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41702003256263J/201904-00017 | 组配分类 | 负责人解读 |
发布机构 | 宁国市发改委(市粮储局) | 发文日期 | 2019-03-01 00:00 |
发布文号 | 无 | 关键词 | 【主要负责人解读】市发改委主任陈良龙关于宁国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
信息来源 | 宁国市发改委(市粮储局) | 主题导航 | 综合政务 |
信息名称 | 【主要负责人解读】市发改委主任陈良龙关于宁国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 内容概述 | 【主要负责人解读】市发改委主任陈良龙关于宁国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
——2019年1月1日在宁国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宁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陈良龙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宁国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大会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8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8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发展环境和艰巨繁重的转型任务,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认真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扎实开展“五个年”活动,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初步预测,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20亿元,增长9%;完成财政收入48.1亿元,增长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2亿元,增长9.5%;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经济增长;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3%;万元GDP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下降均完成省定目标任务。
回顾总结一年来的工作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经济保持稳中向好态势
1.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发展稳定性和协调性进一步增强,全市实现生产总值增速预计达到9%,为近三年同期最好水平。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全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1.2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3%。居民收入稳步提高,预计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和10%。
2.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基本呈逐月上升态势,三大主导产业总产值占规模工业比重达55%。规上工业企业、亿元企业分别达到333家和81家。预计全市工业用电量增长12.7%。服务业实现平稳增长,预计全市完成服务业增加值100亿元,增长7.5%,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预计达33%以上。
3.投资消费趋稳回暖。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趋于稳定;其中民间投资预计增长30%,占全部投资比重为80%。首批推出的9个PPP项目全部开工并加快推进,中鼎减震迁扩建、云燕食品、红楼梦文化园等一批产业项目相继开工,“双百工程”全年完成投资70亿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有所回升,消费市场逐步回暖。
专栏一 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
项目数 |
实施项目情况 |
|
总计 |
120个 |
完成年度投资70亿元 |
新开工 |
63个 |
17亿元的中鼎减震迁扩建,15亿元的国风堂文化园、1.3亿元的安泽蓄热式电采暖装备绿色关键工艺系统集成项目,3亿元的萧山工业园,4.5亿元的年产1.2亿米高档仿真丝面料项目,5亿元的真也天境项目,5亿元的观澜路保障性安居工程,2亿元的兆元年产12万套电梯提升绳轮部件及7000套立体车位项目,5亿元的亚新科年产300万套减振降噪制品项目,1亿元的安材、党校及配套路网PPP项目-党校迁扩建,1.8亿元的皖南川藏线(潘分路-方环路)等项目已开工建设。 |
续建 |
46个 |
5亿元的永泰汽车零部件工业园,8亿元的亚新科工业园项目,3.5亿元的凤形新区综合开发PPP项目-两馆,24亿元的红楼梦文化园,5.5亿元的云燕食品生产加工项目,3亿元的拓扑思汽车零部件项目,3.1亿元的田歌年出栏1.4万只肉用湖羊生态养殖及农业观光基地建设项目,2.5亿元的畲乡月季园项目,10.3亿元的广宁高速宁国段,4亿元的万佳年产8000万平方米纸面石膏板项目,3亿元的皇华高档纸面石膏板、PVC石膏天花板及龙骨生产项目,19.7亿元的城北新城综合开发PPP项目,4亿元的国际农贸商城项目,2.6亿元的宁国市中医院迁扩建PPP项目,3.9亿元的安材、党校及配套路网PPP项目-安材学校迁扩建等项目持续推进。 |
前期工作 |
11个 |
100亿元的宣绩铁路(及既有线西迁取直工程),5亿元的宁国老龄医养中心项目,65亿元的宁国抽水蓄能电站建设,10亿元的宁宣杭高速唐舍岭连接线,16亿元的万家水库,13.5亿元的S104港宁路建设工程,10亿元的宁国市航空影视旅游小镇等项目积极做好前期工作。 |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
1.深入推进“去降补”。成功处置僵尸企业26家,盘活各类闲置低效用地1100亩。指导企业对上争取项目资金1.9亿元,兑现“1+1+5”财政奖扶政策资金3.5亿元,降低企业各类运营成本2.2亿元。完成资本市场直接融资45.1亿元。通过“挖回引留”破解企业用工难题,全年引进外来务工人员2100余人。
2.转型升级步伐加快。预计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比重分别达38%和75%,战新、高新企业分别达79家、90家。加快“三重一创”建设,预计全年宁国核心基础零部件基地完成规上工业产值增长18.5%,完成税收增长10%,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质量强市成效显著。
专栏二 质效动力加速变革
主要领域 |
主要进展 |
创新实力增强 |
u 获评全国首批国家级创新型县市; u 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1家,全市每万人专利拥有量突破25件; u 司尔特获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新宁能源荣获第七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优秀奖,安泽电工荣获安徽省第五届工业设计大赛金奖; u 中鼎集团、亚夏实业、司尔特肥业入选2018年安徽省民企百强; u 建成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5家,新增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证企业9家。 |
创新团队合作、人才引进 |
u 兑现各类人才政策补贴160万元,英才苑入住高层次人才98人。 u 积极与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上海海洋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建立产学研合作项目50个。 u 落户科创团队5家,引进高层次高技能人才22人。 |
质量强市建设 |
u 申请注册商标超过1500件,主导和参与制修订国家、行业标准21件; u “东波”紧固件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u 获批全国橡塑密封件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 u “黄花云尖”“铁皮石斛”获评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 |
(三)开放型经济水平不断提升
1.区域合作亮点纷呈。宣绩高铁关键工程开工建设。申嘉湖高速西延宁国段完成可研报批,宁广高速全线贯通,港宁路、宁泾路等国省干线项目有序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完成可研和设计招标,万家水库完成可研报告。G60科创走廊城市“一网通办”在我市正式投入运行。
2.引进来走出去成效明显。重点招引产业契合度高、亩均税收高、产业带动效益明显的项目,全年亿元以上项目签约60个、开工27个、投产20个。外贸进出口有所回升,全市实际利用外资3.1亿美元;完成进出口总额5.4亿美元,增长30%,其中出口4.9亿美元,增长32%。
专栏三 开放合作持续深化
主要领域 |
主要进展 |
园区合作 |
u 国家级开发区与上海松江园区战略合作; u 与长三角14所高校搭建市校合作平台; u 启动萧山产业园建设,拟承接萧山转移企业6家,总投资5亿元。 |
招商选资 |
u 优化招商项目预审和双向合同约束机制,用投资强度、亩均税收、环保能耗等标准评价项目,分层分类跟踪对接; u 总投资32亿元的现代汉方大健康产业基地、15亿元的国风堂文化园、5亿元的汉扬精密等一批大好高项目相继签约或落地; u 推进僵尸企业盘活与招商项目落地结合,嫁接引入中盛汽车零部件、兆元机械、格斯特密封件等一批高端承接项目。 |
企业走出去 |
u 组织企业参加进博会、广交会、“晋江经验”专题培训班; u 万佳石膏板与中建材实现联姻; u 中鼎精密在东南亚投资设立子公司,中鼎减震在巴西建立生产基地; u 三方耐磨赢得澳大利亚“双反”诉讼。 |
(四)城乡一体化发展逐步加快
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制定山核桃产业五年振兴计划,获批全省山核桃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较快,茶叶、中药材等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全年实现规上农产品加工产值148亿元。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三变”改革稳步推进。深入实施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西津双溪村荣获2018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称号,港口西村被评为中国摄影艺术乡村。
2.提升城市品质风貌。强力推进城市建设“十大工程”,不断完善城市配套路网、桥梁。扎实推进城市设计和城市双修升级试点。续建和新建城市建设项目34个,完成投资17.5亿元。建成区面积拓展到28.4平方公里。基本完成城市入口改造8处,新增城市绿道21.2公里、城市公园绿地67.4万平方米。完成老旧小区改造20个,背街小巷治理5条。房地产市场运行平稳,物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专栏四 乡村振兴不断推进
主要领域 |
主要进展 |
产业发展 |
u 新增省级示范合作社、家庭农场5家; u 乌骨羊、奇隆山核桃等7个精深化加工项目加快建设; u 建成5000亩绿色防控与减药增效示范区; u 获评“三品一标”农产品18个,“福庆全”荣膺安徽省老字号; u 创成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通过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测评。 |
农村改革 |
u 实施102个村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u 清理村集体资产9.46亿元、农村集体土地总面积21.6万公顷; u 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全部组建成立; u 全省首家农村集体经济公司—宁国市振宁集体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成立。 |
环境改善 |
u 高标准建设省级中心村4个,全面完成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 u 完成自然村改厕3386户,建成污水处理设施2个,行政村垃圾分类处理实现全覆盖; u 改造提升农饮工程8处,实施高效节水灌溉工程2万亩,全市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基本完成; u 开展“四好农村路”建设,新建农村公路102公里。 |
(五)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
1.环境治理成效明显。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积极开展“蓝天行动”,PM2.5较去年同期下降10.8%,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2%。强化“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国控断面和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成立青龙湾综合执法局,开展非法水上浮动设施等八项专项整治行动,青龙湾水质常年保持Ⅱ类以上。严厉打击非法开采加工砂石行为。
2.文化旅游快速发展。全年游客接待量突破9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5亿元。编制完成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皖南川藏线”入选“2018春节黄金周体育旅游精品线路”。红杉林、港口西村、胡乐古镇成为“网红”景点,云梯畲族乡荣获安徽省第二批旅游小镇,千秋村、仙霞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获评“中国最美休闲自驾游目的地”“中国最美休闲度假旅游城市”。
专栏五 全域旅游提速升级
主要领域 |
主要进展 |
重点项目 |
u 红楼梦文化园完成荣国府、宁国府主体建设,真也天境项目启动建设; u “皖南川藏线”宁国段主干道全面完成“白改黑” ; u 夏霖、华东大裂谷等景区“最后一公里”加快建设。 |
活动赛事 |
u 开展“徒步历史、宁国论“道”2018长三角古道旅游大会、2018年安徽龙舟公开赛宁国站暨青龙湾第三届龙舟赛、“畲乡三月三”歌会、第二届民俗文化旅游暨非遗展示等活动、宁国市2018年旅游推介大赛; u 开展“春去秋来、畅游花海”赏花系列营销活动、“四季宁国、月月精彩”全国旅游摄影大赛、“乡村里的中国、西村摄影季”活动和“醉美宁国”摄影大赛暨宁国城区“新十景”评选活动。 |
智慧旅游 |
u 宁国文旅委微信公众号平台改版升级,实现在线下单和视频监控功能; u 开通智慧旅游导览小程序,提供道路拥堵信息、精品推荐等; u 与电信IPTV合作,向酒店、农家乐、民宿定向推送旅游信息。 |
(六)民生和社会事业发展成效明显
1.民生保障持续改善。全年33项民生工程累计投入10亿元。累计发放社会养老金6亿元,支付医疗保险补偿金4.8亿元。实施移民后扶项目44个,发放移民直补资金1056万元。新建社会化养老机构2家,新增床位200张。完成农村危房改造860户,分配保障性住房766套。
2.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补齐教育设施短板,完成“全面改薄”项目49个,新宁国中学按期投入使用。深入推进医改工作,市医院启动三级综合医院创建,骨科医院建成运营。成立全省首个县级融媒体中心,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融媒体改革试点县市。《宁国年鉴》荣获全国一等奖。连续3年荣获全国“五好”工商联称号。军民融合、国防动员、双拥优抚、人民防控得到加强。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残疾人、红十字事业和气象、地震、防灾减灾等工作取得新进步。
专栏六 社会治理不断创新
主要领域 |
主要进展 |
社会治理 |
u 圆满完成“七五”普法中期检查验收; u 大力推进移风易俗,打造示范点18个; u 圆满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 u 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全年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事故; u 深入推进“深重促”专项行动,成功化解信访积案12件,圆满完成重大活动、敏感时期维稳安保任务; u 深入推进“雪亮工程”建设,着力打造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u 推进扫黑除恶专项工作,打击质效位居宣城市首位。 |
二、2019年经济形势分析、工作目标
(一)2019年经济形势分析
2019年经济形势机遇与挑战并存。从外部环境看,国际贸易增长有所放缓,虽然中美停止加征新的关税,但后续影响还需密切关注;对比国内,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速较快,高技术、装备制造业等中高端行业势头良好。从政策机遇看,国家层面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长三角一体化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G60科创走廊战略合作持续深化,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若干措施实施,为我市推动高质量发展带来重大机遇。从面临挑战看,环保压力加大、用能空间不足对传统产业发展和新项目准入提出了更高要求,产业转型升级对财源支撑后劲有所不足,以消费促增长压力逐渐加大。
(二)2019年工作目标
2019年全市工作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宣城市委四届六次全会、市十四届三次党代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和“对标沪苏浙、争当排头兵”决策部署,实施“五大战略”,优化“五大生态”,按照“领跑安徽、比肩苏浙”主基调,突出抓好产业转型升级、干部作风转变,深入开展质效动力变革年、乡村振兴推进年、全域旅游提速年、开放合作深化年、社会治理创新年活动,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确保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为实现“进军五十强、率先现代化”目标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综合分析发展环境和自身条件,建议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以上;
——财政收入增长8%左右;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5%以上;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经济发展水平;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万元GDP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下降完成省定目标任务。
三、2019年工作举措
(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速新旧动能转换
1.提振民营经济信心。一是壮大实体经济。严格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和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35条,力争全年为企业减负2.5亿元以上。优化“1+1+5”财政奖扶机制,用足“三重一创”、科技创新、制造强省等上级政策,扶持更多优质企业发展。实施企业分层分类评价,力争全年培育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证企业5家以上、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0家以上,新增规模企业20家以上。加快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新增各类省级以上商标名牌产品12件。二是破解要素制约。坚持“亩产论英雄”,推动更多产能过剩行业加快出清,力争处置僵尸企业20家以上,盘活土地1000亩以上。提高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加快晨光精工、安泽电工上市步伐,引导锦洋新材料、东波紧固件启动上市工作,力争实现直接融资20亿元以上。加大本土人才回归和外来务工人员引入,鼓励安材学校深化校企合作,破解企业用工难问题。三是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推进“四送一服”双千工程。深化“放管服”改革,确保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以内,一般工业建设项目施工许可证审批手续压缩至45个工作日以内,不动产登记压缩至5个工作日以内。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开展失信问题专项治理行动,实施多领域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
2.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一是坚持工业主导。打造以中德智造小镇为引领的千亿汽车零部件产业,加快中鼎减震迁扩建项目建设,建成永泰汽车零部件工业园二期、亚新科工业园二期、萧山工业园。打造以凤形、聚隆为龙头的百亿耐磨铸件和精密铸造产业,实施铸造企业绿色化改造,嫁接引入高端承接的精密铸造项目。打造以安泽、源光、飞达为龙头的百亿电子元器件产业,培育行业龙头、单打冠军、配套专家。打造以司尔特精准农业为龙头的百亿循环经济产业,加快司尔特新型肥料、皇华二期等项目建设。二是加快发展服务业。打造以亚夏总部为龙头的百亿服务业产业。加快宁国“智谷”双创平台建设,鼓励科技研发、工业设计、检验检测认证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升赛宝、华测、科创中心等为企诊断服务水平。推进现代物流商贸产业园建设。三是促进农业转型。打造以紫燕、詹氏为龙头的百亿食品产业,推进农产品精深化加工。实施山核桃产业五年振兴计划,推进竹子、茶叶、中药材、生猪养殖等产业转型发展。新增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00个以上。推进“黄花云尖”“宁前胡”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保护工作,新增“三品一标”认证10个以上,建立绿色防控示范区5000亩以上。
(二)深入落实“六稳”政策,持续拉动经济增长
1.持续扩大有效投资。一是积极谋划争取。坚决破除“等靠要”思想,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G60科创走廊合作机遇,超前谋划一批政策性强、含金量高的高质量项目100个以上。力争全年争取国家、省各类资金10亿元以上,最大限度对上争取省重点项目保障用地指标。二是强化调度推进。持续强化“1+3+8”分层分类联系、重点项目三级调度和季度竞赛比拼机制,严格落实“三办一销”督办制度,对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实行工作专班制,集中会办解决项目推进难题。三是推进招商选资。开展重大项目招商攻坚行动,力争新引进10亿元项目5个以上,3亿元项目10个以上,竣工投产项目形成固定资产投资40亿元,招引一批与我市产业契合度高的“大好高”项目。优化招商项目预审和双向合同约束机制,严把项目落地审核关。
2.积极拓展内外需求。一是培育外贸主体。支持本土物流企业与物流巨头合作。引进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企业,推进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支持企业自建海外运营中心、海外营销渠道或并购销售网络。二是提升消费规模。推进与发达地区医疗联合体建设,发挥新宁中教育集聚效应,鼓励外省人口流入,提升消费市场规模。积极吸引多功能商业综合体进驻,补齐服务水平短板。三是补足旅游短板。坚持旅游开发建一处成一处,推进红楼梦文化园、真也天境等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加快“皖南川藏线”主入口、旅游厕所、停车场、观景台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红杉林景区景观提升工程。提升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打通夏霖、吴越古道等景区入口道路“最后一公里”。
(三)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让改革发展成果普惠于民
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是促进农民增收。把旅游定位成乡村振兴的切入点、突破口,挖掘乡村旅游潜力,发展“周末经济带”,打造以种养结合、观光体验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自建电商平台和对接第三方上行平台等方式,搭建农产品产销衔接“桥梁”。二是推进农村改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和农村“三变”改革,激活三农要素资源。深化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鼓励村集体盘活闲置农房和宅基地,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能力。持续深化移民后扶方式改革,鼓励移民乡村跨乡镇、跨村整合资源,发挥移民后扶资金使用效益。三是改善农居环境。推进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力争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乡镇全覆盖。改造农村危桥3座,完成地质灾害点搬迁20处。实施农村道路扩面延伸工程36公里,加快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建成省级中心村6个,争创省级森林城镇1个、省级森林村庄4个。
2.深入对接沪苏浙。一是交通能源对接。加快宣绩高铁项目建设,力争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完成可研编制,万家水库完成初步设计和立项工作。紧抓皖沪苏浙四省签订《长三角地区打通省际断头路合作框架协议》机遇,力争申嘉湖高速西延宁国段开工建设。二是科技创新对接。坚持“创新论英雄”,全面推进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力争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3个,建成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3个。摸排“卡脖子”关键技术需求,与沪苏浙地区科研院所开展技术攻关,推进关键领域科技成果在我市转化,力争达成校企合作项目40个以上,新增院士工作站1家,引进科创团队6家以上。三是园区提档对接。扩大G60科创走廊联席会议签约项目成果,把握萧山产业转移机遇,加快整体承接先进制造业。推进中德智造小镇建设,确保主干路网全面贯通,加快中鼎减震橡胶制品研发项目建设。加快港口生态产业园PPP项目建设,鼓励港口生态产业园与沪苏浙产业园区建立合作关系。
(四)自觉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持续改善生态环境
1.继续守好生态底线。一是构筑生态廊道。落实“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决策部署,深入开展“守防线”等五大行动,确保水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岸线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二是推进节能降耗。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能耗消费情况监测,落实好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责任。严把节能审查关口,力争进入更多能耗低、产出高的项目,有效促进能源合理利用。三是抓好污染防治。持续开展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强力推进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问题整改。实施城市扬尘、工业废气、餐饮油烟等重点行业专项整治,打赢蓝天保卫战。落实工业集聚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强化入河排污口管理。开展全市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重点行业企业土壤调查,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
2.着力打造宜居环境。一是开展专项整治。持之以恒抓好七大专项整治。开展殡葬综合改革试点。落实“林长制”“河长制”“湖长制”,大力实施林业增绿增效行动、河湖专项整治行动,推进农民建房综合管理试点。常态化开展“三线四边”综合治理、旅游市场管理等工作。二是完善城市功能。完善城区路网结构,优化路网布局。加快图博馆、大剧院等项目建设,启动体育馆、全民运动中心建设。实施牛头山公园西入口、宁城南路延伸段等城市节点改造。新增城市绿道20公里、公园绿地30公顷。实施小南河四期综合整治、城西湖补水润城工程。三是提升建管水平。 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统揽,巩固“两治三改”成果,积极争创全省无违建县。改造老旧小区10个、背街小巷10条。着力解决老旧小区物业管理、交通秩序管理、集贸市场规范、市容市貌整治等重难点问题。
(五)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增强群众幸福感
1.全力提升保障水平。一是创新治理方式。深入推进“五维共治”,全面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坚决防范和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社保基金收支平衡风险。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坚决遏制较大以上安全事故发生。加强涉法涉诉信访等矛盾纠纷依法化解。提升社会风险防控能力和突发事件应对处置能力。推进“平安宁国”、“法治宁国”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二是完善民生保障。继续实施好省定33项民生工程。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推进延福花园保障房建设,确保南山东路保障房投入使用。新增社会化养老床位250张。高度关注特殊群体生产生活,建成“儿童之家”32个、“残疾人之家”10个。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发展慈善、红十字事业。三是促进创业就业。扎实做好就业创业服务,增强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群体就业,确保新增就业75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2.全面发展社会事业。一是优先发展教育。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建成城西、津城等普惠性幼儿园,完成3所乡镇中心幼儿园改造。实施义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支持宁国中学打造江南名校。二是持续深化医改。推进健康宁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支持市医院创建三级医院,确保中医院迁扩建项目投入使用,发展医养结合项目,鼓励民营医院发展。三是发展其他事业。深化融媒体国家级改革试点。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扎实做好外事侨务、民族宗教、对台工作、地方志、粮食、供销、烟草、气象、物价、邮政、防震减灾等工作。支持工商联、工会、共青团、文联等人民团体创新性开展工作。认真抓好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双拥优抚和人民防空工作。
2019年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帮助和支持下,进一步团结奋进、努力拼搏,传承并发扬开放包容、敢为人先、艰苦创业的宁国精神,为实现我市“进军五十强,率先现代化”奋斗目标不懈奋斗!
计划报告名词解释
1.五大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
2.三重一创:加快推进重大新兴产业基地、重大新兴产业工程、重大新兴产业专项建设,构建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
3.长三角一体化: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11月5日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4.G60科创走廊:覆盖沪苏浙皖九地区,将建成长三角地区具有独特品牌优势的协同融合发展平台。
5.一网通办:建立G60科创走廊综合服务通办窗口,提供区域性一体化受理、收件、查询、发证等服务,打破行政区划。
6.三权分置: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
7.三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8.三大革命:农村垃圾、污水、厕所革命。
9.全面改薄: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即义务教育全面改薄工程。
10.四送一服:送发展理念、送支持政策、送创新项目、送生产要素和服务实体经济。
11.“六稳”政策: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12.两治三改:治理违法建设、违法用地和改造棚户区、“城中村”、老旧小区。
13.五维共治:村级组织治理、社会协商民主、“微权力”治理、新型社区治理、公共文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