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市教体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宁国市教体局> 政策解读> 上级政策解读
索引号: 113417020032562392/202007-00152 组配分类: 上级政策解读
发布机构: 宁国市教体局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
名称: 【媒体解读】省政协副主席、省教育厅厅长李和平:应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评价和考核机制 文号:
生成日期: 2020-07-09 发布日期: 2020-07-09
【媒体解读】省政协副主席、省教育厅厅长李和平:应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评价和考核机制
发布时间:2020-07-09 15:51 来源:宁国市教体局 浏览次数: 字体:[]

中国青年网北京5月21日电(记者 王龙龙)“让学生在践行中认识传统文化、弘扬民族文化,并能将其植根于信仰当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民族自豪感。”全国政协常委、安徽省政协副主席、民进安徽省委主委李和平表示,今年两会期间,提交了《关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本、进课堂、进校园的提案》。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加强中小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2014年、2017年,教育部相继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等文件,对各学段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做了要求,尤其是要求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强调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从实际情况来看,在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李和平分析指出,一是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社会氛围尚需进一步营造,社会进步对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影响较大,现代生活方式对青少年的影响较大,社会上一定程度存在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不够的现象。二是发展不平衡,存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段之间、校际之间不平衡,农村相对薄弱,高学段相比低学段薄弱。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形式、手段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创新,目前手段单一,活动零碎的现象一定程度存在。四是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评价考核机制尚不健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教育考试、招生等联系不紧,学生缺少内在动力。

对此,李和平从五个层面提出了建议。一是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宣传,形成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氛围。李和平表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潜移默化的,不是一蹴而就的,文化、宣传、教育等部门应结合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等契机,固化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和实践活动,通过一系列活动,形成社会氛围,让学生在践行中认识传统文化、弘扬民族文化,并能将其植根于信仰当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民族自豪感。

二是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顶层设计。李和平进一步提出了两个“注重”:“统筹推进城乡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注重城乡同步发展;注重不同学段教育内容的衔接,特别是加强高学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设计,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三是精选和整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在此方面,李和平告诉记者,可以通过创新学校课程、校外实践等多种方式,注重发挥博物馆等传统文化载体作用,利用校内德育和思政教育、校园文化、研学旅行、综合实践等多种途径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四是培育艺术、重视特长。“具体而言,应当重视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鼓励学校在坚持‘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大前提下,开设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将传统艺术、武术、剪纸、书法等作为社团活动,给学生搭建学习平台,借助多媒体资源,发展学生的特长,鼓励学生学有所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助推传统艺术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李和平说。

此外,李和平认为,还应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评价和考核机制。“结合教育均衡发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等实施,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