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市科技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宁国市科技局> 建议提案办理>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索引号: 113417020032559141/202105-00034 组配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发布机构: 宁国市科技局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
名称: 关于市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第3号提案的答复 文号:
生成日期: 2021-05-28 发布日期: 2021-05-28
关于市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第3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1-05-28 14:40 来源:宁国市科技局 浏览次数: 字体:[]

宁国市工商联:

你单位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立足四换四驱战略,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工程,发挥科技创新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强化科技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有效对接,深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我市民营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创新环境。

一、主要做法

(一)突出源头创新带动研发投入倍增。通过政策设计,将引导扶持重点从研发活动的过程管理、创新成果获取领域向前转移,突出创新源头,引导企业不断加大研发经费投入,从源头带动整个创新活动的延续。十三五以来,全市研发经费投入分别达到6.25亿、7.38亿、8.55亿、9.62亿,2020年预计突破11亿,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预计达2.8%以上。通过研发投入撬动,十三五期间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45家,高企总数达110家,占宣城市总量的三分之一。

(二)抓关键技术攻关促产业升级布局。紧扣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在核心基础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电子元器件、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领域鼓励创新型领军企业积极对上承担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实施一批关键技术攻关,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开发一批高新技术产品,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和标志性技术成果。2015年以来,我市立项省科技重大专项13项,省重点研究与开发技术项目10项,争取省级项目资金2090万元,通过项目实施,引导产业转型升级。

(三)招引科创团队培育新经济增长点。2014年,我市启动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招引工作,将招才引智作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摸索出了一条政府主要领导直接参与、职能部门全程跟踪服务、合作院校牵线搭桥、本土企业嫁接共建的团队引进模式,截至目前,26个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注册落户我市,10个团队进入省重点扶持名单,累计争取省、市级扶持资金1.45亿元。通过招引高层次人才团队携带科技成果落户转化,我市逐步在一些新的产业领域集聚了一批高层次科技专家人才和专利技术。

(四)谋管理模式转变破人才制约瓶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浪潮下,研发技术人才招引难、留下难成为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如何有效破解人才制约难题,我们先后探索三条解决途径。一是依托主导产业搭建细分技术领域的国家级、省级研发平台,有效提升吸引力。截止目前,全市累计搭建国家级研发平台3个,省级研发平台62个,先后引进5个院士、6个博士科研团队入驻我市企业二是深化产学研合作,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研发实力,提升企业研发能力。我市一批橡胶密封件类企业与清华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安徽大学、西北橡胶研究院等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电子元器件类企业与上海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建立了合作关系;耐磨铸件类企业与暨南大学、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所、安徽工业大学等建立了合作关系。三是引导企业采用总部+生产基地在内、研发机构在外的经营管理模式,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创新人才集中的先进城市设立研发机构,最大程度减轻高端人才引进难带来的负面作用,截止目前,我市企业市域外研发机构总数达14家。

二、下一步打算

针对目前我市科技创新能力现状,为进一步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结合你单位提出的建议,下一步将采取以下措施:

(一)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行动。大力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计划,强化分类指导,引导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向优质企业集聚。力争到2025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200家。

(二)实施研发投入提升行动。全面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政策,鼓励企业购买转化高校院所先进技术成果,支持企业实施重大科技成果工程化研发专项。力争到2025年,全市研发经费投入总额达20亿,占GDP比重达到3.2%

(三)实施产业关键技术攻坚行动。鼓励创新型领军企业积极承担国家、省科技计划项目,参与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突破牵鼻子”“卡脖子等关键技术,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和标志性技术成果。对企业积极争取国家、省创新政策支持的,按照上级文件要求给予配套奖励。力争到2025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75%以上。

(四)实施创新平台建设行动。引导支持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建设一批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工程)实验室、产业创新中心等企业研发平台。鼓励企业加强与大院名校合作,设立一批产业技术研究院、技术转移中心等公共研发平台。积极争创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级耐磨铸件特色产业基地、国家级电子元器件特色产业基地。

(五)实施孵化体系升级行动。高标准打造宁国智谷2.0,构建研发中心-中试基地-产业园全链条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以长三角区域探索共建合作园区等模式为契机,加大专业化产业园、创业园、孵化园等平台建设。力争到2025年,建成国家级孵化器或众创空间1家,省级孵化器或众创空间2家。

(六)实施科创飞地建设行动。探索建立总部+生产基地在内、研发机构在外经营模式,鼓励引导园区、企业设立人才飞地”“研发飞地。对高校院所来我市设立的协同创新平台,实行一事一议奖补扶持。力争到2025年,市域外研发机构达20家以上。

(七)实施产学研协同创新行动。鼓励企业以联合开发、委托开发、相互参股、共建实体等形式,共同推进核心技术攻关和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力争到2025年,建立各类产学研合作的企业突破300家。

(八)实施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招引行动。借助长三角城市高层次科技人才交流平台优势,聚焦主导产业,强化精准对接,吸引域外成熟团队落户。力争到2025年,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达40家以上。

(九)实施创新氛围营造行动。组织开展科技创新十佳企业评比、创新创业项目路演等活动,举办企业家创新思维培训、企业创新工程师培训,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热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