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工作主要成效 |
1 |
政务服务环境不断优化。推进“跨省通办”,与浙江安吉等县达成战略合作,实现政务服务事项跨区域协同办理。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解决企业和群众办事堵点难点问题。梳理17个部门的35个“办好一件事”,着力推动“一件事一次办”。 |
2 |
服务项目能力有效提升。为金安国纪等36个项目实施临时施工许可告知承诺制并联审批,项目平均开工时间提前3个月以上。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实行“一对一”精准服务,为年产100万套热卷弹簧项目等34个项目提供代办服务。 |
3 |
中介机构管理全面规范。出台《宁国市网上中介服务超市管理实施细则》,建成网上中介服务超市并正式运行。目前中介服务类型42项,入驻中介机构184余家,项目业主93个,服务采购项目325个,资金节约率约25%。 |
4 |
数字宁国建设有序推进。成立高规格领导小组,出台《“数字宁国”总体建设规划方案(2021-2025年)》等文件,总额4.8亿元的“数字宁国”智慧城市能力提升项目专项债经专家评审和省财政厅审核入库;考察和学习借鉴苏浙地区先发经验,明确“数字宁国”建设工作思路、工作机制以及2022年重点建设任务。 |
5 |
公共资源交易更加智能。创新公共资源交易新模式,实施不见面开标289个,远程异地评标301个,实现长三角地区专家资源共享常态化。全面推行电子保函服务,全年使用数3836家,释放投标保证金约8.4亿元,有效减轻投标企业成本。 |
6 |
联动执法力度持续加强。强化与城管、公安等部门联动,建立健全信息共享、线索互送、行动互动、联合调查的监管体系。全年共排查涉嫌违法违规项目8个,投标企业110余家,移交违法违规线索1条,警示约谈施工企业16家。 |
7 |
承担宣城考核进展顺利。“互联网+政务服务”考核方面,目前全市办件总量1810697件,法人用户总数21676个,地图访问359626次,目前绝大多数分项子指标列宣城市第一,部分指标列全市第二。公共资源交易工作考核方面,建立日常监管+“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长效工作机制,积极推进评定分离的实施,创新远程异地评标等交易新模式,预测公共资源交易考核位宣城市第三名;市长热线留言办理考核方面,共受理宣城转办案件183件,满意度85.9%,预计考核位列宣城市第二名。 |
2022年度目标任务和思路举措 |
总体思路目标 |
坚持群众满意、企业满意的目标导向,围绕打造全省最大、服务最优、成效最好的县级政务服务大厅,持续深化“一网一门一次”改革,着力推动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创新,稳步推进“数字宁国”建设,重点加强数字基建和场景应用,努力推动以政务服务优化和数字化转型赋能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序号 |
工作举措 |
预期目标 |
1 |
着力优化政务服务。推深做实政务服务地图“随时办”和长三角“一网通办”,逐步实现“就近能办、异地可办、跨省通办”。推进“安康码”在健康校园、景点预约、企业考勤、发热门诊等场景应用建设,实现涉及公安、交通、人社、卫健等多家部门政务服务事项 “一码通办”,更大程度的方便群众办事。 |
实现与上海浦东新区、浙江余杭区等4个城市建立 “跨省通办”合作,全市法人用户注册率达50%,长三角地图有效访问次数30万。 |
2 |
着力完善中介管理。优化中介超市系统功能,加强对网上中介超市的日常运行管理,征集更多实力强、服务优的中介机构入驻中介超市。做好全过程工程咨询(联合中介)服务推进工作,为项目加快落地提供优质中介服务。 |
力争超市内入驻中介机构300家以上,总计服务项目1000个以上,联合中介全面启动。 |
3 |
着力推进数字化转型。推进市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同时依托宣城市城市大脑,建设宁国应用节点。学习借鉴先发经验,推进重点应用场景建设,同步抓好政务信息化项目管理系统建设。 |
完成工业互联网数据交互中心、城市展厅、数字创新实验室及创新运营指挥中心建设,推进智慧住建、智慧公安等重点应用场景建设。 |
4 |
加快推进公共资源交易行政处罚权集中工作,解决多头执法、职责交叉、行政效率低下等问题。进一步明确招标人在招标和标后履约监管中的主体责任和权利边界,强化对招标人的监管。探索“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监管”,推进新技术和公共资源交易监管的融合。 |
力争2022年6月底获得省政府批准,出台《宁国市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行政处罚权相对集中工作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