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经开区(港口产业园)管委会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宁国经开区(港口产业园)管委会> 重大决策预公开> 意见征集
索引号: 11341702711708013U/202009-00051 组配分类: 意见征集
发布机构: 宁国经开区(港口产业园)管委会 主题分类: 其他 / 其他
名称: 关于征求《宁国经开区管委会创新型智慧园区规划思路(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函 文号:
生成日期: 2020-09-30 发布日期: 2020-09-30
关于征求《宁国经开区管委会创新型智慧园区规划思路(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函
发布时间:2020-09-30 17:42 来源:宁国经开区(港口产业园)管委会 浏览次数: 字体:[]

各相关单位:

根据安徽省发改委《安徽省创新型智慧园区试点方案》要求,我委组织起草了《宁国经开区管委会创新型智慧园区规划思路》,现向各位领导征求意见建议。意见反馈方式:

1、宁国经开区管委会办公室信息化中心(505室);联系方式4180207;

2、通过党政办公平台发送邮件至开发区管委会公文;

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0年9月15日。

2020年9月5日

开发区创新型智慧园区规划思路

(一)项目背景

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2000年12月;2013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覆盖面积19.3平方公里,拥有38万人口,是全省首批核心基础零部件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结合《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2019年重点工作及责任分解的通知》(皖政【2019】9号)、《安徽省创新型智慧园区试点建设方案(2019-2021)》、《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省企业中开展“四送一服”双千工程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皖办发〔2017〕42号)的要求,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信息应用为支撑、智慧化平台建设为重点,实施创新型智慧园区试点建设。大力推进园区基础设施优化、开发管理精细化、功能服务专业化和产业发展智能化,为开发区创新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16年,宁国经开区启动了智慧园区一期项目建设,沉淀了部分的数据资产,实现了初步的数据汇聚。目前已建成基础数据库,如法人库、地理信息库,并积累了2000多家本地企业数据以及4万多个城市部件数据,为后期智慧园区精细化管理和产业经济发展监测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政务信息化基础设施初步成形,智慧园区一期搭建的“政务云”基础运行环境,可满足宁国经开区政务信息化应用和区内企业应用的部署需求。同时,宁国经开区“政务云”环境可与省、市、区其他“政务云”环境联通,为实现跨区数据共享、业务协同提供统一支撑。

智慧园区的建设,需要规划先行、科学引导后续工作的开展,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现启动《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型智慧园区顶层规划(2020-2025)》的编制工作,为智慧园区信息化建设、管理、运营等相关工作提供清晰的蓝图,明确工作任务和实施路径,科学指导未来3-5年智慧园区的各项工作开展。

(二)项目目标

紧扣宁国经开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量体裁衣,符合政策要求,契合实际发展,要具有适度前瞻性,体现区域特色,制定出适合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智慧园区顶层规划。规划编制以优化营商环境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园区综合治理水平为主线,基于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结合物联网、5G商用等支撑手段,合理规划园区基础设施管理、营商服务、政务办公、园区治理等层面的信息化建设任务与保障措施。在园区基础设施层面,做到集约共建、资源共享、智能联动;在对外服务层面,做到一网供给、数据流通、精准服务;在对内办公层面,做到信息共享、政务协同、科学决策;在园区治理层面,做到一图治理、应急联动。

按照一张蓝图绘到底,“小步快跑、快速迭代”的思路,加快构建“一云承载、一池融通、一网通办、一图治理、多端协同”的一盘棋发展新格局,建设成省内一流的创新型智慧园区。

(三)工作任务

1、规划范围

空间区域范围:本项目设计的区域范围为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域,以南山、河沥、汪溪、梅林、港口为重点,覆盖整个产业园区,实现全域园区、产业园区一体化管理。

工作内容范围:工作内容包括三方面,一是对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型智慧园区的现状调研;二是分析智慧园区的建设目标、建设任务、资金预算、实施路径、保障措施;三是对经开区智慧园区建设推进的制度规范、信息化机构改革等提出建议方案。

规划时间范围规划研究时间近期至2023年,远期至2025年。

2、工作内容

1)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型智慧园区建设调研分析

依据国家、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市推进创新型智慧园区建设相关指导性文件,通过现状调查和需求调研,运用科学的、系统的设计方法,需完成以下工作内容。

① 政策解读

对项目宏观环境进行分析,主要针对国家、省、市、区政策文件和业界优秀案例进行收集和研究,尤其是宁国经开区园区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文件,理解省市对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性智慧园区建设的期望和要求,分析创新型智慧园区顶层设计对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战略的指导作用。

②现状调研

制定完整的调研方案,包括调研团队组成、调研计划、调研对象、调研问卷、调研方式等内容;调研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的信息化规划情况、建设情况、遇到的问题等现状,全面总结和梳理以往信息化工作取得的进展与成绩,准确把握未来三至五年信息化深化发展的基础与条件;提出《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需求调研分析报告》。

2)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型智慧园区蓝图设计

基于现状调研成果,深入贯彻国家对创新型智慧园区建设的要求,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分析信息化的现状问题和需求;从宁国经济开发区的定位,考虑创新型智慧园区的战略定位和总体目标,明确智慧园区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思路,深入研究和分析创新型智慧园区建设的总体架构和技术路线,围绕基础设施、营商服务、政务办公、园区治理等领域,明确智慧园区建设的主要任务,提出科学合理的实施步骤,制定实际有效的保障措施和评价指标体系,作为政府投资建设重点信息化工程的重要依据,确保信息化建设的稳步推进。

创新型智慧园区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工程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基础设施:不断推动“云网融合”。

基于智慧园区一期已建政务云资源池,进一步提升“政务云”支撑服务能力,改善机房环境、扩容设备资源,加强安全管控,延伸政务外网基层网络节点,为智慧园区建设提供互联互通、应用支撑的保障。

加强网络安全建设。配备较为完善的安全设备,重点系统建立灾备中心,引入身份认证系统,建立完善的权限管理系统,对各类用户权限进行严格控制。

探索建投公司云计算环境商业化运营的模式,进一步拓展云计算环境的服务范围,在为宁国市、宁国经开区各类智慧城市应用提供运行支撑服务的基础上,面向经开区企业单位提供“企业上云”的支撑服务并给予相关政策支持。

② 基础设施:探索并推进5G、物联网及终端设备建设及应用。

探索“5G+业务”智慧化应用场景,为经开区智慧园区建设赋能。推进智慧工厂、环保、安监、应急等领域物联网终端建设,构建深度感知、互联互通、实时共享的物联网络,通过物联设备、摄像头、移动终端对园区运行进行实时监测,在中德产业园区实现智能化产业园区的试点建设。

③ 基础设施:推进中德产业园智能园区的规划建设。

中德产业园打造成智能化运营+智慧化生产的样板。中德智慧园区的打造一方面体现在园区运营管理上,另一方面,通过积极引进智能制造企业和引导企业进行智能化生产,打造5G+智慧化产业园。给予企业在申报智能制造项目上的资金支持,帮助企业引进智能化装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在规划需求上思考如何充分建设、利用大数据和物联网平台等现代信息化基础设施、软件等手段进行产业服务、企业服务和园区管理;使中德智造小镇成为名副其实的高质量发展引领示范区。

④ 智慧园区公共支撑能力:统一公共服务能力建设。

充分利用省、市提供的公共支撑体系和平台,包括统一电子证照、统一电子印章等,统筹各业务应用所涉及的公共支撑能力建设,结合经开区实际需求进一步推动公共服务渠道、统一支撑平台、统一身份认证、数据共享交换等公共支撑能力建设,实现统一与外部相关系统进行对接。

按照“利旧复用”原则,充分调研智慧园区一期建设现状和成果,合理评估可延续复用内容,保护智慧园区一期投资建设成果;对已建成的云计算基础设施、基础数据库、相关应用软件进行利旧复用。

⑤ 智慧园区公共支撑能力:进一步完善基础库建设。

以基础库融合建设为核心,多源头、多渠道汇聚数据资源,按照“一数一源、多元校核”原则,建立主数据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地理库,规范地名地址,建立三维立体空间模型,叠加应用图层。基于地名地址等核心关联信息,实现基于GIS的数据资源大融合。建立基础数据资源目录,并支持数据脱敏后内部共享。

智慧园区应用建设:政务办公-档案管理电子化。

利用数字技术建成数字档案信息库,将相关业务领域涉及档案管理的业务统一在该平台实现,实现归档、存档、调档全覆盖。可对档案成果灵活分层组织,并提供多维度的数字档案查询、成果综合统计与分析功能。为各部门业务提供便捷的档案信息共享,做到档案精准、数据全面、历史可追溯,提高档案管理能力和水平。

智慧园区应用建设:营商服务-搭建开发区企业服务平台

搭建企业服务平台,将分散在不同部门、不同领域、不同业务应用系统中的企业服务资源进行汇聚,为园区企业和政府建立资讯发布、政企交互、问题反馈、任务跟踪的统一渠道。全面、生动推介宁国经开区营商环境、投资政策和空间布局,为招商引资落户提供透明、公平、便捷的资讯;提高企业诉求响应速度、加强政策解读推送、强化基础配套服务、促进供需资源对接、加强企业人文关怀、助力企业市场开拓、接受企业服务评价等功能,最终为企业提供“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全方位服务,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效能。

智慧园区应用建设:营商服务-动态监测产业运行,助推高质量发展。

构建产业云经营监测平台,一是梳理产业发展宁国经开区全域企业基本情况、生产经营、税收用工、能耗排放、服务清册、政策汇总等信息,通过跨部门系统对接与共享,形成经开区全域产业的综合发展“一本账”,实时掌握产业分布、产能、环保排放、用工、出口等指标;二是对数据进行关联融合,借助大数据挖掘和可视化技术,实现对海量、多源的企业信息进行可视化展示,形成企业画像、产业链画像、资源池画像、营商体系画像等“四类画像”,并进行等级分类和综合评价;三是加强数据分析利用,为淘汰经开区落后产能、精准帮扶优势产业提供决策支撑。

智慧园区应用建设:政务办公-项目管理全过程。

建设项目管理平台,覆盖项目签约、项目启动、施工许可、竣工验收等完整过程,使项目管理贯穿全程、信息共享、成果可视。提供重大项目的信息查询、档案关联查询、计划推进落实、实时进度跟踪、问题上报与处置、自动化考核管理等功能,为经开区提供项目全过程管控的便捷工具,大幅度提升项目管理效能。

智慧园区应用建设:政务办公-招商全要素管理。

基于GIS地图整合招商全要素资源(包括但不限于:政策资源、土地资源、载体资源等),以产业建链、补链、强链为主线,借助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技术,为招商人员提供可视化的招商“法宝”,为招商客户提供“投资考察一张图、平台载体引导图、产业用地供应图和投资合作机会图”。并与项目管理系统对接,动态掌握招商项目落地进展情况及问题,跟踪招商项目承若兑现情况。

智慧园区应用建设:园区治理-统一网格管理标准,促进综合联动治理。

基于宁国经开区现有的“多规合一”系统,统一网格管理标准,整合并优化网格资源配置,拓展网格化管理平台业务应用,扩大园区管理可视、可控范围,提高应用的智能化程度,增强市民互动参与程度。探索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的模式,通过信息化手段做好疫情防控、风险监测、疫情处置等工作,如凭“健康码”通行、轨迹跟踪,并结合GIS地图,形成疫情防控一张图,便于领导直观掌握管辖区域内疫情防控态势。建立健全应急指联动指挥体系,统筹安全监管、环境监管、应急管理等业务流程,基于网格平台掌控网格土地、楼宇、企业和公共设施等信息及动态事件,实现园区综合联动治理。不断将政府各部门管理的重心下移,建立协同联动、快速响应、精准高效的园区综合联动治理体系,真正实现从管理到服务、从各自为政到协同一体的整体化政府。

智慧园区应用建设:园区治理-建立园区“运行大脑”,掌控智慧园区全景。

基于GIS一张图,分主题、多样化综合展现经开区总体态势,运行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辅助领导决策。一是建立经济运行一张图,通过经济指标体系建设,分析园区企业产值、劳动就业、固定资产投资、涉外贸易和投资、公共财政等经济创新发展数据,实现经开区经济运行态势的动态感知。二是建立园区治理一张图,通过整合对接房屋、城市部件、终端设备等基础数据,以及环保、安监和城管等相关事件及处理情况的数据,实现对公共安全区域事件、风险的全面感知、预测预警和高效闭环处置。三是建立生态环保一张图,汇聚森林、水源等GIS数据,可视化展现经开区水环境、空气环境、节能降耗等数据、立体感知经开区环境质量。加强数据关联分析与价值挖掘,为科学决策、应急预警、研判、处置等提供数据支持。

3)智慧园区标准规范体系建设

基于蓝图任务设计,探索制定智慧园区建设、运营的相关标准规范,为实现整体政府、数据协同、服务融合提供依据和技术支撑;同时,为了顺利推进智慧园区建设,提出智慧园区信息化推进的机制及相关工作办法、措施。

① 提出智慧园区标准规范体系

明确智慧园区建设过程中需要形成的业务类、技术类标准体系,以便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如数据安全标准规范体系、应用渠道接入标准规范体系、数据共享标准规范体系、数据治理的标准规范体系等。

② 信息化推进机制及管理办法

提出适合宁国经开区智慧园区推进的组织及领导机构保障的建议;优化信息化项目推进流程、完善项目管控、资金管理、资产移交及运营等管理办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