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41702003256263J/201304-00701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宁国市发改委(市粮储局) 发文日期 2013-04-15 00:00
发布文号 00 关键词 规划计划
信息来源 宁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主题导航
信息名称 宁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内容概述

宁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第一章发展基础与环境- 1 -

第一节------------------------------------------------“十一五”发展回顾-- 1 -

第二节---------------------------------------“十二五”面临的宏观环境-----------------------5 -

第三节------------------------------------“十二五”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6 -

第二章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9 -

第一节---------------------------------------------------------------指导思想-- 9 -

第二节---------------------------------------------------------------基本原则-- 9 -

第三节发展目标-- 10 -

第三章- 14 -

第一节扩大对外开放与合作-- 14 -

第二节---------------------------------------------------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18 -

第三节------------------------------------------------------促进可持续发展-- 23 -

第四节---------------------------------------------------------推动自主创新-- 26 -

第五节建设和谐社会-- 28 -

第四章保障措- 39 -

第一节思想保障-- 40 -

第二节政策保障-- 40 -

第三节----------------------------------------------------------------项目保障-- 42 -

第四节----------------------------------------------------------------规划实施-- 42 -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三年强基础、五年大变化、十年新跨越”宏伟目标的关键时期,也是构建生态文明的现代化中小城市的重要时期。编制好《宁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对全面转型,跨越发展,争当全省科学发展排头兵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章发展基础与环境

认真研究今后五年我市发展目标任务,理清发展思路,必须正确判断当前我市发展水平和发展基础,全面分析经济环境和发展潜力,抢抓机遇,应对挑战,统筹推进,促进宁国跨越发展。

第一节“十一五”发展回顾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全面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坚持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积极化解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保持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经济总量持续壮大,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十一五”以来,我市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0.7亿元,年均增长15%;财政收入20.1亿元,年均增长21.6%。全面完成“3311”工程,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583”提升行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由2005年的16.447.735.9调整为2010年的11.3:60.6:28.1。我市先后获得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中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等荣誉称号。

2、园区建设加快推进,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十一五”期间,我市实施开发区建设大会战,累计投入建设资金23亿元,南山园区、河沥溪园区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园区面积拓展到35.6平方公里,省级港口工业生态园区启动建设。宁宣杭高速宣宁段、扬绩高速宁绩段等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取得新突破,城市路网进一步完善,城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建成投入使用,市政公共设施建设、保障性住房、公共绿地建设投入大幅增加,城市配套功能进一步增强,城市形象显著提升。我市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550亿元,是“十五”时期的6倍。

3、招商引资取得突破,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十一五”期间,我市全面扩大对外开放合作,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累计完成进出口总额7.6亿美元,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14亿美元,累计引进市外资金353亿元。上市融资取得新进展,中鼎股份成功定向增发,江南化工实现重组扩股。央企合作成果显著,宁国耐火材料与中国建材研究院成功合作,新马耐磨与合肥水泥研究院成功联姻。积极探索区域合作共建新模式,“宁绩旌‘绿三角’经济协作区”初步建立。

4、生态环境更加优良,人与自然日趋协调。“十一五”期间,我市大力实施“蓝天、碧水、青山、绿地”工程,建立东津、西津、中津三条河流的水资源保护体系,基本建立以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为基础的生态网络体系,森林覆盖率达75.3%,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加大对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的集中治理,大力推广清洁生产和清洁生活方式,强力实施农业生态示范工程,以沼气为纽带,以户为单位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深入推广,污染物排放总量保持下降趋势。我市先后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先进县(市)、“全国十佳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省级园林城市和文明城市,顺利通过了国家环保部对创建国家级生态市的技术评估。

5、全面实施民生工程,着力构建和谐社会“十一五”期间,我市尽心竭力保民生,累计投入财政资金10亿余元。城乡教育体育、科技、卫生、文化、计生等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9%,全民健身网络不断扩大,信息共享工程村级服务点实现全覆盖,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部完成,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五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近4万个,基本消除“零就业”家庭,累计发放低保金7296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8.6%,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实现应保尽保,发放移民后期国家直补扶持资金4934万元、项目扶持资金2090万元。城区社区管理体系基本建立,精神文明、“平安宁国”创建活动深入推进。

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群众团体工作成效显著,信访、妇女儿童、未成年人保护、老龄和残疾人、人民武装、国防动员、“双拥”、优抚安置以及人民防空等各项事业扎实推进。我市先后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市、平安畅通市等荣誉称号。


表一:  宁国市“十一五”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评估表

指标名称

单位

“十一五”规划目标

“十一五”完成目标

评价

绝对数

年均增长

%

绝对数

年均增长

%

1、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160

18

130.7

15

上级调减,目标未能完成

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美元

5000

-

5119

-

超额完成

3、财政收入

亿元

18

20.1

20.1

21.6

超额完成

4、地方财政收入

亿元

8.5

-

12.2

-

提前完成

5、三次产业结构

%

9:55:36

11.3:60.6:28.1

工业经济地位不断提高

6、五年累计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240

20

550

超额完成

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30

12

35.8

19

超额完成

8、外贸进出口总额

万美元

20000

20

22619

201

超额完成

9、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25000

12

40000

18.2

超额完成

10、农民人均纯收入

8000

15

8475

15

完成

12、森林覆盖率

%

75

75.3

完成

13、人口自然增长率

3以内

3以内

圆满完成


第二节“十二五”面临的宏观环境

世界经济格局正发生深刻而重大的变化,主要经济体在经历艰难的调整后步入恢复的轨道,中国经济也将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步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1、从国际看,全球经济正逐步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呈现缓慢复苏态势。虽然当前投资和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贸易摩擦增多,但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不可逆转,特别是随着世界主要经济体相继出台量化宽松货币、增加国内有效需求等政策,将进一步加快复苏进程。国际需求逐步扩大,国际直接投资和产业转移逐步加快,利用外资和进出口形势向利好方向发展。

2、从国内看,中国经济开始进入转型升级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主线。《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坚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坚持科技进步和创新、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坚持改革开放。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加快推进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大产业发展。我市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的现代化中小城市,大力发展新能源与节能建材、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符合国家“十二五”政策导向。

3、从我省看,安徽经济正步入到厚积薄发、加速崛起的新阶段,呈现出领先发展的新态势。国内外产业转移深入推进,泛长三角区域合作不断深化,为我省产业扩张升级提供了重大机遇。国家实施扩大内需、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政策,有利于我省进一步开拓国内外市场。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消费结构优化升级,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持续增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的建设,为我省加快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安徽的快速发展为我市实现跨越发展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和难得的发展机遇。

第三节“十二五”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综合判断国内外形势,我市虽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但面临的机遇明显大于挑战,加快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1、重大交通设施建设加速推进,为开放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十二五”期间,我市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直升机基地机场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都将陆续建成,为我市全面对接长三角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极大地拓展了我市与杭州、上海、南京等大都市产业融合、要素流动、资源共享的空间。

2、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加快,为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几年来,我市加快了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初步形成的汽车零部件、生态旅游等为主导的产业结构符合了未来一个时期的市场需求及消费热点,初具规模的节能建材与新能源应用、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更是国家扶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些产业广泛受到投资者的青睐,产业投资处在方兴未艾期。

3、改革创新深入推进,为创新发展注入新活力我市是全省统筹城乡土地制度综合改革试点市,是全省唯一的县域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省委省政府和宣城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我市建设“安徽县域科学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田”,在我市开展财税、土地、投融资、人才、制度等一系列创新试点,这些政策将为我市全面转型、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和保障。

4、率先实施转型升级,为绿色发展积蓄了后发优势。自然山水独特,人文优势明显,是我市最大的后发优势。随着加速步入低碳时代,我市将发挥好这个优势,在新一轮宏观调控中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在绿色发展中抢占先机,加速城市转型、产业转型和企业转型步伐,缩短与发展地区的差距。

5、统筹城乡发展,为和谐发展迎来新机会。多年来,我市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城乡统筹发展取得了重大成效,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城乡统筹发展基础良好。“十二五”时期,国家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我市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和谐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我市在发展中也将面临较多挑战,主要表现在:

1、宏观政策压力逐步显现。国家先后就贷款监管出台了“三个办法”和“一个指引”,信贷逐步收紧;中央进一步清理整顿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融资难度加大;我省对一类县市年度用地指标由计划单列改为市级统一分配,并从全省各市县用地指标中调减20%,用地审批更严。

2、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由于缺乏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在我省一类县中,“标兵渐远,追兵渐近”,领先优势不断弱化。与苏浙县市比较,离中等发达县市的差距不断加大,争先进位的竞争更加激烈。

3、转型升级矛盾更加突出。我市铸造业、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节能减排任务艰巨,城市建设中征地难、拆迁难、建设难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城市化加速推进的步伐。体制机制、发展意识等滞后于转型升级的更高要求。

4、要素短缺矛盾日益凸显。我市建设用地资源较少,土地供给能力十分有限,土地短缺矛盾突出。劳动力尤其是高素质的人才匮乏。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土地、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瓶颈亟待突破。

5、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我市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尤其是现代物流业、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缓慢,生态旅游业层次不高,创意、信息、中介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发展不足,服务业不能适应现代化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6、人民群众要求日益提高。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不再满足于基本物质条件改善,对获得更多公共服务、实现公平正义提出更高的要求,对政府为民众创造幸福生活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幸福宁国成为“十二五”时期的重大课题。

虽然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但我市加快发展的优势与机遇仍占据主导。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推进科学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增强转型升级的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进一步增强富民强市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始终保持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始终坚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工作要求,努力开创具有宁国特色的科学发展新局面。

第二章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是我市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后,向1万美元迈进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将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呈现出从全面建设小康向现代化迈进的阶段性特征。

第一节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全面转型、跨越崛起、富民强市”为主调,以“率先小康、生态文明、人民幸福”为目标,以工业化、城镇化、生态化为驱动,继续弘扬创新、创业、创优的宁国“翠竹精神”,深入实施开放兴市、工业强市、生态立市、创新活市、和谐安市发展战略,着力推动开放发展、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努力争当全省科学发展的排头兵,为建设生态文明的现代化中小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节基本原则

按照以上指导思想,十二五”期间经济产社会发展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1、坚持跨越发展原则。根据我市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做大总量、提升质量的任务十分繁重,必须抓住难得的战略机遇,实现又好又快双跨越,加速赶超苏浙地区中等发达县市。

2、坚持开放发展原则。贯彻“共建共享共赢、互补互动互促”的思路,不断创新合作方式,搭建完善合作平台,强化建设合作机制,力争在更广的范围和更高的层面深入开展合作共建。

3、坚持绿色发展原则。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并行,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4、坚持创新发展原则。坚持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加大改革力度,加速创新步伐,推动经济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

5、坚持和谐发展原则。妥善处理好城市与农村、经济与社会、改革开放与社会稳定之间的关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城乡一体化,走共同富裕道路,切实保障公平正义,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第三节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全面推进“1510”计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群众幸福感明显增强,生态文明的现代化中小城市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1510计划:1”是指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5”是指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五大平台,即五区建设;“10”指十大工程:城市功能提升工程、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综合交通推进工程、基础设施强化工程、传统产业提升改造工程、新型产业培育工程、服务业推进工程、农业产业化提升工程、技术创新工程、城乡社会建设工程。)

“率先小康”---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综合经济实力继续保持在全省的领先位次;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和宣城市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速度保持同步;到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财政收入突破50亿元;确保完成节能减排任务。

“生态文明”---全面转型实现新突破。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三次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支柱产业牵动力、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持续推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围绕“大生态、大循环、大和谐”城市发展模式,初步建立相融的自然生态、开放的文化生态、高效的经济生态、协同的政治生态、和谐的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大生态体系。

“人民幸福”---公共服务得到新提升。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力度持续加大,城乡统筹发展的步伐明显加快,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社会建设进一步加强。


表二  宁国市“十二五”主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指标名称

2010

2015

年均增长(%)

指标类型

经济指标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130.7

260以上

15以上

预期性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美元)

5119

10000以上

15以上

预期性

财政收入(亿元)

20.1

50

20

预期性

三次产业比例(%

11.3:60.6:28.1

6366.327.4

导向性

五年累计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550

800

15左右

预期性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35.8

85

19

预期性

外贸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2.3

4以上

14以上

导向性

实际利用外资(万美元)

6916

20000

20以上

导向性

累计引进省内资金(亿元)

168.5

500

导向性

社会指标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8475

16000

15左右

导向性

城镇在岗年平均工资(元)

40000

80000

15左右

导向性

城镇化率(%

54

60

导向性

城镇人口登记失业率(%

4

4

约束性

累计城镇新增就业(万人)

5

导向性

高中教育升学率(%

98

导向性

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率(%

98

导向性

城镇职工基本保险覆盖率(%

95以上

约束性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

98.6

99以上

约束性

人口自然增长率(

3以内

3以内

约束性

可持续发展

R&D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2

导向性

规模以上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比例(%

50

导向性

污水集中处理率(%

80

导向性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

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约束性

化学需氧量(COD)(吨)

下降6.5%

约束性

氨氮排放量(吨)

下降6.5%

约束性

二氧化硫排放量(吨)

下降4%

约束性

氮氧化合物排放量(吨)

下降4%

约束性

森林覆盖率(%

75.3

75.5

导向性


第三章重点任务

实现“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我市实际,在开放合作、转型升级、生态文明、自主创新、和谐发展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第一节扩大对外开放与合作

实施融入全球化的大开放发展战略,立足长三角,面向全世界,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合作竞争,实现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抢抓重大交通工程加快推进机遇,强化区域合作,积极融入杭州都市经济圈,把我市建成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先行区。

(一)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坚持“大交通、大发展”理念,加快推进高速公路、铁路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与苏浙沪主要城市交通的无缝对接。建成宁宣杭高速宣宁段、宁千段、扬绩高速宁绩段和宁广段,启动申嘉湖宣高速公路宁国至安吉段的规划建设。加快皖赣铁路扩能改造和既有线路电气化改造,加快宁国对外快速通道及客运枢纽设施建设,新建宁国铁路客货运站场。开展宣城至宁国轻轨项目的前期工作,超前谋划与杭州、上海、南京等地的城际轨道交通项目。规划建设直升机基地机场、私人停机坪和通用机场。

(二)推动跨区域合作

充分利用示范区先行先试的权利,广泛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区域合作,建立与区域间利益共享机制,推进资源要素有效流动与合理配置,形成区域联动发展格局。

1、积极融入杭州都市经济圈。充分发挥杭州市区域联动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加快推进理念、交通、产业、要素、市场等融入杭州都市经济圈。以杭州都市经济圈为核极,依托版块经济的带动,加快承接节能建材与新能源应用、生物医药、电子信息以及文化创意等产业,打造杭州都市经济圈产业转移的首选地。积极开拓杭州消费市场,建成杭州经济圈的优质特色农产品供应基地。积极开拓生态旅游、养生健体市场,加快建成杭州都市经济圈休闲养生的后花园。

2、建设宁绩旌“绿三角”经济协作区加大区域合作和协调力度,在生产力布局和要素集聚上统筹谋划,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三地经济社会共同持续快速和谐发展。突出规划衔接,加强生态环境协同保护,构建区域交通一体化网络,推动重点产业合作,加快建立合作平台和协调机制,加强社会事务合作,共同促进对外开放。

(三)夯实园区载体建设

加快宁国开发区转型升级,高起点、高标准建设港口生态工业园区,推进园区扩容整合,健全完善园区建设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努力打造最佳投资地,建设一流高新区。

1、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围绕创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争创目标,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突出发展特色先进制造业、新兴产业和高端服务业,促进开发区由专业化园区向综合功能区转型。按照“一区三园一拓展”布局,建设完善南山、河沥和汪溪专业化园区,拓展梅林特色园区。到2015年,宁国开发区规划面积达到55.2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达到50平方公里。

2、港口生态工业园区。围绕争创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区,完成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按照“城市副中心新城区、工业主战场新园区”的要求,加快建设耐磨材料产业园、陶瓷工业园等专业园区,积极承接发展新型建材等新兴产业。积极争取列入国家循环经济、低碳经济试点园区,走新型工业化、产业生态化道路。到2015年,港口生态工业园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3平方公里。

3、合作共建开发园区。以宁国开发区拓展园区为载体,积极开展与沿海地区政府、开发园区、战略投资者、中央直属企业等主体合作共建,深化与长三角等区域合作,促进产业组团式承接。采取股份合作、委托招商、“飞地经济”等合作共建方式,建立股份分红、招商佣金、政府补贴等利益共享机制,探索产业承接的有效途径。

(四)着力提升招商引资成效

始终把推动招商引资作为促进转型升级的主要抓手,立足招大商、招好商,突出产业招商,提升招商引资的水平和实效。“十二五”期间,争取实际利用省外资金年均增长15%,到2015年实际利用外资达2亿美元。

1、明确招商重点。围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着力实施产业链招商,强化产业纵向配套能力。积极引进总部经济、现代物流、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强化产业横向配套。有针对性地在境外开展电子元器件,汽车零部件及机械制造招商。

2、创新招商方式。大力实施“重点招商”、“创意招商”、“二次招商”。着力引进一批具有比较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金融、物流、文化创意、科技服务、森林生态旅游等产业突出创意招商。鼓励外来投资企业增资扩股。重视以商招商,引导世界500强、国内200强企业来宁投资。发挥商会组织、行业协会作用,开拓中介代理招商。

3、增强环境招商吸引力。改善产业配套环境,降低企业商务成本。健全招商政策支撑体系。强化招商服务,做到“亲商、安商、富商”,提高服务效率,着力打造“企业家社会”,努力营造全社会尊重创业、尊重企业家的宜商环境。

(五)提升对外贸易水平

巩固企业竞争优势,促进出口结构转型升级,增强外贸服务能力,实现对外贸易量的扩大和质的提升。到2015年,全市外贸进出口较2010年翻一番,达到4亿美元以上。

1、培育壮大出口产业基地。依托我市重点企业,积极创建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机电产品出口基地、木竹及农副产品出口基地。帮助有条件的企业与发达地区外贸企业在我市合作建立出口生产基地。落实国家、省各项进出口退税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2、拓宽外贸渠道。积极组织企业参加交易会,支持汽车零部件、电子元器件等产品参加境外会展,推行外贸代理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科工贸合作,积极创立自主品牌,大力开发适应市场需求、外贸壁垒较少的新产品。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大力发展进口贸易和加工贸易。

3、不断优化外贸服务体系。以贸促会为依托,争取我市拥有外贸备案登记权。利用公共服务平台,为外贸企业提供便利和服务。继续拓展外经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功能,及时为企业提供最新政策和业务指导,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节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实施新型工业化的大产业发展战略,大力引进行业领军企业,推动本地企业“二次创业”,积极发展新兴业态,实现多业联动、资源共享、优势整合,争创国家级县域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验区。到2015年力争培育销售收入达100亿元以上企业2户、50亿元以上3户、10亿元以上10户、亿元以上50户。

(一)主攻高新技术产业

抢抓省实施新兴产业“千百十”工程机遇,加快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组织实施“百亿产业”、“百亿企业”计划,改造提升三大传统支柱产业,大力发展三大新兴产业。到2015年,三大传统产业产值力争超过400亿元,三大新兴产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25%以上。

1、耐磨铸件。强化政府监管和行业协会的协调作用,促进行业转型升级。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品,加大对新型合金和非金属复合材料的应用,主导产品向大型机械及精密仪器的破碎壁、铲齿、履带等中高端产品拓展。不断提升“中国耐磨铸件之都”品牌,加大“安徽省优质耐磨材料产品生产示范区”创建力度加快“安徽省耐磨材料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设,积极申报国家级耐磨材料检测中心。力争到2015年,产值突破100亿元。

2、汽车零部件。加强骨干企业与国内外知名汽车零部件和整车企业的配套合作,引导中小企业积极为骨干企业配套,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加大对产业链关键环节和关键技术的引入,做精核心产品,拓展配套产品。设立安徽省汽车橡胶零部件产品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及安徽省汽车橡胶零部件检测中心,提高行业标准制定的话语权。力争到2015年,产值突破200亿元。

3、电子元器件。积极向终端应用产品延伸,拓展绿色照明、电子信息等领域。加快建设“飞达电子元器件专业化园区”,强化企业配套合作,做大做强电子元器件行业。鼓励我市骨干企业加大与全国重点地区电子企业合作配套,加快产品结构向高度集成化、智能化和信息化的高端电子产品转变。力争到2015年,产值突破100亿元。

4、节能建材与新能源应用。编制新型节能建材产业专项规划,支持建材骨干企业开发节能建材产品。依托行业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所,建立节能建材与新能源应用产业联盟,实现关键领域突破。加快建设节能建材产业园。

5、生物医药。引进国内外具有产业扩张和融资能力的医药类上市公司,引导企业加大与国内外知名医药科研院所的创新合作,重点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技术药物、小分子药物和现代中药等。突出生物医药养生功能,配套发展保健品等行业。大力支持、发展医疗器械产业,将安徽宁国医疗器械产业园建成集研究开发、生产制造、出口加工、物流仓储、市场交易为一体的安徽省医疗器械产业基地。

6、电子信息。承接和发展软件产业,开发动漫、游戏、中文处理、信息安全及工业软件等,实现关键领域重要软件的自主可控,推动软件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发展通讯设备制造业,重点发展光电器件、光传输及网络交换设备、接入网设备、民用雷达及配套设备等。

7、其他传统优势产业。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积极推动化工产品有机化、无公害化和高精细化,发展精细化工。大力发展特种包装业,努力实现医药包装产品的进口替代。深度挖掘林业资源潜力,鼓励发展竹木加工、植物保健品、有机绿色食品和观赏工艺品等高附加值产品。

(二)提升现代农业

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生态化和新农村建设,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重点推进农民职业化、农业产业化、服务社会化,不断提高农民收入。

1、发展现代林业。进一步突出林业在推动经济增长和保障生态功能中的战略地位,深入挖掘我市林业资源优势,重点发展森林食品、新兴建材、苗木花卉、中药材、森林旅游五大特色产业,实施10万亩竹业科技示范园工程、5万亩有机山核桃、2万亩红豆杉药用林业基地、2万亩北亚热带珍稀乡土树种繁育基地并兴建中国最大树木博览馆、3万亩山地油茶基地和千公里林区道路建设项目,实现林业由单一的生态功能向兼有生产、生活、生态、文化功能转变。

2、提升农业产业化。实施现代农业发展十大工程项目,大力发展高效经济作物,建设3万亩无公害蔬菜、7万亩无公害茶叶、3万亩中药材等基地。实施养殖业提升工程,重点发展家禽、生猪和有机水产品,着力提高禽畜良种覆盖率、产品精深加工率和水产品有机化率,分别达96%50%50%以上。进一步扶持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民经纪人队伍,新增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6家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300家以上。鼓励企业与农户之间建立相对稳定的产销合同和服务契约关系,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农户通过合作经济组织参与产业化经营达60%以上。高标准建设有机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加大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认证、地理标志商标注册和品牌创建,创建2-3个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提升我市农业产业化品牌影响力。

3、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宁国农业信息网,构建覆盖市、乡、村、企(户)的现代农业信息网络。健全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和农业科技技能培训体系,建立多方参与的区域性农业科技服务组织,培育新型农民,组织实施农业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做好农机化示范推广和“农机与农艺结合”服务工作,种植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62%以上。完善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健全疫情报告、预警、应急机制。

(三)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坚持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以引进新业态、培育新热点、拓展新领域、增强新功能为抓手,提升传统服务业,培育新兴服务业

1、总部经济。进一步完善《宁国市加快总部经济发展实施意见》,完善扶持总部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引导龙头企业加大总部经济发展力度。规划建设总部经济园区,不断完善支撑总部经济发展的保险、法律、会计等配套服务业,积极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来我市设立总部。

2、金融服务业。编制实施《宁国市金融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推进宁国金融集聚区建设。积极吸引国内外银行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扶持宁国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等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鼓励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做大做强。支持骨干企业设立企业财务公司,引进证券、期货、信托投资、风险投资等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鼓励企业采取直接IPO、借壳、嫁接等上市方法,加快企业上市步伐。支持引进设立产业基金、创业投资公司等金融中介服务机构,推动产权要素交易市场及金融服务平台的建立。加强“信用宁国”建设,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3、现代物流业。建设河沥物流园区和港口生态工业园物流园区,打造皖江城市带重要的区域物流中心。积极引进国内外现代物流企业,培育做大宁国现代物流企业,支持物流企业在我市设立专业市场、物流配送等。主动加入长三角现代物流合作联盟,加强与周边城市的物流合作。

4、生态旅游业。坚持“大市场、大旅游、大发展”,围绕“自然山水、宜居度假的创业之地”定位,以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建设为主线,加强青龙湾原生态旅游度假区、恩龙生态木屋村群落、天目山乡村文化旅游示范区等建设,大力提升景区规模和品位。结合养生产业加快发展新趋势,大力开发商务度假、休闲养生、观光体验等相关产品,加快打造面向长三角的高端商务休闲旅游区,争创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努力把我市打造成区域性的生态胜地、休闲福地、创业旺地。

5、房地产业。因势布局,适度开发山上别墅区,集约建设城区居住区。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加快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设,推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引进国内外知名房地产企业和著名房地产咨询、设计、物业管理公司入驻,提高宁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水平。鼓励发展节能省地环保型住房。规范房地产市场,加强城市房屋拆迁管理。

6、其他服务业大力提升商贸服务业,加快城市综合体、一站式购物广场、文化演艺中心以及连锁经营、特许经营、购物中心等新型业态发展,高标准建设特色商业街,建设五星级酒店,形成城市中心商务圈。拓展家庭生活服务业,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加快发展中介服务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注重发挥家庭和社区功能,整合社会资源,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培育壮大老龄服务产业。

第三节促进可持续发展

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实施森林景观化的大生态发展战略,以“生态经济共赢、人文景观相融、城市乡村互动”为原则,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继续争创“中国十佳两型中小城市”,加强生态环境卫生整治,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生态保护的和谐统一,把我市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

(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持“生态优先”方略,按照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重点从事后治理向事前保护转变、从人工建设为主向自然恢复为主转变的原则,加强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

1、加强污染防范。严格执行国家产业准入标准,控制高耗能、高污染的新上工业项目,落实“三同时”制度,构建节能环保型产业体系。产业业布局符合《宁国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要求,禁止在饮用水源一级、二级保护区范围内建设与供水无关的建设项目,在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其它区域范围内和人口密集区的上风向限制布局化工、医药、废旧物资回收加工等行业。积极采用有效措施,防治农业面源污染。

2、强化污染治理。加强水污染治理,完成9个重点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到2015年全市污水集中处理率提高到80%以上。加强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大气污染防治,实行固体弃物去向申报制度,降低噪音污染,着力改善环境质量。

3、健全环保机制。建立完善环境监管长效机制,强化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加强部门联动,推进环境监管信息化。健全生态保护激励机制,鼓励和引导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省级生态环境村”。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探索建立与生态保护挂钩的财政转移支付机制。

(二)促进集约增长

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利用效率,优化生产要素组合,建立与自然相和谐的新型经济增长模式。到2015年,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到1.9吨标准煤,积极开展企业清洁生产审核。

1、节约利用资源。鼓励企业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挖掘资源节约潜力。推进宁国集约节约用地试点镇建设,加大土地整理复垦力度,发展节地型公共建筑和住宅。推进高耗水行业节水技术改造,推动公共建筑、生活小区、住宅节水和中水回用设施建设。

2、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实践废物资源化,提高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和循环利用率。培育和规范再生资源回收产业。综合治理和循环利用畜禽养殖排放物和农作物秸秆,深入推进农村循环经济发展。

3、推进节能减排。积极推行ISO14000环境认证,全面落实减排目标责任制,推动重耗能行业和重点企业的节能技术改造,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完善节能减排激励约束机制,落实国家支持节能减排的优惠政策,严格执行差别电价政策,加大污水、垃圾处理费征收力度。到2015年化学需氧量排放下降6.5%、氨氮排放量下降6.5%、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4%、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4%,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完成上级下达的节能指标。

(三)建设生态景观

大力实施“蓝天、碧水、青山、绿地”工程,推动生态环境由绿化向生态化、艺术化、美观化转变,彰显“自然山水在城中,城在自然山水中”的生态城市魅力。

1、实施生态公益林工程。全面完成公益林规划布局和界定,实施市级生态公益林保护4万亩以上,全市三级公益林总面积达80万亩以上。开展废弃林地、采石地区和生态脆弱山场植被恢复攻坚,每年实施百亩困难立地造林,提升水土保持能力。

2、建设绿色景观长廊。基本建成嵩山、东湖湿地公园及东津河、西津河滨河绿化长廊。打造“中国红豆杉之乡”,因地制宜地在各类绿色通道、单位、居民区、村庄绿化中配置红豆杉,大力培育发展乡土苗木树种以及固碳减排功能较强的绿化树种。

第四节推动自主创新

坚持实施学习知识化的大促进发展战略,坚持以观念创新为先导、改革创新为动力、产业创新为重点、企业创新为主体、服务创新为保障,促进经济发展从资源依赖型、投资拉动型向人才支撑型、创新驱动型转变,把我市建设成为全省县域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

(一)培育创新主体

加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到2015年,培育3家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6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规模以上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比例达50%以上。

1、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科技型企业成长工程,引导技术、资金、人才等创新要素向重点企业集聚。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与技术创新投入,支持企业新建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以及重点实验室。积极争取企业研发项目纳入国家科技计划和国家高新技术专项。

2、推进产学研战略联盟建设。积极探索产学研联盟合作新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产学研主体之间成果共创、信息互通、利益共享的机制。重点在汽车零部件、电子元器件、节能建材与新能源应用等领域的关键技术和环节上形成新突破。鼓励国内外科研机构来我市设立分支机构、技术转移中心等。到2015年,组建5个以上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二)打造创新载体

以“两基地、三平台”建设为抓手,强化创新服务载体,全面提升创新要素集聚能力。

1、培育壮大两大创新基地。争取汽车橡胶零部件产业基地升格为国家级高新产业基地,积极争创耐磨铸件等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鼓励和支持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申报国家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省级港口生态工业园区申报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区。

2、建成三大创新平台。高标准建设和扶持一批公共技术研发平台,建成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完善共性技术研发中心、中试基地、测试中心等。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强化科技孵化功能,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发展技术评估等中介机构。建立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完善宁国科技信息网,促进科学数据与科技文献资源共享。

(三)组织实施重大科技攻关工程

积极参与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攻关工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工程、服务业技术支撑工程、现代农业科技工程和社会民生科技支撑工程。围绕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编制《宁国市重大科技攻关计划》,组织实施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项目,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四)完善创新环境

不断完善创新体制机制,积极营造全社会“勇于创新、尊重创新、激励创新”的良好氛围,加速打造创新型城市。

1、完善创新投融资体系。落实《关于推进宁国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的奖励办法》,设立创新型城市专项资金,确保每年财政用于科技研发经费占GDP的比例不低于2%。创新服务,形成多元化创新投融资体系。

2、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制定和完善《宁国市加强人才资源开发工作实施办法》等,开辟创新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启动建设宁国市“英才苑”,构建高层次人才引进机构。

3健全创新服务支撑体系。建立健全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强化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服务功能。培育和集聚一批咨询、评估、知识产权等中介服务机构,壮大经纪人队伍,提升科技创新中介服务能力。

第五节建设和谐社会

实施城乡一体化的大和谐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城乡规划建设、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一体化,把我市建设成为全省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

(一)城乡规划建设一体化

以统筹城乡规划为先导,科学编制城乡一体化发展纲要,优化城乡功能布局,协调推进城市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加速向现代化中小城市迈进。

1、统筹城乡布局。立足主体功能区划,建设完善四大主体功能区,充分发挥中心城区的带动作用,推动城乡资源合理配置,优化空间布局,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生态保护、资源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

自然保护区。属于禁止开发区域,包括省级板桥自然保护区、东津中津西津河流两侧、夏霖风景区、城镇水源地保护区、港口湾水库周边环境敏感区,以及其它水源涵养地等。要实施强制性保护,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的干扰,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行为,使自然文化遗产切实得到有效保护。

生态农业旅游区。属于限制开发区域,是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和粮食稳定生产的区域,包括青龙湾原生态旅游度假区、恩龙生态旅游度假区、农业乡镇区域等。以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粮食生产为首要任务,保护优先、点状开发,因地制宜地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引导超载人口逐步有序转移。

高新产业区。属于重点开发区域,包括以南山河沥高新技术园区、港口生态工业园区为主体的高新产业区。积极承接长三角以及其他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积极承接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的人口转移,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集群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形成支撑全市经济发展的新高地。

商务文化区。属于重点开发区域,以城市中心区为主体,切实改变城市建设和管理方式,注重将城市建设与城市功能完善、现代服务业发展、居住品质改善等结合起来,加强新地标、新商圈、新街区、新社区建设力度,推行城市精细化管理,加快城市化进程,建成区域性的令人向往的宜居宜业宜游新高地。

突出“一核三聚”。按照以上主体功能区划,加快形成以城市主城区为核心,南山河沥高新技术园区、港口生态工业园区、青龙湾原生态旅游度假区为支撑的“一核三聚”承接产业转移总体布局。

2、统筹城乡建设。按照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的要求,以“城市功能提升”、“美丽和谐乡村”为抓手,建立城乡统筹发展基金,加大对“三农”的金融支持力度,加快老城区改造和新城区建设步伐,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生活“等值化”。

中心城区。改造提升老城区,加快城市交通系统建设,完成中心区公共停车场和宁国客运新站建设,扩建8万吨日处理能力的污水处理厂。基本完成东津河改造工程及分洪道工程。扩建宁阳公园。积极建设新城区,引导城市向北发展,加快城北新区、河西新区和滨江新区建设。加强城北新区基础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进大型娱乐和服务设施北移。启动水源工程建设,增建河沥溪片区自来水厂,启动建设火车站广场。

副中心城市。按照“城市副中心新城区、工业主战场新园区”功能定位,配套服务港口生态园区建设,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房地产业、商贸物流,促进镇、区一体化。

中心集镇。中溪、梅林、宁墩等城镇,充分依托S104交通干道,突出增强工业、商贸、“三农”服务功能,发展汽车零部件、电子元器件和商贸、物流等产业,加快构建连接主城核心区、带动周边农村发展的重要纽带。甲路、青龙、胡乐、云梯、霞西等集镇重点发展生态旅游,仙霞、万家、南极、方塘等集镇重点发展生态农业。

社会主义新农村。科学编制村镇、新型农村社区和土地整治规划,高标准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以“美丽和谐乡村”、“星级村”建设为载体,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创建50个各具特色的示范村,建成10条新农村建设生态示范带。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探索建立农村清洁工程长效机制,加大农村垃圾收集、储运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村庄自然生态保护。加强农村危房改造。

(二)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

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推动城乡配套设施对接、互联、融合,强化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础设施保障。

1、交通。建成和完善连接所有乡镇、生态旅游景区、经济开发区和相邻县(市)的快速通畅的交通网络。

公路。加大对S215S104线的改造力度,建设城市西北外环,拓宽改造县乡公路,规划建设青龙湖环湖公路,深入推进“村村通”延伸工程,完善公路路网结构,形成市域内半小时小高速、衔接工业园区和主要旅游景点1小时往返的交通格局。

公交。编制城乡公共交通发展规划,建立公共交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施城乡客运公交一体化,完善主城区公交网络,开通主城区至主要乡镇及主要居民点的公交线路,鼓励各乡镇开通至主要村庄的公交线路,形成连接主要居民点、工业园区、生态农业旅游区、客运车站等的快捷公交网络。


2、水利。着力建立较为完备的防洪保安体系、安全可靠的供水保障体系、稳定健康的农村水利发展体系、持续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规范高效的水务管理与服务体系,打造工程水利、资源水利、民生水利和生态水利。

工程水利。加强中小河流和城区内河治理、强化城市和重点集镇防洪保安工程建设,基本建成重要水利工程的水利信息采集系统、水利自动化调度系统和防办信息化管理系统。到2015年城区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农村集镇达到20年一遇标准。

资源水利。加快港口湾水库、城区、集镇等重点地区、重点城市水源工程和水资源调配工程、应急备用水源工程、非常规水源工程建设。推进以刘村坝、畈村水库等重要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为重点、以面上小型灌区改造为主要内容的农田水利设施节水工作。水源工程灌溉保证率提高到75%,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逐步达到0.65

民生水利。抓好乡镇供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基本解决我市全部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抓好山丘区险病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争取将29座二类水库列入省水库除险加固项目,改造小电站12座,新建水电站8座,疏浚清淤渠道250公里,衬砌渠道320公里,新增及改善灌溉面积4750公顷,小型水库病险发生率降到5%以内。

生态水利。对城区星河、小南河、龙潭河进行排涝、排污改造,建设排涝畅通、雨污分开和蓄水、引水相结合的城市水环境工程体系。主要水功能区水质和城市主要供水水源地水质达到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到200平方公里。

3、能源。坚持“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实效”,加快能源利用结构调整,积极推广节能产品,保障城乡能源稳定、安全供给。抓好城乡电网建设改造,加快输变电、变电所、电网线路城网新建和线路改造等工程建设,深入推进青龙山抽水蓄能电站各项前期工作。争取川气东输接入我市,做好天然气管道工程项目的前期工作。稳步发展农村户用沼气,积极示范推广秸秆能源化利用。

4、信息化。以促进电信、广电、计算机网“三网融合”为重点,加大高速宽带骨干传输网络建设力度,构建外联长三角、内接广大农村的信息网络通道。加快无线宽带城市建设,建成宁国宽带骨干网络系统,实现各乡镇、社区光缆全覆盖。积极参加宣城市公共信息数据库建设工程,建设宁国公共信息数据库。建立全市行政机关信息网络,完善农村综合经济信息网,组建气象信息服务中心,建设“数字城管”、“应急联动”和城市“一卡通”等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三)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把惠及民生作为发展的终极目标,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逐步完善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1、教育:抢抓省开展国家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省建设机遇,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积极发展“大职教”,构筑覆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的全民终身教育体系,促进教育均衡、公平、和谐发展。

学前教育。每个乡镇建立一所公办幼儿园,形成以公办幼儿园(所)为主体的办园格局,到2015年全市公办幼儿园区达到50%3-5岁幼儿入园率达到97%

义务教育。巩固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水平,合理调整中小学校布局,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大学校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到2013年全面完成全市学校标准化建设任务,到2015年初步实现中小学校信息化。着力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上学问题。

高中及职业教育。高水平、高质量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完善职业教育扶持政策,鼓励民间资本创办职业学校和职业教育机构,规划建设职业教育学校,力争成为国家级改革与发展示范中等职业学校,积极筹办宁国市高等职业教育学院,增强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到2015年,高中阶段升学率达98%,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升学比率基本趋于合理。

其他教育。加强农民培训,积极开展“阳光工程”,每年培训农民3000人次。每个乡镇恢复一所成人文化教育学校,每个街道建有一个成人文化教育示范点。继续推进特殊教育,三残儿童入园率达到95%以上。

师资队伍。2015年小学专任教师具备专科及以上学历达到80%,初中专任教师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达到85%,高中教师具备研究生以上学历力争达到10%,教育专家、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占全市在职教师数的16%,形成层次分明的教学教研骨干体系。

2、医疗卫生: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加快建设有效、经济、公平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优先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到2015年,我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主要健康指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加快探索多元化办医新途径,全面完成基本医疗保障、基层药物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等改革任务,不断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妇幼保健服务体系,启动绩效改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人民群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服务得到满足,并从降低药品价格和改善服务中得到明显实惠。

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新建宁国市人民医院住院综合楼,争创三级医院,做好市中医院的规划迁建工作。巩固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成果,推进村卫生室规范化发展,提高城镇社区卫生机构服务功能。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积极引进社会资源进入医疗服务领域,鼓励发展民营医疗机构,逐步形成多元化办医的新格局。推进实施一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覆盖全市城乡居民。加强职业病监管,建立职业病预防控制体系。积极发展远程医疗,完善急救体系。

加强药品、食品监管。加强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完善农村药品监管信息通报、稽查快速反应和协同联动机制,推行农村药品集中配送,规范农村医疗机构购药渠道。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采购验收、安全承诺等制度,实行食品企业和小作坊分类监管模式,统一规划食品加工产业的发展。

3、文化。围绕“多元文化,相融、共生的繁荣之地”的文化城市定位,深入挖掘我市多元文化内涵,大力弘扬“宁国翠竹”精神,着力增强城市软实力。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凝聚跨越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努力使我市文化整体水平在全省保持领先。构筑文化广播电视生产服务体系,推进广播电视制播数字化、网络化、资源共享化、管理现代化。实施基层服务点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规划建设宁国影剧院。弘扬皖南花鼓戏、畲族民歌等地方特色文化,做好畲族文化的传承工作。扶持文化产业龙头企业,文化产业的增长幅度高于全市GDP增幅。继续培育基层文化带头人。基本建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积极实施文化“走出去、引进来”工程。

4、体育认真贯彻《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以群众体育为主体,突出“青少年体育以学校为重点、农村体育以城镇为重点、城镇体育以社区为重点”,促进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共同发展。启动体育现代化工程。推动全民健身工程,加强体育社会指导员队伍建设。建成全民体质检测中心和农民体育健身中心。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高水平教练员的培养。发展体育产业,支持和鼓励体育俱乐部发展,加快协会实体化进程。鼓励支持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和公民个人举办社会体育活动。实现体育生活化、生活体育化。

5、人口和计划生育。继续稳步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步伐,稳定现行生育政策和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加强人口计生宣传,完善人口计生各项民生工程,健全人口计生管理信息化网络,强化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加强人口计生服务设施建设和队伍建设。严厉打击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的行为。积极推进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工作,“两无一满意”先进村、村民自治示范村达到90%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

6、公共安全及社会管理。构建快速高效的公共安全管理服务网络,打造“平安宁国”。形成以安全生产、信访、矛盾调处、公共安全、社会管理、移民帮扶为一体的大综治格局。逐步建立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责任制。强化社区建设,科学设置社区规模,稳步推进社区设置,启动“社区下楼”工程,全面提升社区服务质量。完善城乡政权、自治组织、企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制度。深入推进文明创建,广泛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集市、文明单位、文明户等创建活动。加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建设,做好突发事件预防和处置工作。加强和完善学校防护系统建设,大力建设平安放心学校。

全面贯彻民族和宗教政策,加大对少数民族和民族聚居地区发展的扶持力度。继续做好外事工作,进一步加强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人防以及统计、物价、档案、地方志等工作。进一步发挥工商联人民团体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

(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

贯彻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着力推进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努力实现更加大范围的共享、更高水平的多享。

1、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收入增长机制,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市场化的劳动价格决定机制,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保障工资正常增长。减轻竞争性行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税负,建立拖欠工资预防长效机制。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工资性收入。优化创业环境,鼓励全民创业,积极发展高效农业和农村二、三产业,增加经营性收入。保护私有财产权,创新居民财产保值增值方式,健全农民从集体资产和土地使用权中受益机制,增加财产性收入。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增加财政对各类社保资金、“三农”的投入,扩大转移性收入。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到2015年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达80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6000元。

2、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统筹制定城乡就业政策,制定鼓励增加就业和自主创业的扶持政策。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网络,规划建设县乡两级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推动创业型城市建设,以创业带动就业。整合劳动保障、教育、农业、科技等部门的职业技能培训资源,发挥社会各类就业服务机构的作用,形成城乡一体的就业培训网络体系。建立政府购买就业服务成果机制。到2015年,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的比例达到98%,进城务工人员和向非农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得到基本的职业技能培训。累计城镇新增就业岗位5万个,城镇人口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3、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建立和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以及新型农村养老、被征地农民养老、村干部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加强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将符合条件的各类群体纳入社会保险体系。建立健全社会保险基金预结算和行政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监管体系,启动新农保工作,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险服务体系,城镇职工基本保险覆盖率达95%以上。

4、健全社会救助制度。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专项救助相配套,应急救济、社会互助为补充,覆盖整个城乡居民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加强城乡低保和“五保户”供养服务机构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以家庭为主体、以社区为依托、以福利机构为补充,积极发展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的社会福利事业。大力发展社会慈善事业,大力发展老龄事业,鼓励民间资本兴办养老服务机构,提高敬老院建设投资和对失学儿童、贫困大学生资助力度。高度重视妇女儿童工作,认真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推动《宁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10-2020)的实施,不断改善和优化妇女儿童生存发展环境。积极发展残疾人事业。

第四章保障措施

围绕建设“争当全省科学发展排头兵”,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强力推进规划实施,确保实现“十二五”各项目标任务。

第一节思想保障

1、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增强党的意识、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创新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方式。树立人本理念,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切实把科学发展的成果,体现在提高人的生活水平上,体现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体现在保障人的合法权益上。

2、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克服小进即满,增强忧患意识;克服怕担责任,敢于创新突破;克服狭隘视野,树立世界眼光;克服重物轻人,坚持求真、求实、求思变,敢闯、敢冒、敢试验,率先走出一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道路。

3、大力弘扬“宁国翠竹精神”。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大力弘扬“勇破勇立的拼搏创新精神、自信自强的艰苦创业精神、竞风竞节的争先创优精神”,为宁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4、进一步深化改革。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构建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税体制。扩大“全省统筹城乡发展土地使用制度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成果。深化林权制度及配套改革,大力推动农村金融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城市户籍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领域的改革。

第二节政策保障

1、扩展市场需求。积极扩大投资需求,鼓励民间投资进入垄断行业、公共事业、社会事业、基础设施等领域,采用投资补助、贷款贴息、土地优惠使用、税收优惠等手段,合理引导和充分调动社会资金加大投入;继续扩大消费需求,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大力发展成长性服务消费,提高市场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2、完善财政体系。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建立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强化政府投资引导,支持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加大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投入力度。健全预算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规范政府债务举借、使用、偿还和提供担保的行为,提高财政资金配置的科学性、效益性和安全性。

3、保障土地需求。落实国家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度,用足用活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土地政策。积极稳妥推进统筹城乡土地使用制度综合改革试点,稳步推动农村土地整治、增减挂钩和土地置换,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交易市场。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制度,建立健全进城农民承包土地和宅基地有偿流转、有偿退出机制。常态化清理闲置和低效用地,积极开展清收土地二次招商。

4、开发人力资源。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构筑完善的人力资源开发体系,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等队伍建设。大力开展学习型机关建设,努力培育复合型人才,不断提高政府驾驭复杂局面、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完善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绩效优先的人才使用机制,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第三节项目保障

1、注重加强项目衔接。加强项目谋划,推进项目实施,形成“谋划一批、推进一批、实施一批”的良性循环。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资金投向,结合我市“十二五”重点建设任务,谋划一批重点项目,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宣城市重点项目库和省“861”项目库。

2、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加快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规划选址、环境评价、用地预审等相关前期工作,健全项目分级负责、现场办公、定期调度等推进机制。落实项目跟踪服务责任制,建立健全市领导及相关部门联系项目责任制,对重大建设项目实行“一事一议”,积极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快项目建设、投产进度。

3、加强项目监督管理。加强对重大项目建设的审核监督,规范建设资金的使用,制定和实施项目建设保障措施,做到基础设施项目适度超前,产业发展项目确保重点,公共服务项目优化布局。

第四节规划实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实施规划领导小组,协调解决规划实施中的重大问题,监督检查重大事项进展和落实情况。各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认真贯彻落实本规划,组织好各级各类规划的实施。

2、明确责任分工。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相关单位和部门将规划中相应的目标任务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制定年度重点工作实施方案并组织落实,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推进。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完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3、加强监督检查。相关单位和部门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督促检查和跟踪分析,及时研究规划实施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重大事项报市政府。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与指导。加强媒体宣传力度,增加规划透明度,增强民主参与度。

4、实施规划评估。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年度评估,对部分指标因客观原因需要调整的,通过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后予以修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