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4170276475761XE/202302-00105 组配分类 部门文件
发布机构 宁国市农业农村局 发文日期 2023-02-27 17:15
发布文号 关键词 宁国市2023年“乡村振兴年”活动实施方案,部门文件
信息来源 宁国市农业农村局 主题导航 农业、林业、水利
信息名称 宁国市2023年“乡村振兴年”活动实施方案 内容概述 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结合我市工作实际,特制定宁国市2023年“乡村振兴年”活动实施方案。

宁国市2023年“乡村振兴年”活动实施方案

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结合我市工作实际,特制定宁国市 2023 年“乡村振兴年”活动实施方案。具体如下: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中央、省、宣城市 1 号文件精神,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决守牢粮食安全、防止规模性返贫等底线,聚力推进共同富裕,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加快推动安徽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贡献“宁国”力量。

二、工作目标

2023 年,全市确保粮食种植面积 16.87 万亩,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 0.55 万头,规模猪场保有量 4 个,规上农产品加工值增8%以上,村集体经营性总收入超 6000 万元,强村占比超 50%,全年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发展保持同步。

三、工作举措

(一)实施固本强基行动

1. 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保供。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扛起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的重大责任。全年完成粮食种植面积 16.87 万亩。抓好生猪产能调控,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达 0.55 万头,规模猪场保有量 4 个。(责任

单位:发改委、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各乡镇、街道)

2.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持续抓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和动态调整,围绕“四个聚集” 全力提升保障水平,满足各类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的需求,做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教体局、住建局、水利局、人社局、医保局、民政局、残联、乡投集团,各乡镇、街道)

3. 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耕地保护,确保耕地面积不减,2023 年度耕地保有量不低于 21.3 万亩,找回耕地 6000 亩。建成高标准农田 1.5 万亩,整治“抛荒地”2500 亩。推进设施农业水平提升,新建或改扩建设施蔬菜基地面积 70 亩以上,改造 2个标准茶园,创建“三化茶园”,建设 4 个土壤墒情监测点。实施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全面完成外业调查及样品送检阶段性工作。(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林业发展中心,

各乡镇、街道)

4. 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完成南部山区东西向通道、方胡路建设,与国省干道形成乡镇互通的大循环城乡交通体系。升级改造县乡道 100 公里,自然村通硬化路 25 公里,生命防护工程 230公里。试点“智慧交通”,完善和提升城乡公交一体化水平。(责任

单位:交运局,各乡镇、街道)

5. 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继续实施城市供水管网延伸工程,提升改造集镇水厂 11 处,建成乡村集中供水工程 22 处,建立管护运维机制,加快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目标。(责任单位:水利局、乡投集团,各乡镇、街道)

6. 推进乡村生态振兴。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确保全年空气优良率和 PM2.5 平均浓度“双达标”、水质断面和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100%,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取得新的成效。山核桃产区全面推广禁用除草剂,新增张网采收 3000亩。持续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到 83%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 93%以上,废旧农膜回收率达到 85%以上,继续做好“十年禁捕”工作。持续开展“一枝黄花”治理。持续推进乱埋乱葬整治,确保新增骨灰集中安葬率达到 100%。完成 5 个乡镇政府驻地污水处理设施提质增效、6 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提升至 38%。(责任单位:生态环境分局、林业发展中心、农业农村局、民政局,各乡镇、街道)

7. 提升抗旱防汛应急能力。加快港口湾水库灌区工程,启动万家水库和水阳江上游水生态修复与治理,实施中溪河系统治理工程、中津河霞西至经开区河道治理工程,完成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和水土保持项目。建设航空护林站,提升林业应急能力。(责任单位:水利局、林业发展中心、应急局、交运局,各乡镇、街道)

8.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集镇必备功能完善和重点风貌提升,加快电力、电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商务(电商)、邮政、供销、仓储物流向基层延伸。持续开展农村留守老人儿童关爱保护,不断健全市乡村三级养老服务体系。完善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城乡医保参保率达 95%以上。建成宁阳学校河沥校区小学部,大力推进农村教育资源整合;推进乡村医疗卫生改革提升。(责任单位:经信局、商务局、邮政公司、供销社、民政局、医保局、教体局、卫健委,各乡镇、街道)

(二)实施产业振兴行动

9. 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争创国家级山核桃现代产业园,推进省级汪溪现代农业(畜禽)产业园、河沥现代农业产业园,启动宁墩绿色食品产业园、港口灰山现代农业产业园和西津大村三次产业融合示范园建设,使之成为农业产业化的载体。(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林业发展中心,各乡镇、街道)

10. 培育壮大主导产业。继续实施山核桃产业振兴五年行动计划,强化标准化基地、品牌培育、精深加工等,全年全产业链总产值达 30 亿元。围绕打造“百亿家禽产业”,推进全产业链拓展延伸,全年总产值达 60 亿元。加快发展竹产业、名优茶、中药材等优势特色产业,推动产业延链、补链、强链。(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林业发展中心,各乡镇、街道)

11.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实施现有农业龙头企业提升计划,按照“一企一策”,鼓励和扶持其发展壮大。坚持以项目为抓手,推进紫燕食品二期、博农牧业生猪养殖、新兴养禽家禽屠宰加工、思玛特种鸡及配套建设、金津肉业畜禽产品冷链加工配送、“老娘舅”配置菜等项目加快建设,积极争取三只松鼠坚果产业园、顺安深加工产业园、广东海大饲料加工总部等项目落地。加大“双招双引”力度,着力引进一批围绕我市主导产业的龙头企业和配套企业。(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各乡镇、街道)

12. 推进标准化基地建设。实施国家储备林项目一期项目,按照整组推进模式,整合交通、农业、水利、林业等部门资源建设高标准储备林综合示范基地 5000 亩(含山核桃);毛竹标准化示范基地 1 万亩,用材林示范基地 4000 亩左右,林下经济示范基地 2000 亩左右。支持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发展标准化基地和农产品就地初加工。(责任单位:林业发展中心、农业农村局、交运局、水利局、乡投集团,各乡镇、街道)

13. 深入推进“两强一增”。建设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示范基地,优化“1+4”科技特派员团队服务体系。发展智慧农业,新增数字农业工厂 1 个,数字农业应用场景 1 个。持续与有关科研单位、院校合作,推进适合山区特色机械化应用和发展,新建全程机械化农事服务中心、烘干中心、育秧工厂各 1 个。继续推进山核桃、宁前胡机械化托管服务。力争 2023 年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 83%。深入推进农村居民本地就业“121”行动,实现剩余劳动力百分百就业,促进工资性收入倍增和转移性收入提升。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比例达 60%以上,促进土地等财产性收益扩量。全年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发展保持同步。(责任单位:科技局、农业农村局、人社局、经信局,各乡镇、街道)

14. 培育农业区域公共品牌。启动“宁国山核桃”“黄花云尖”“宁前胡”等优质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策划设计和推广,加强区域公用品牌的保护和利用、开发,提高农产品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商务局、供销社,各乡镇、街道)

15. 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大力推进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与平台公司合作,支持云购物、直播带货等新业态发展,主动借力全国全省供销、邮政平台,推动农资、农产品卖向全国,促进经营性收入壮大。(责任单位:商务局、供销社、农业农村局,各乡镇、街道)

(三)实施风貌提质行动

16. 加快村庄规划编制。立足“三区三线”,注重因地制宜和乡村特色风貌保护,高质量完成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满足重大项目布局,为未来发展预留空间。(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各乡镇、街道)

17. 试点空心村庄拆并。积极争取全省全域土地整治工作试点。坚持“政府引导、农民自愿、依法依规”原则,每个乡镇确定不少于 1 个空心自然村落,开展有偿退出试点工作。(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乡投集团,各乡镇、街道)

18. 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完成 1800 座以上厕所改造,实现年底全市 93%以上农村常住农户使用上无害化卫生厕所目标,同时长效推进“2251”农村厕所清掏维修管护机制。高标准建设省级中心村 6 个,每个乡镇(街道)确定不少于 2 个自然村落综合整治点。突出片区示范引领作用,重点在“山水田园·魅力津港”“生态竹峰·秀美青龙”等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及皖南川藏线沿线打造完成 60 个自然村整治。(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各乡镇、街道)

19. 试点景区村庄建设。出台 A 级景区村庄创建标准,在已建成的省级中心村和文化旅游资源较为丰富的村庄开展创建工作,加快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让乡村因环境而美、让群众因生态而富,为实现田园景区化、景村一体化、旅游全域化积累经验。全年创建景区村庄 6 个。(责任单位:文旅局、农业农村局、乡投集团,相关乡镇、街道)

20. 探索未来乡村建设。学习借鉴浙江先行地区成功经验,选择 1-2 个 AAA 级村庄开展未来乡村试点工作,依托美丽乡村和数字乡村建设成果,探索引领时代潮流、呈现未来元素、彰显皖南韵味的标杆型乡村。(责任单位:文旅局、乡投集团,相关乡镇、街道)

21. 全面整治路域环境。按照“安全通畅、美观舒适”要求,全面完成国省干道、重要旅游线路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责任单位:交运局,各乡镇、街道)

(四)实施融合发展行动

22. 坚持组团发展。在推进六大片区发展的基础上,将皖南川藏线旅游度假区作为我市新时代乡村振兴示范区,开展先行先试、探索发展,为全市乡村振兴积累经验。(责任单位:文旅局、市农业农村局、乡投集团,各乡镇、街道)

23. 推进文旅融合。重点推进皖南川藏线旅游度假区,加快恩龙文旅康养小镇、真也天境、旅游集散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建成青龙湾核心区起步区和储家滩、板桥、高峰山景区,完善综合驿站、观光平台等配套,大力发展自驾体验、户外露营、亲水互动新业态。高标准编制“皖南唐古拉”度假区总体规划,改造万杨路,推进仙霞龙门四季运动旅游项目,加快发展漂流、登山、越野等山地旅游。加大文旅项目招引力度,着力打造“乡村+旅游” 精品,新增省级特色旅游名镇、村各 1 个,A 级村落景区及主题村 4 个。培育壮大一批高端民宿、乡村民宿村落。(责任单位:文旅局、青龙湾管委会、交运局、乡投集团,各乡镇、街道)

24. 推进交旅融合。争取全省交旅融合试点,完成皖南川藏线全线道路维修、路域环境提升、交通旅游综合配套等,完成皖南唐古拉线道路优化、贯穿连通、交通旅游设计配套等。完成通用航空旅游起降点设置,试点青龙湾最美旅行航道建设。(责任单位:文旅局、交运局,各乡镇、街道)

25. 推进林旅融合。建设森林康养基地、森林运动基地、特色水果采摘园、森林食品示范基地、森林露营基地等,建成林区道路、旅游步道、观景平台、生态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责任单位:文旅局、林业发展中心、乡投集团,各乡镇、街道)

26. 推进水美乡村。争创全国水美乡村建设县,推进中津河防洪治理,启动中溪河系统治理,实施水阳江上游水生态修复治理项目一期工程,推动水系治理与人文景观融合、水环境与乡村振兴融合。(责任单位:水利局、乡投集团,各乡镇、街道)

(五)实施改革提效行动

27. 涉农资金整合改革。坚持规划先行、项目优先原则,围绕重点区域、产业园区、重点景区、重点项目等,将涉农项目、资金与社会资本投资进行全面整合,提升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探索经营性项目乡投集团投资运行管理模式,推动相关资产实现资本化、证券化,助力乡村振兴。(责任单位:财政局、农业农村局、水利局、交运局、水库移民中心、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乡投集团,各乡镇、街道)

28. 新时代乡村集成改革。学习借鉴先发地区成功经验,选择 1-2 个乡镇开展集成试点工作,重点围绕深化资源要素配置、推动公共服务均等配置、加快发展红利有效转化三个方面,推动改革成效同向叠加,最大限度释放改革综合效应。(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各乡镇、街道)

29. 探索乡村经营改革。在已建成和今年创建的景区村庄中,选择 1-2 家开展乡村经营改革试点,围绕“两入股三收益”,即以资源资产入股,农民拿租金、挣薪金、分股金,试点建立“国资投建+民企运营+利益链接”经营机制,积极探索乡村经营的有效途径。(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文旅局、乡投集团,相关乡镇、街道)

30. 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加强农村资金、资产、资源管理,促进村集体经济组织规范化运营。深化农业“标准地”改革试点,推进“小田变大田”及农事“大托管”服务。持续巩固农村“三变”改革成果,实现“三变”改革村数达100%。持续推进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盘活利用改革,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体系。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推广“小山变大山”改革经验,完成 9 个村民组“小山变大山”整合。做好农村土地二轮承包到期后延伸 30 年改革前期工作。(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林业发展中心,各乡镇、街道)

31. 打造强村公司。结合工业园区、农业产业园区、“两强一增”、乡村旅游等发展,在符合条件的地方联村组建强村公司,积极带动各村抱团发展,实现 50 万元以上的集体经济强村超过50%,进一步扩大村级集体股份经济分红数量,力争村集体经营性总收入超 6000 万元。实施全国移民产业发展试点示范县项目,完成移民后扶项目 25 个。(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水库移民中心,各乡镇、街道)

(六)实施乡村治理行动

32. 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以乡村组织振兴为前提,加强和完善市、乡(镇、街道)、村工作班子建设和“一懂两爱”(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农村工作队伍建设,建成乡村振兴实训基地,组织开展农村基层干部乡村振兴主题培训。充分发挥共青团、妇联、工会、民兵预备役和退伍军人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团体等乡村振兴生力军作用。实施“青禾计划”,引导青少年参与乡村设计,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活力。在全市乡镇(街道)实现社工站建设全覆盖。强化农村党员发展和管理规范化、精细化。进一步减轻村级组织工作事务负担,精简村级工作机构和牌子,规范村级组织出具证明事项。深入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走在前、创示范”行动。(责任单位:组织部、团市委、妇联、总工会、退役军人事务局、民政局,各乡镇、街道)

33. 进一步加强乡村人才振兴。坚持把人才资源开发摆在优先位置,重点实施好科技下乡、能人返乡、青年留乡、企业兴乡“四乡工程”,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加大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招募计划数,每年由市委党校对村级党组织书记(主任)轮训 1 次,不断提升村级党组织负责人的水平和能力。培育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挖掘培养乡村手工业者、能工巧匠、传统艺人,实施暖民心“新徽菜·名徽厨”行动,开展具有宁国特色

的徽菜师傅培训工种。结合乡村产业特色,培育一批农村电商人才,挖掘一批“土”专家,扶持培养一批农产品营销人员,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等具有经营理念的乡贤能手。(责任单位:人社局、组织部、农业农村局、商务局,各乡镇、街道)

34. 提升乡村治理试点示范效能。深化“党建+三治”,强化市乡村三级治理体系功能,压实乡镇责任,夯实村级基础。全面落实市级领导班子成员包乡走村、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包村联户、村干部经常入户走访等制度。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创建,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机制,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多网合一” 工作,实现网格体系常态化规范化运转。深化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镇。纵深推进农村扫黑除恶常态化。通过数字化赋能,推进积分制、清单制数字乡村试点工作。(责任单位:组织部、宣传部、政法委、纪委监委机关、民政局、司法局、数据资源局、农业农村局,各乡镇、街道)

35. 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抓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展“三农”工作理论宣传,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推进乡村德治建设,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开展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艺术活动,传承农耕文明,举办农民丰收节。继续开展乡镇、街道、社区网格点文明创建常态长效考评。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艺术化宣讲基层行活动和农民夜校建设工作,深入开展“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活动。持续推进文明校园创建及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举办乡村学校少年宫暨复兴少年宫才艺大赛。(责任单位:宣传部、组织部、文旅局、农业农村局,各乡镇、街道)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统筹协调。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及下设的五大振兴专项小组各成员单位明确乡村振兴联络员,进一步加强对接和工作交流。各乡镇(街道)均建立相应的工作协调机制,制定具体工作举措,形成齐抓共管、共同推进的工作合力,为乡村振兴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服务保障。

(二)加强工作调度。进一步加大乡村振兴工作调度力度,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每季度召开一次调度会,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不定时按不同主题召开调度会(联络员会议),探索建立乡村振兴项目调度“赛马”机制,坚持每月会商,每季集中调度,实行“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目标管控,充分掌握乡村振兴各项任务推进情况,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各项重点任务落实到位。

(三)加强工作落实。强化乡村振兴目标管理考核工作,各有关单位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严格落实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及时出台涉农政策,且重要涉农政策出台前要征求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意见并备案。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及时开展督查检查,定时开展督查通报,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