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4170276475761XE/201601-00033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宁国市农业农村局 发文日期 2016-01-11 00:00
发布文号 关键词 关于印发《安徽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的通知,规划计划
信息来源 宁国市农业委员会 主题导航 农业、林业、水利
信息名称 【发展规划】关于印发《安徽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的通知 内容概述 关于印发《安徽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的通知

【发展规划】关于印发《安徽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的通知

各市人民政府,广德县、宿松县人民政府:

《安徽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安徽省农业委员会  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安徽省科学技术厅

安徽省财政厅   安徽省国土资源厅  安徽省环境保护厅

安徽省水利厅       安徽省林业厅

2015年12月29日 







安徽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


(2015-2030年)













2015年12月


安徽是农业大省,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常年产量位居全国前列,在全国农业布局中占据重要地位。大力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对落实中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加快全省农业现代化、建设美好安徽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为指导全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

(一)主要成就。

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升。深入推进粮食生产“三大行动”,扎实开展高产创建和增产模式攻关,实施畜牧业升级计划、水产跨越工程和蔬菜产业提升行动,农业结构逐步优化,提质增效格局初步形成。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丰”,2014年粮食总产达到683.2亿斤,比2010年净增67.1亿斤,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肉蛋奶和水产品产量持续增长,2014年总产量分别达到564.4万吨和223.7万吨,比2010年净增48.4万吨、30.4万吨。特色农业快速发展,蔬菜、水果、茶叶、中药材、油茶等特色农产品产量稳步增加。“三品一标”产品达3500个,覆盖面积2100多万亩。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效益不断提高。

2.农业资源利用水平稳步提高。严格控制耕地占用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推广实施了一批资源保护及高效利用新技术、新产品、新项目,水土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农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由2004年的0.44提高到2014年的0.512,粮食亩产由2004年的320.2公斤提高到2014年的343.5公斤。农业资源利用水平的提高,为保证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出了重大贡献。

3.农业生态保护建设力度逐步加大。先后实施退耕还林、千万亩森林增长、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长江防护林、林业血防、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湿地保护与恢复、环巢湖湿地和生态农业建设等保护工程,首次划定林业生态红线,加强农田、森林、草地、河流湖泊生态系统保护与建设,以治理和预防一枝黄花、水花生等为主,强化外来物种入侵预防控制,全省局部地区农业生态恶化趋势得到抑制,整体农业生态环境继续呈现良好发展态势。2014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28.65%。

4.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开展“三线三边”治理、农村(含国有垦区、林区)危旧房改造、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渔民上岸安居工程、标准化规模养殖、秸秆综合利用、农村沼气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加强生态村镇、生态县创建和农村传统文化保护,积极发展休闲农业,有效提升了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到2014年底,农村危旧房改造70.7万户,渔民上岸安居工程任务基本完成,全省所有乡镇建成区实现了生活垃圾收运处理全覆盖。

5.农村居民收入呈现较快增长。实施农民收入倍增计划,农民收入较快增长。2014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916元,比2010年增加4631元,增幅连续4年快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和GDP增速。

(二)面临挑战。

在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农业资源紧缺、农田过度开发、农业投入品过量和低效使用以及农业内外源污染相互叠加等一系列问题日益凸显,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重大挑战。

1.水土资源约束日益显现,保障国家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的任务更加繁重。全省水土资源紧缺,农田水利设施较为薄弱,局部地区自然灾害频发,气候变化引致的极端天气更加频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是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二分之一,皖北地区水资源紧缺更为突出,地下水超采严重。2014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018,全省人均耕地约1.3亩,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约17.81万亩,坚守耕地保护红线的压力较大。农业资源约束,气候多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与耕地资源约束的矛盾日益尖锐。

2.环境污染问题突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工矿企业“三废”和城市生活垃圾、污水等外源污染向农业农村扩散,镉、汞、砷等重金属不断向农产品产地环境渗透,全省土壤主要污染物点位超标率为7.61%。农业内源污染严重,化肥、农药利用率仅为35%,废弃农膜、包装物回收率仅为68%,猪、牛、鸡三大类畜禽粪便年向水体排放化学需氧量达41.64万吨,畜禽粪污有效处理率不到60%。少数地区秸秆焚烧现象仍有发生。农村垃圾、污水处理严重不足,河流、湖泊污染时有发生,巢湖水体富营养化比较突出。农业农村环境污染形势严峻,直接影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3.生态系统退化明显,建设生态保育型农业的任务更加迫切。2014年全省水土流失面积达1.39万平方公里,年均土壤流失量近1亿吨。高强度、粗放式生产方式导致农田生态系统结构退化,农林、农牧复合生态系统亟待建立。湖泊、湿地、草山、草坡生态服务功能需要加强。全省水花生、一枝黄花等外来物种入侵发生面积300万亩,造成经济损失近亿元。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濒危物种增多。生态系统退化,灾害多发易发,生态保育型农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4.体制机制尚不健全,构建农业可持续发展制度体系任重道远。农业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机制和市场化配置机制尚未建立。循环农业发展的政策与激励机制不完善,种养业发展不协调,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不高。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尚未建立。农业污染监管机制和奖惩机制不健全,责任主体不明确,污染成本过低。农业经营存在认知偏差,盲目追求高流转率和规模快速扩张。农业可持续发展管理体制机制和人才队伍建设滞后,制约了农业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三)发展机遇。

全省地形地貌、生态系统多样,区域生态环境良好,农业资源特色明显,发展基础较好,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历史机遇。一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持续优化。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经济、文化、生态三个强省建设,实施全省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全社会对资源安全、生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高度关注,农业可持续发展已形成社会共识。二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持续增强。随着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和全省经济实力的增强,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稳定增产,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三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支撑持续强化。全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断健全,农业科研院所实力雄厚,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农业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广泛应用,生态农业、循环农业、互联网+农业等技术模式不断集成创新,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四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持续完善。随着农村改革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耕地保护、土地承包、生态责任追究等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健全,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此外,随着长江经济带、皖江城市带和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建设的深入推进以及促进中部崛起规划、中原经济区规划的深入实施,为全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平台支撑。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坚持产能为本、保育优先、创新驱动、依法治理、惠及民生、保障安全的指导方针,加快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生态保育型农业,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从依靠拼资源消耗、拼农资投入、拼生态环境的粗放经营,尽快转到注重提高质量和效益的集约经营上来,确保对国家粮食安全的贡献、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安全和农民持续增收,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安徽特色的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为实现全省农业现代化和建设经济、文化、生态强省提供坚实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生产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坚持底线思维,促进农业生产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坚守耕地红线、水资源管理红线和生态保护红线,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提高规模化集约化水平,确保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处理好农业生产与环境治理、生态修复的关系,适度开展农业资源休养生息,大力推进农业环境治理,强化农业生态保护与建设,促进资源永续利用,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提升与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的匹配度。

坚持创新驱动与依法治理相协同。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实行科学种养,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强化法治观念和思维,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依法促进创新、保护资源、治理环境,构建创新驱动和法治保障相得益彰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

坚持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统一。坚持保护、改善生态环境不动摇,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把生态建设与管理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加强农业内源外源污染控制,加大保护治理力度,促进解决当前突出问题与构建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有机统一,提高农业环境保护水平和农业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

坚持试点先行与全面推进相统筹。从区域禀赋和生态环境出发,围绕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难题、构建农业可持续发展运行机制等,开展试点工作,探索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模式,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扩大示范推广范围,稳步推进全省农业可持续发展。

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构建公平公正、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积极引导鼓励各类社会资源参与农业资源保护、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充分调动农民、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努力形成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合力。发挥政府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加强政策引导,加大投入,依法监管。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农业可持续发展取得初步成效,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明显。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取得积极进展,农业粗放经营得到有效扭转,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以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2%以上;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业结构更加优化,初步形成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农牧渔结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基本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健康消费需求;农业资源保护水平与利用效率显著提高,耕地保有量8540万亩;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化肥、农药利用率达到40%以上,农作物秸秆利用率达到90%以上;林地保有量6645万亩,湿地保有量1560万亩,确保自然保护区严禁开发,确保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类不再增加,已濒危野生动植物全部得到保护,确保维护国家物种安全,森林、湖泊、湿地、草山草坡等生态系统功能得到有效恢复和增强,生物多样性衰减速度逐步减缓。

到2030年,农业可持续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供给保障有力、资源利用高效、产地环境良好、生态系统稳定、农民生活富裕、农村人居环境优美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

三、重点任务

(一)优化发展布局,稳定提升农业产能。

1.优化区域布局。依据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以农业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准,因地制宜、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草则草、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加强粮食等大宗农产品主产区建设,探索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构建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在粮食主产区和重要农产品功能区,稳定发展专用品牌农产品和优势特色农业,培育壮大农业主导产业,加快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在林产品主产区,加强速生丰产林区的建设与管理,合理采伐,实现采育平衡,协调木材生产与生态功能保护的关系。在水源涵养区,加大天然林保护,合理开发水源,严格控制载畜量,发展生态农业。在洪水调蓄区,保护湖泊、湿地生态系统,退田还湖,发展避洪农业。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禁止对野生动植物进行滥捕、乱采、乱猎,加强对外来物种入侵的控制。在生态脆弱区,实施退耕还林等措施,加大农业生态建设力度,修复农业生态系统功能。

2.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集成创新与推广应用,稳步推进政产学研推协作联盟建设,着力破解资源高效利用难题,推进现代种业创新,建设合肥经济圈现代种业种苗集聚发展基地,优先发展种质资源与生物育种技术、农作物绿色增长提质增效技术,大力推广良种良法,着力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和产出水平。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推动农业物联网建设,推进农信农机农艺融合,大力发展农机装备,突破植保机械瓶颈,加快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大力开展生态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粮食仓储和转运设施建设,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壮大产业化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提高规模经营产出水平。

3.推进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开展粮改饲和种养结合型循环农业试点,推广节水、节肥、节药等节约型农业技术以及“稻鱼共生”、“猪沼果”、林下经济等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探索创新产品生态圈、企业生态圈、产业生态圈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构建“示范主体小循环、示范区中循环、县域大循环”的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体系,促进种养循环、农牧结合、农渔结合、农林结合。到2020年,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粮食主产县和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县,基本实现区域内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到2030年全省基本实现农业废弃物趋零排放。

(二)加强耕地保护,保障农田永续利用。

1.稳定耕地面积。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按照保护优先的原则,将城镇周边、交通沿线、粮棉油生产基地的优质耕地优先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严格实行耕地“占一补一”、“先补后占”和“占优补优”。严格控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规模和新增建设占用耕地,到2020年,确保基本农田不低于7361万亩。根据国务院批准的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总体方案,实施坡耕地和重要水源地退耕还林,增加植被盖度。

2.提升耕地质量。开展退化耕地综合治理、污染耕地阻控修复、土壤肥力保护提升,大力推进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采取深耕深松、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等土壤改良方式,增加土壤有机质,提升土壤肥力。恢复和培育土壤微生物群落,构建养分健康循环通道,促进农业废弃物和环境有机物分解。到2020年建成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的4670万亩高标准农田。到2020年和2030年全省耕地基础地力提升0.5个等级和1个等级以上,粮食产出率稳步提高。加强土壤环境监管,严格环境准入,严格控制工矿企业排放和城市垃圾、污水等农业外源性污染。防治耕地重金属污染和有机污染,建立农产品产地土壤分级管理利用制度。

(三)提高用水效率,保障农业安全用水。

1.实施水资源红线管理。严格取用水总量控制,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管理。严格实施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加强地下水管理和保护,科学开发地下水资源,遏制超采、滥采地下水趋势,抑制和减少中深层地下水超采,在地下水超采区,禁止农业、工业建设项目和服务业新增取用中深层地下水。加强用水效率控制红线管理。全面加强节约用水管理,贯彻落实《安徽省节约用水条例》,实行计划用水管理。到2020年和2030年,全省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分别达到0.535和0.57。

2.推广节水灌溉。加快高效节水体系建设,大力推广和普及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加强大中型灌区工程节水改造,深入实施小型水利工程改造,强化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大中型灌区田间工程配套,加强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推广低压管灌、喷灌、微灌、沟畦改造等节水灌溉技术,推行农艺节水保墒技术,改进耕作方式,调整种植结构,推广抗旱品种。到2020年,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00万亩。

3.发展雨养农业。在淮北平原和江淮分水岭地区建设农田集雨、集雨窖等设施,推广地膜覆盖技术,推进种养结合。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改良耕作制度,扩大优质耐旱高产品种种植面积,严格限制高耗水农作物种植面积,鼓励种植耗水少、附加值高的农作物。在皖西和皖南水土流失易发地区,扩大保护性耕作面积。

(四)加大污染治理,改善农业农村环境。

1.开展农田污染防治。全面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继续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及统防统治、农田生态拦截等项目,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示范建设,强化农业面源污染监测,开展粮食绿色增产、特色农业绿色增长模式攻关,科学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提高使用效率。实施安徽省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普及和深化测土配方施肥,改进施肥方式,鼓励使用有机肥、生物肥料和绿肥种植。实施安徽省粮食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及节药行动,强化重大病虫监测和预警,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农药和先进施药机械,推进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到2020年,全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达到30%,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0%。建设农田生态沟渠、污水净化塘等设施,净化农田排水及地表径流。综合治理地膜污染,推广加厚地膜和可降解地膜,开展废旧地膜机械化捡拾和回收利用示范推广,到2030年,实现农膜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基本回收利用。开展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与风险评估,加强对重度污染耕地用途监管,建立健全全省农业环境监测体系。

2.加强养殖污染综合治理。坚持政策引导、载量控制、综合利用,开展畜牧业绿色低碳循环模式攻关,支持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开展标准化改造和建设,提高畜禽粪污收集和处理机械化水平,实施雨污分流、粪污资源厌氧化利用,控制畜禽养殖污染排放。到2020年和2030年规模养殖场配套建设粪污处理设施比例分别达到75%和90%以上,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基本实现资源化利用。依法划定禁养区,全面完善污染治理设施建设。2017年底前,依法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建设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严格规范兽药、饲料添加剂生产和使用,健全兽药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严格控制江河、湖泊、水库等水域的养殖容量和养殖密度,开展渔业绿色健康养殖模式攻关。到2020年,全省300万亩大水面基本实现生态增殖渔业,建成100个集中连片池塘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基地、50个规模池塘低碳高效循环流水养殖模式示范点,推进水产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和生态修复,推广高效安全复合饲料,现代生态渔业得到健康发展。

3.推进农村环境改善。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科学编制村庄整治规划,深入开展三线三边治理建设,以农村危房改造、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绿色村镇创建等为重点,完善村庄基础设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积极发展光伏、秸秆发电和农村沼气,加快构建农村清洁能源体系。大力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建设,以自然村为单元,转变生产生活方式,推进规模化畜禽养殖区和居民生活区的科学分离,建设田园清洁设施、家园清洁设施和水源清洁设施等,对农作物秸秆、人畜粪便、生活垃圾和污水等生产生活废弃物进行资源厌氧化利用,配套推广节肥、节药、节水等环境友好型生产技术。禁止秸秆露天焚烧,推进秸秆全量化利用,到2030年农业主产区农作物秸秆得到全面利用。开展生态村镇、美丽乡村创建,保护和修复自然景观和田园景观,开展农户及院落风貌整治和村庄绿化美化,整乡整村推进农村河道综合治理。注重农耕文化、民俗风情的挖掘展示和传承保护,保护省级以上传统村落,开展休闲农业绿色体验模式攻关,推进休闲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五)修复保护并举,提升生态功能。

1.巩固加强林业生态功能。按照林业区域功能特点,构建以皖西大别山区、皖南山区、江淮丘陵区森林生态安全屏障及水系林网、农田林网、骨干道路林网生态安全网络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深入推进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建设,发展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扩展林业发展空间和内涵,提高林业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林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生态功能,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上。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特别是公益林建设和后备森林资源培育。建立比较完善的平原农田防护林体系,到2020年和2030年全省农田林网控制率分别达到90%和95%。

2.加强草山草坡保护。调查草地资源,建立草地资源资产产权制度、草畜平衡制度,建立南方草地生态监测机制。坚持保护、扩草、开发、利用,在江淮丘陵、皖南山区、皖西大别山区等适宜地区,充分利用草山草坡资源,以畜带草、草畜配套、增草增畜,改善环境质量,提高草地资源利用效率,加快发展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

3.保护水生生态系统。加强重点河湖及生态环境脆弱地区水生态修复与保护,实施河湖沟通、采煤沉陷区修复、干支流闸坝调控、河湖生态补水、大别山上游水源涵养、淮北中深层地下水限采等措施,增加重要湿地和河湖生态水量,实现河湖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流失防治,减少水土流失的危害。加强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引导大水面生态增殖渔业发展,提升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和养护水平。加快池塘标准化改造,开展低碳高效循环流水养育试点示范。到2020年全省水产健康养殖面积占水产养殖面积的80%,到2030年达到95%。

4.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强畜禽遗传资源、渔业种质资源和农业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划定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范围,加大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建设力度,新晋升2-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建一批省级自然保护区,推动一批自然保护区升级,加强生物多样性就地和迁地保护。实施濒危动植物物种专项救护,做好珍稀濒危和极小种群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保护。开展生物多样性资源本底调查和评估,完善野生动植物资源监测预警体系,遏制生物多样性减退速度。推进外来入侵生物防治,开展外来入侵生物现状调查,建立农业外来入侵生物风险评估与监测预警网络,建设综合防治和利用示范基地,开展外来入侵生物综合利用技术研究,探索外来入侵生物防治新途径,稳步提高全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加强动植物检验检疫,有效防范动植物疫病。

四、区域布局

在《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中,安徽省整体上属于优化发展区。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原则,结合全省五个自然生态区域的农业资源承载力、环境容量、生态类型和发展基础等因素,确定相应区域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方向和重点。

1.淮北平原。该区位于淮河以北,属黄淮海平原主产区,区内耕地面积大、人均耕地多,是我国重要的粮、油、畜禽和蔬菜等农产品主产区。

严格保护耕地,加强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开展规模化经营,集中力量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推行农艺节水和深耕深松,完善田间灌排渠系,增加节水灌溉面积,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

调整优化畜禽养殖布局,大力发展牛羊产业,稳定生猪、肉禽和蛋禽生产规模,加强畜禽粪污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循环利用水平。大力推广配方施肥、绿色防控技术,推行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等综合利用。全面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改造中低产田,配套完善农田林网。

2.江淮丘陵。该区位于长江与淮河之间,地跨江淮分水岭,地貌以丘陵台地为主,干旱是本区农业生产的最大障碍因素。

加强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强化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着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设施,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实施灌溉定额制度。构筑森林生态屏障,在宜林地区,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和退耕还林,有效增加森林面积。

推进畜禽养殖适度规模化,科学开发丘陵岗地草地资源,发展草食畜牧业,在人口密集区域适当减少生猪养殖规模,加快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推进农村垃圾和污水治理。科学施用化肥农药,增施有机肥,实施秸秆还田,建设拦截坝,发展绿肥,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严控工矿业污染排放,从源头上控制水体污染,确保农业用水水质。加强耕地重金属污染治理,施用钝化剂,建立缓冲带,减轻重金属污染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沿江平原。该区地跨长江两岸,地貌以平原为主,河湖纵横,水热条件优越,适宜作物多熟高产,是全国重要的粮、棉、油和畜禽、水产等农产品主产区。

加大人工湿地建设,实施环巢湖湿地资源保护和修复,为农业生产提供有力保障。因地制宜,开展多种经营,建设水稻、油菜、畜禽、水产健康安全生产基地,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和观光农业。加强渔业资源保护,大力发展滤食性、草食性净水鱼类和名优水产品生产,加大标准化池塘改造,推广水产健康养殖,积极开展增殖放流,发展稻田养殖。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通过建设拦截坝、种植绿肥等措施,减少化肥农药对农田和水域的污染,加快畜禽粪便循环利用。通过施用钝化剂、建立缓冲带等,加强耕地重金属污染治理。

4.皖西大别山区。该区地貌类型复杂,垂直分异明显,生态较脆弱,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是淠史杭灌区重要水源地。

强化水土保持,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恢复退化植被,巩固和扩大退耕还林成果。严格对资源开发和建设项目的监管,控制人为因素对土壤的侵蚀,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增强区域水土保持能力。依托山区资源优势,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和特色产业,重点建设自然生态旅游基地、特色农产品和林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维持生态稳定,加强林草植被的保护和建设,发展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和经济林,开展退耕还林还草,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构建生态走廊,促进自然生态系统恢复,增强生物多样性维护能力,防治外来物种入侵。建立种质资源保护区,保护国家重点动植物资源。

5.皖南山区。该区地貌类型多样,山地、丘陵和盆地交织,气候条件季节变化大,水资源分布不均,且多暴雨,常易发生洪涝、干旱和低温冻害,对农业生产危害较大,是横跨安徽和浙江两省的新安江发源地。

调整国土利用空间,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优先开发未利用地和废弃地。加强水源地保护和治理,在江河支流及水库周围营造水源涵养林,大力开展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工程和水土流失治理等生态建设,提高和稳定森林蓄水保土能力。开发林下草地资源,发展南方特色草地畜牧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建设特色农产品和林产品生产加工基地,重点发展蔬菜、水果、茶叶、桑蚕、中药材、油茶、山核桃、香榧等特色农产品,实现稳农增收。

加强区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重点建设新安江流域生态防护林体系和绿色长廊等重点林业工程,加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建设和保护。加强黄山等风景名胜区建设,禁止对野生动植物资源进行乱捕乱采,促进自然生态系统恢复,实现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良性循环和永续利用。加强农业外来入侵物种防治。

五、重大工程

(一)水土资源保护工程。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以56个产粮大县、棉花油料等重要农产品优势产区为主,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土地平整,建设田间灌排沟渠及机井、节水灌溉、小型集雨蓄水、积肥设施等基础设施,修建农田道路、农田防护林、输配电设施,推广应用先进适用耕作技术。

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项目。在淮北平原开展秸秆还田、深耕深松、砂姜黑土改良、水肥一体化、种植结构调整。在江淮和沿江地区开展绿肥种植、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施用石灰深耕改土等。开展建设占用耕地的耕作层剥离试点,剥离的耕作层重点用于土地开发复垦、中低产田改造;加大农田重金属污染治理。严格对资源开发和建设项目的监管,控制人为因素对土壤的侵蚀,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增强区域水土保持能力。

水土保持与高效节水项目。以小流域为单元,以水源保护为中心,配套修建塘坝窖池,配合实施沟道整治和小型蓄水保土工程,加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加强淠史杭等大中型灌区配套节水改造建设,实施规模化节水灌溉工程。在淮北平原、江淮分水岭和皖南丘陵地区重点发展井灌区管道输水灌溉,推广喷灌、微灌、集雨节灌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在沿江、皖西南地区,发展管道输水灌溉,加快水稻节水防污型灌区建设。加强大别山区、皖南山区、江淮丘陵地区等重点区域及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的水土流失防治,加快坡耕地综合整治,开展生态小流域建设。

地表水过度开发和地下水超采区治理项目。沿江地区地表水丰富,积极发展水肥一体化等高效节水灌溉。在淮北平原、江淮分水岭地区,适度退减灌溉面积,调整种植结构,减少高耗水作物种植面积,进一步加大节水力度,逐步实施中深层地下水超采区开采, 井封填,可适度采取地表水替代地下水灌溉。

农业资源与环境监测项目。建设和完善遥感、固定观测和移动监测等一体化的农业资源监测体系,建立耕地质量和土壤墒情、重金属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土壤环境监测网点,建立土壤样品库、信息中心和耕地质量数据平台,建设农业资源环境大数据中心,推动农业资源数据共建共享。

(二)农业农村环境治理工程。

畜禽粪污综合治理项目。在污染严重的规模化生猪、奶牛、肉牛养殖场和养殖密集区,建设一批畜禽粪污原地收集储存转运、固体粪便集中堆肥或能源化利用、污水高效生物处理等设施和有机肥加工厂。以县为单位建设一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示范点、养殖密集区畜禽粪污处理和有机肥生产设施。实施化肥农药氮磷控源治理。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增施有机肥,推广高效肥和化肥机械化深施、种肥同播等技术;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实施平缓型农田氮磷净化,开展沟渠整理,清挖淤泥,加固边坡,合理配置水生植物群落,配置格栅和透水坝。

农膜和农药包装物回收利用项目。推广大包装农药,减少农药包装物数量。加快推广使用加厚地膜和可降解农膜,集成示范推广农田残膜捡拾、回收相关技术,建设废旧地膜回收网点和再利用加工厂,建设一批农田残膜、农药包装物回收与再利用示范县。建设一批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站和无害化处理站,建立农药包装废弃物处置和危害管理平台。

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实施秸秆机械还田、青黄贮饲料化利用、食用菌生产原辅料利用,实施秸秆气化集中供气、供电和秸秆固化成型燃料供热、材料化致密成型等项目。配置秸秆还田深翻、秸秆粉碎、捡拾、打包等机械,建立健全秸秆收储运体系。

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项目。推进农村危旧房改造工程、环境整治工程、宜居村庄建设工程建设。开展农村黑臭水体综合整治。大力开展淮北地区村庄环境连片整治,建设小城镇和中心村农民生活功能圈建设。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开展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兼顾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保护农村饮用水源地。加强沿江地区风貌整治和村庄治理,组织实施以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为主的乡村清洁工程。加大皖西片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加快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和涉农旅游景点及周边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适度开发乡村旅游。加强皖南山区传统村落保护和建筑风貌管控,将有条件的地方建设成为国内外享有盛誉的魅力乡村和旅游度假目的地。

(三)农业生态保护修复工程。

新一轮退耕还林项目。在符合条件的25度以上坡耕地和重要水源地15-25度坡耕地,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植树造林。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积极发展木本粮油。大力营造水涵养林、水土保持林,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加强森林经营,大力营造特色经济林、竹林,提高林地生产率。在全省血吸虫疫区,大力营造抑螺防病林,并进行低产低效林改造,在有效保护疫区群众生活安全和生态健康的同时,提升森林质量效益。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将全省2866万亩天然林全部纳入天然林保护工程中,逐步停止商业性采伐,有效保护天然林资源。

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推进行动项目。改造草地灌溉和利用设施,增加优质牧草,改良天然草地。草牧结合,建设优质高产稳产人工牧草基地。开展草地资源监测,建设草地资源监测体系。

湿地保护项目。继续强化湿地保护与管理,建设国际重要湿地、国家重要湿地、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以及湿地多用途管理区。通过退耕还湿、湿地植被恢复、栖息地修复、生态补水等措施,对已垦湿地以及周边退化湿地进行治理。

水域生态修复项目。在淡水渔业区,推进水产养殖污染减排,升级改造养殖池塘,改扩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施。在水源涵养区,综合运用截污治污、河湖清淤、生物控制等,整治生态河道和农村沟塘,改造渠化河道,推进水生态修复。开展水生生物资源环境调查监测和增殖放流。加强渔政执法管理,依法严厉打击违法捕捞行为。加快推进淮河、巢湖重点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及非工程措施建设,河湖水系连通,建设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示范区和城乡活水清水工程,实施金寨县梅山水库库区及下游水系综合治理与保护,淮北平原沟渠连通及闸坝调控工程,黄河故道综合利用与生态保护工程。

农业生物资源保护项目。开展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区、畜禽种质资源保护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和外来入侵物种综合防控区建设,建立农业野生生物资源监测预警中心、基因资源鉴定评价中心和外来入侵物种监测网点,强化农业野生生物资源保护。

(四)农机化推进工程。

建立农机化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重点示范推广水稻机械化育栽、玉米机械化收获、油菜机械化播种及收获、秸秆机械化还田、农作物产地烘干、先进高效植保机械作业、病虫害绿色防控以及山区特色产品生产、加工机械化技术。通过加速推进玉米机收、水稻机插秧、小麦机播、植保机械作业、机械烘干,巩固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

(五)试验示范工程。

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建设项目。加强相关农业园区之间的衔接,优先在具备条件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内开展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工作。通过集成示范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环境综合治理、生态有效保护等领域先进适用技术,探索适合不同区域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管理与运行机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典型模式,打造可持续发展农业的样板。

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项目。依托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建设一批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市、示范县(市、区)、示范区和示范主体,探索农业资源循环、高效利用模式。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制度落实,加大执法力度。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农业资源保护、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等方面法律法规规章,严格执行国家关于耕地质量、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膜、饲料添加剂重金属含量、农业节能规范、节能减排等方面标准。完善我省相关法规、规章和标准。健全执法队伍,整合执法力量,改善执法条件,加强资源环境合作执法和部门联动执法,依法严惩农业资源环境违法行为。开展相关法律法规执行效果的监测与督察,健全重大环境事件和污染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及损害赔偿制度。

(二)加大投入力度,健全扶持政策。

认真落实国家关于支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关强农惠农政策,各级财政要持续加大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持力度,现有财政资金要向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倾斜,加大对生态优先区域的资金补助。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鼓励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向农业资源利用、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等领域,利用外资发行债券,开展农村环境治理,构建多元化投入机制。完善财政等激励政策,落实税收政策,推行第三方运行管理、政府购买服务、成立农村环保合作社等方式,引导各方力量投向农村资源环境保护领域。继续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等现有相关补贴政策,研究实施精准补贴等措施,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加强资金管理,健全完善监督检查、绩效评价和问责机制,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建立健全农业资源生态修复保护政策,支持调整粮饲种植结构、改良土壤和防治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污染。继续开展渔业增殖放流,落实国家关于公益林、湿地、水土保持等生态补偿政策,巩固完善新安江流域和大别山区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完善优质安全农产品认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制度,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追溯平台建设。

(三)推进科技进步,强化人才保障。

开展农业科技推广示范行动,进一步加大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力度,创新农业科研组织方式,整合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的资源和力量,鼓励支持社会资本、资源参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建设产学研推联合体,深化国内国际农业技术交流合作,健全农业科技创新的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加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工作。围绕种业创新、耕地地力提升、化学肥料农药减施、高效节水、农田生态、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环境治理、渔业水域生态环境修复等方面开展协同攻关,组织实施好相关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工程。加强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积极探索现代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转化模式,搭建成果转化交易平台,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及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示范培训中,强化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实用技术培训,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培养农村环境监测、生态修复等方面技能型人才,对有突出贡献的技术人才给予奖励,加快农业可持续发展人才队伍建设。

(四)深化改革创新,提升开放水平。

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民家庭经营主体地位,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支持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允许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现阶段,对土地经营规模相当于当地户均承包地面积10-15倍,务农收入相当于当地二、三产业务工收入的给予重点支持。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完善集体林权配套改革,严格落实林业产权制度,巩固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成果,确保确权发证到位。推进森林政策性保险全覆盖。全面完成国有林场改革,推动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建立健全农业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机制,完善大别山区水环境生态补偿政策。推进农业水价改革,制定水权转让、交易制度,建立合理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推行阶梯水价,引导节约用水。建立农业碳汇交易制度,促进低碳发展。培育从事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农业环境污染治理的专业化企业和组织,探索建立第三方治理模式,实现市场化有偿服务。合理安排进口农产品品种和数量,加强检验检疫和质量监督管理,完善农业产业损害风险评估机制。完善相关政策支持体系,培育壮大粮油等大型企业,支持到境外开展农业生产和贸易合作,引导企业投资境外农业,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提升农业对外开放水平。

(五)加强宣传引导,健全社会监督机制。

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全社会树立勤俭节约、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减少食物浪费,倡导科学健康的消费和生活方式。强化企业和农户增强节能减排意识,自觉履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责任,坚持低碳发展、绿色发展、科学发展,按照减量化和资源化的要求,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充分利用农业废弃物,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水平。进一步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和监督作用,保障社会公众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广泛动员民众、非政府组织参与保护与监督。逐步推行农业生态环境公告制度,健全农业环境污染举报制度,广泛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六)建立协调机制,强化绩效考核。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由省有关部门参加的农业可持续发展部门协调机制,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围绕规划目标任务,统筹谋划,强化配合,积极推动重大政策和重点工程项目的实施。各地要切实提高认识,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制定本地区的实施方案,把责任落实到相关部门,建立目标责任制,确保方案目标和任务落实到位。完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将耕地红线、资源利用与节约、环境治理、生态保护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纳入市、县政府绩效考核范围。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和目标责任制,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