体责任。三是注重财政体制改革的系统性、协调性。启动新一轮经开区财政管理体制和乡镇财政体制调研,在保持现有财力格局总体稳定的基础上,合理划分市财政与开发区财权和支出责任,对上轮体制进行总结完善,借鉴其他发达地区先进的经验,制定新一轮经开区财政管理和第八轮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四是以“数字财政”建设为支撑规范业务管理。积极落实预算“一体化”平台建设,在“同一标准、同一平台、同一系统”下开展全链条财政预算业务管理,对财政资金分配、拨付、使用、核算等实施全流程监管,确保财政资金从下达源头到使用末端“有源可溯、有迹可查”,并为政府预决算政策提供数据分析运用,为预算管理改革提供系统支撑。五是统筹财政各领域改革管理。进一步推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建立完善现代国库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预算单位银行账户及资金存放管理,推进预算单位银行账户信息化;完善政府采购交易制度,强化采购人主体责任,推动实现“物有所值”采购目标。健全政府采购政策落实机制,有效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的权利。实施“互联网+政府采购”,不断提升政府采购的信息化、专业化水准。建成采购主体职责清晰、交易规则科学高效、监管机制健全、政策功能完备、法律制度完善、技术支撑先进的现代政府采购制度;加强会计制度建设,推动会计行业高质量发展;深化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推动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和财政电子票据管理的深度融合,规范财政电子票据的报销入账、归档,促进财政电子票据全流程应用,助力会计核算业务电子化改革。六是认真落实《预算法》、《安徽省预算审查监督条例》,努力提高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质量,依法依规按时向人大及人大常委会报告有关财政事项,完善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机制,主动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
(五)着力“风控”,防范化解财政运行风险。坚决守好运行底线,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困难挑战的准备。一是加强财政资金监管。加强财政监督,持续做好“小金库”防治工作,强化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加强国有资产、政府投资项目评审管理,深入开展财政财务专项检查,推进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体系建设,加大动态监控后续处理,保障财政资金支付安全、规范、高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搭建财政惠民资金信息比对平台。通过信息共享、部门联动强化财政惠民资金监管,堵塞管理漏洞,实现财政资金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二是持续防控债务风险。继续加大对国家债务管理相关政策的研究,积极研判新政策对我市的影响。进一步规范政府举债及融资行为,完善预警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严格执行债务限额管理和预算管理,确保地方政府债券还本付息,严防法定政府债务风险。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杜绝新增隐性债务上新项目、铺新摊子。做好债务率测算和监控,严防隐性债务风险。三是加强市属国企的融资管理,不断降低融资成本,调整优化融资结构;积极探索新的投融资模式,减少政府资源和资金的消耗,合理做好资源配置,推动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规范有序的多种投融资格局,撬动社会资本投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四是切实防范金融风险。多措并举,严防非法集资风险,加强预警排查,注重源头预防;面向基层,强化宣传教育;稳妥处置,推进案件处理。强化日常监管,增强地方金融机构合规经营意识,维护地方金融稳定。持续保持防范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的高压态势,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风险、不引发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六)着力“提质”,深化市属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将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国有企业强身健体,不断增强发展活力和核心竞争力。一是不断强化党的领导,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快建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努力构建国有企业党委(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董事会制定战略、作决策、防风险,经理层谋经营、抓落实、强管理,监事会履职尽责的“三会一层”均衡格局。二是加强外部董事制度建设,完善国资监管平台,规范授权管理事项,努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国资国企监管体系。三是推动国有企业结合自身优势和主责主业,有针对性地提前调整结构,优化和稳定产业链和供应链,支持国有企业通过项目合作、产业共建、搭建联盟等市场化方式带动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多措并举对冲疫情对生产经营带来的不利影响。四是鼓励市属国企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努力提高经济效益,提升市场竞争力。
第二部分“十四五”金融发展规划
五、“十三五”金融工作回顾
十三五期间,我市金融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建立了机构齐全、市场较完备、服务相对完善、环境优越、监管有力的金融体系,我市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金融调控和监管不断加强,金融市场快速发展,金融改革和开放深入推进,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金融产品创新水平明显提高。
(一)取得的工作成效
1.金融组织体系逐步健全。截至目前,我市现有农业发展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徽商银行、宁国农村商业银行、苏州农商行、民生村镇银行、徽商银行南山支行共11家银行,国元证券、华安证券2家证券机构营业部,各类保险业县级分支机构16家。现有小额贷款公司5家、融资性担保机构1家(为国有政策性担保公司)、典当行4家、融资租赁公司4家(其中3家为分支机构)等地方性类金融机构。全市已初步形成一个覆盖较广、层次多样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
2.金融存贷款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20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50.86亿元,比2015年末增长104.79%,净增加179.54亿元;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80.69亿元,比2015年末增长68.5%,净增加114.1亿元。2016-2020年末我市余额存贷比分别为86.28%、81.37%、82.95%、77.60%,80%。2020年末全市银行业机构不良贷款额合计3.14亿元,不良率为1.12%,余额较2015年末减少1.86亿元,不良率较2015年末下降1.88个百分点。
3.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日益彰显。十三五期间,全市共计组织开展各种类型的政银企对接会、政银担合作会、金融产品推介会、行长进企业等活动40余场,累计达成新增贷款投放协议金额16.54亿元。同时,我市不断修订完善并先后出台《宁国市政府性资金存放银行机构管理考评办法(试行)的通知》、《宁国市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核奖励暂行办法》,充分激发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积极性,持续加大对我市实体经济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2016—2020年,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贷款投放新增额分别为43亿元、50.77亿元、52.82亿元、60.74亿元、54.25亿元;涉农贷款余额分别为128.87亿元、138.80亿元、137.28亿元、142.70亿元、167.08亿元,基本呈现稳定的投放态势。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对财政的贡献度逐年攀升,2016—2020年,全市银行业累计缴纳税收额达4.09亿元。
4.县域金融改革创新稳步推进。为切实缓解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融资担保难题,我市通过政策引导、考评激励、督促检查等措施,力促各金融机构持续加快业务创新。其中:市农行先后推出纳税e贷、医保e贷、烟商e贷等系列产品,具有手续简单、快捷,免担保、免抵押、利率低等特点;市建行积极推出“小微快贷”、“云税贷”、“云电贷”、“房押快贷”等专门针对小微企业客户的线上信贷产品;市邮储行陆续推出“乡旅贷”、“小微易贷”、“邮包贷”等产品;宁国农商行先后推出“绿色节能贷”、“应收账款质押”、“商标权质押”、“股权质押”、“小微企业互助合作基金”等产品。市中小企业担保公司积极推进新型“政银担”业务开展,截至2020年末,新型政银担在保余额为9.08亿元,“科技担保”业务在保余额为2.11亿元。不断扩大“税融通”业务规模,将B级以上(含B级)民营企业纳税人扩展至M级,对资质条件好的民营企业,放开“税融通”额度5倍上限限制。2016—2020年,我市“税融通”贷款累计发放额27.39亿元。
5.资本市场建设步伐加快。按照“改制一批、储备一批、上市一批、提升一批”的工作思路,持续加大企业上市(挂牌)培育工作,努力打造“后备企业+中介机构+上市工作领导小组”的企业上市(挂牌)培育体系,推动企业上市(挂牌)向精细化、常态化、体系化发展。目前已初步建立起“8+6+80+X”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我市累计在资本市场募集资金达264.15亿元。不断修订完善并出台了《宁国市强化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培育工作暂行办法》,充分结合国家设立上海科创板、省股交中心设立科创专板等政策动向,对于企业登陆不同板块的上市挂牌奖励政策进一步细化。我市累计为企业兑现各类上市奖励资金4500余万元。2016-2020年累计举办10场次企业上市(挂牌)专题培训会、“上市挂牌企业产业提升与并购重组论坛”等活动。
6.地方金融风险防范不断加强。高度重视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和全市地方金融风险防范工作,不断健全完善各项金融管理机制、严守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扎实做好地方类金融机构监管、防范与处置非法集资、不良贷款化解处置等工作。2016—2020年,我市累计组织召开10次“全市处非领导组阶段性工作会议”,开展5次“全市防范处置非法集资宣传月活动”、15余次对非法集资重点领域(行业)的联合风险排查,市公安机关共办理、查处非法集资类犯罪案件11起,涉案金额约1.05亿元。积极引导各金融机构认真汲取省内外不良贷款化解经验,按照“谁贷款、谁化解、谁出资”的原则,通过综合运用设立资金池、现金清收、重组、以物抵债、核销等渠道加快处置不良资产,2016—2020年我市累计化解企业不良贷款额共计11.74亿元。
(二)存在的问题
1.金融机构贷款增速不尽理想。受地方金融风险攀升致银行慎贷、直接融资冲减信贷融资、不良贷款化解处置及国家对平台类企业信贷管控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市贷款增速自2017—2019年一直处于10%及以下低位徘徊。
2.金融机构贷款集中度仍偏高。我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仍过度偏好于房地产领域、政府平台类企业、政府重大项目等领域,好的项目、上市公司等大型企业各金融机构扎堆营销,而量多面广的小微型企业获得银行的信贷支持,特别是纯信用类贷款支持仍较为困难。
3.金融市场发育不均衡。我市金融业的业务和资产主要集中于存贷款市场,其它金融市场发展缓慢;金融工具少、金融创新能力与苏浙沪等发达地区相比仍十分欠缺,业务品种仍比较单一;资本市场发展虽然有了一定基础,但利用企业债券、风险投资基金等更多品种的资本市场工具,发展和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同时,缺乏较具规模和影响力的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和资产及信用评估等中介服务机构。
4.地方金融监管存在困难。机构改革后,新的金融监管机构成立,但目前暂无统一的地方金融监管法律法规,权责不明确。导致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在履行“7+4”类机关监管职责时无法可依。
六、“十四五”金融工作目标及工作举措
(一)总体目标
到2025年,基本建立全省县域领先的特色鲜明的金融产业功能体系、竞争力强的金融主导产业。
——金融产业更加多元。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发展水平保持皖东南地区领先地位,新型金融业态加快发展,到2025年,力争银行业分支机构达到13家,证券业分支机构达到4家,保险业分支机构达到20家,引进培育1-2家私募金融机构,金融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直接融资规模进一步扩大,力争到2025年,全市形成“10+10+100+X”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机构体系更加完善。“中央+地方”“国有+民营”的大中小金融组织体系初步形成,到2025年地方法人银行信贷总规模在全银行业中占比提高到35%以上。丰富完善“7+4”类地方性类金融机构体系,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渠道不断拓宽,专注支农支小的中小金融机构的数量和服务水平加快提升。
——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更加强大。金融保障重大项目和重大平台建设力度加大,金融资源配置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对接进一步加强,信贷投向和期限结构逐步优化。力争到2025年末全市银行业机构人民币存贷款总量超过1000亿元。普惠金融深入推进,力争再新增1家村镇银行、1-2家小微支行、提升完善现有3家惠农支行,继续做优做实助农取款点(含惠农金融服务室),小微企业和“三农”金融服务满足率显著提高,“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得到较大改善。
(二)工作举措
1.不断完善金融信贷服务体系,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一是持续强化金融机构资金要素供给。不断修订完善政府性资金存放银行机构管理考评制度,切实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与优化投放结构有效统一,积极争取各大银行省分行、证券和保险等省分公司的金融资源配置,争取其提升信贷额度、表外融资、资产处置、股权直投、金融租赁、保险资金等各类资源分配到我市额度,着力打造“资金洼地”、“资本高地”。二是着力集聚发达区域金融信贷资源。继续加大“招行引资”工作力度,力争吸引1-2家苏浙沪等发达区域优质商业银行来县域设立分支机构,积极地引进1-2家省内外证券公司来我市设立分支机构,力争引进培育1-2家私募金融机构,提升我市私募金融发展层次。借助徽商银行普惠金融试点、宁国农商行设立惠农金融服务室等优势,强化农村金融服务网点和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县域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三是持续推进金融信贷产品创新与服务。鼓励引导各金融机构围绕中小微企业实际,广泛开展产品创新、流程再造、优化服务,逐步放宽抵质押条件、拓展纯信用类、非不动产类抵押担保产品,持续加大“小微e贷”、“云税贷”、知识产权质押、应收账款质押、无还本续贷等产品推广力度。借鉴发达地区成熟经验、探索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大数据平台”及“中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服务平台”,打通信息数据“孤岛”、实现信用信息共享、破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
2.着力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提升安徽“宁国板块”实力。一是进一步助推企业上市直接融资。持续推动1-2家重点上市后备企业上市,加大对上沟通协调、妥善解决企业上市进程中的问题,提升企业上市成功率;力促20家企业赴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挂牌,引导企业赴省股交中心科创板挂牌;积极对接发达区域优质券商、投资基金等来我市开展业务,鼓励和引导非上市企业开展股权融资、发行债券融资等。力争十四五末形成“10+10+100+X”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二是进一步提高县域直接融资比重。分类分层推动挂牌上市企业通过定向增发、配股等方式扩大再融资规模。鼓励非挂牌上市企业更多通过股权方式融资,支持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信托及融资租赁等多元化方式融资。探索政府融资新模式,积极推进国有资产证券化,有效盘活“存量”国有资产。三是进一步发展完善证券中介机构。进一步健全我市证券市场中介机构备案工作制度,编印中介机构备案手册并向拟上市企业发放,不断提高企业对接中介机构工作效率。不断扩大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信用评级等证券中介服务机构的数量与规模,规范中介服务机构的执业行为,增强行业自律,提高中介服务机构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
3.不断优化完善金融生态环境,再创全省“金融安全区”。一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金融素质。充分利用互联网、微信、微博等多媒体渠道和线下多种形式,加强金融业发展和县域“金融安全区”建设重大意义的宣传,增强“发展经济,金融先行”的现代金融意识,进一步形成发展的合力。常态化举办形式多元的金融(上市)专题讲座、组织开展“金融知识进企业”、“金融知识进校园”、“信贷产品下乡”等系列活动,不遗余力地提升市民金融知识知晓率和运用率。二是维护金融债权,严厉打击恶意逃废债行为。建立健全完善的金融联合维权机制,强化借款人的信用信息管理与共享,对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企业、个人,实施联合惩戒与制裁。积极防范和坚决打击各类金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良好的金融市场秩序。三是坚持“外引内培”,加强金融人才队伍建设。采取“外引”与“内培”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多种形式,提高我市金融从业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第三部分“十四五”规划保障机制
(一)加强党的领导建设
1.全面提高机关党的建设质量。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着力深化理论武装,不断深化以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为龙头、党支部集中学习为主体、党员领导干部为重点、夯实党员干部教育的理论武装基本格局。着力夯实基层基础,创新完善党建工作标准化体系,规范党组织设置和任期管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抓实抓细党建工作季度通报和年度述职评议考核制度。着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建立健全主体责任、监督责任贯通协同工作机制,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着力推动党建和业务工作“双融合、双促进”,持续推进“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
2.加强新时代财政人才队伍建设。紧扣财政履职定位和人才需求,打造一支政治忠诚可靠、勇于创新拼搏的优秀财政人才队伍,形成有序更替的人才梯队。完善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选派优秀人才加强多岗位、递进式培养锻炼。创新人才流动及激励机制,坚持多维度、多渠道评价人才,既要把优秀人才选进来、用起来,又要创造条件向外单位输送优秀财政人才。
(二)加强支撑载体建设
1.深入推进财政内控建设。切实强化认识、凝聚共识,压实内控建设的主体责任,将内控作为落实各项财政改革任务、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重要手段。构建覆盖财政资金分配、管理、使用全流程的长效内控机制,根据财政职能调整和政策环境的变化,及时修订完善内控制度,推动内控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同步提升。出台内控考核评价办法,加强对内控制度建立和执行有效性的考核与评价,强化内控考评工作结果应用,严格内部控制责任追究。
2.持续推进财政内审建设。全面配合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强化督促整改,切实发挥内审在严明纪律、防范风险、加强管理方面的重要作用。结合巡视、巡察、审计反馈问题,全面加强整改,完善相关制度,有效防范业务风险与廉政风险。加强内控、内审及其他监督方式的深度融合,健全信息沟通、线索移送、成果共享工作机制,将内部审计结果作为评优评先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考评的重要参考。
3.强化信息化财政建设。聚焦财政业务的流程优化再造和系统整合,推动“传统经验型人力管财”向“可数据化智慧理财”转变。深化财政数字化建设,将大数据技术与财政业务深度融合,推动财政改革管理更加精准、高效、科学。探索整合各类财政数据平台建设,将财政业务需求与内控管理需求深入融合,推动内控向财政资金全流程延伸,努力构建覆盖财政资金分配、管理和使用全过程的内控体系,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提升财政管理现代化水平和风控能力。
(三)加强财政法治建设
1.深化财政“放管服”改革。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严格按照规范性文件管理相关规定制定、修改或者废止规范性文件,全面加强对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和公平竞争审查。依法办理行政复议及行政应诉案件,不断提高办案质量。配合人民法院解决行政争议,促进财政部门依法行使职权,健全其他依法化解纠纷的机制,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2.强化财政法治思维。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将财政法治化标准化管理贯穿于财政执法的全方位、全过程。健全财政行政执法管理制度,完善财政行政执法程序,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切实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强化对财政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确保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自觉接受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
3.转变财政监督理念。积极转变财政监督理念和方式,建立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财政监管机制,切实提高监督效能。坚持全面覆盖,坚持规范透明,坚持分级分类,努力构建“随机之外无检查”“清单之外无事项”“尽职之外无追责”的常态化监管机制。积极参与跨部门联合监管,加强与审计、人民银行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和成果共享,推动形成行业监管部门共同参与的监管格局。加强与行业协会的协作配合,充分发挥主管部门的行政监督作用和协会的自律监督作用。
4.继续推进财政政务公开。发挥门户网站、政务新媒体的阵地作用,活用动画、应用视频、H5等多种载体创新宣传发布形式,以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财政故事。加强与上级财政部门的沟通联系,加大政府预算、财税政策、财政改革、金融服务建设工作的公开与宣传,提升宣传效能,营造良好的财政发展环境。认真贯彻落实向市人大和市政协报告通报工作制度。多渠道加强日常与代表委员沟通联络,积极配合参与市人大、市政协组织的专项视察、调研工作。落实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一把手”责任制,完善建议提案办理工作机制,做好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工作,不断提升代表委员对财政工作的满意度、支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