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推进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根据《宣城市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2021年全市政务公开示范区和示范点创建工作的通知》、《宁国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宁国市2021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要求,现就我镇2021年政务公开示范点建设落实情况自评结果报告如下:
一、示范点建设共性指标
(一)组织保障方面
1、建立了由镇长任组长、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局办负责人为成员的政务公开领导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镇为民服务中心。安排一名专职工作人员保障政务公开工作不因其他人事变动而受影响。
2、年初制定了《港口镇政务公开工作任务分解表》,对本年度政务公开工作进行具体安排,年度内组织了两次针对第三方测评反馈事项的整改、落实会议,年终也将牵头总结政务公开工作与完善情况。
3、政务公开工作机构健全明确,力量配备满足工作需要。产生政务信息职能部门基本上能各司其职,提供发布自身经办所产生的各类政务信息。
4、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开展新条例的宣传工作,线下宣传和线上宣传有效开展。
(二)制度建设方面
建立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保密审查、政策解读、舆情回应等各项制度,并逐步完善。
1、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运行机制、流程比较完善。依申请公开目录按月发布,对公众提出的信息公开申请,有完善的受理、审查、处理、答复、保存备查等流程,答复合法、及时。保密审查的机制、流程,权限科学、合法、合理,责任明确,无泄密事件。
2、政策解读的事项、范围、机构、流程时限,科学、合法、合理。舆情收集、研判、评估、报告、处置、回应,机制较为合理,符合时、度、效原则。虚假或不完整信息能够澄清,收集、报送、处置、回应的方式、流程比较科学、合理。涉及多部门的信息发布的协调原则、程序、时限,比较科学、合理。
3、信息统计报送数据准确、时点合规,并以电子版保存备查。年度报告体系(范围)、内容全面,时点合规。评议、考核的方式、内容、标准及考核结果应用,比较科学、合理。明确了投诉举报办理的程序、时限、责任,有效处理投诉。监督检查的流程合理,方式有效,明确了追责的事项、条件、程序,追责工作能有效实施。
(三)、政务公开行为方面
1、政务信息公开的范围、目录、分类、层次、方式符合统一要求。政府(或部门)领导、机构设置、人事信息、政策文件、工作会议、发展规划、统计信息、年度工作安排、重点工作等常态化信息的公开,基本要素符合规范。各重点领域政务公开的内容深度、广度基本能达到年度工作任务的要求。
2、信息公开的时间均在法定时限内,网站(网页)信息基本做到实时更新。依申请公开的信息目录清晰,受理、审查、处理、答复以及保存备查等流程较为规范。保密审查机制运行良好,未发生泄密以及因舆情风险评估不到位而引发损害国家利益、社会稳定的情形。
二、示范点建设个(特)性指标
(一)建立政务公开考评机制。下一步镇政府打算将政务公开作为镇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及时有效落实市反馈的年度考评与季度监测发现的需要完善事项的整改。
(二)落实惠民政策与惠民专项资金公开。重点公开惠民政策及政策解读、农村政策、财政专项惠民资金使用、乡村振兴、筹资筹劳项目建设、土地利用管理、农村危房改造、社会保障(救助)资金使用、计生政策与政策兑现等。保障了基层群众对涉及切身利益的相关信息“看得到、看得懂、能监督”,提升了资金使用的公信力。
(三)打造政务公开专区,提升政务服务水平。近年来,港口镇始终把“利企便民”作为政务公开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需求和问题导向,以平台建设为抓手,通过搭建政务公开专区,全面提升政务公开质量和实效,进一步满足企业群众的“用户体验”,实现利企便民。镇服务中心设有公众自行查阅的触摸屏,方便群众查阅相关信息。镇政府及各行政村(社区)规范设置政务公开宣传栏(橱窗),适时公开群众关注的政务、村务事项。在镇服务中心和村代办点放置了为民办事、为民服务明白卡,方便群众了解办事条件、程序、时间等.下一步,港口镇将结合指导村(社区)编制公开事项清单,进一步推广政务公开专区建设,使基层政务公开工作更深更细更实,切实打通政务公开“最后一米”。政务公开专区的设立,实现了展示与服务、线上和线下、纸质和电子的有机融合,让企业群众通过政务公开专区体验到权威性、一站式、个性化、最便捷的政务公开服务。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政府信息公开意识有待加强;二是业务素质不高,信息公开的全面性、及时性有待提升;三专区建设过于形式;四是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方面还不够全面。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和机制。继续推进信息制作、管理、审查、公开的规范化,稳步拓展信息公开的深度和广度。二是进一步加强公开平台建设。加强门户网站建设和管理,不断优化网站栏目,强化beplay体育赢钱封号 功能,及时更新网站信息,加强网络信息安全,提高管理水平;三是进一步扩大公开范围,充实公开内容。在确保不泄密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公开政府信息,特别是群众关注的民生问题,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努力打造成让群众知情、请群众参与、受群众监督、为群众服务的平台;四是进一步完善信息公开工作机构。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指导、培训,通过自学和加强与上级业务指导部门交流,提升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能力,提高群众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