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1年政府工作总结(截止10月)
(一)本届政府任期内获得上级荣誉及表彰情况
1、获得宣城市2017年“爱国拥军模范单位”
2、获得宣城市2017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3、获得国家2020年全国工商联办公厅关于认定2019-2020年度全国“四好”商会的通报
4、获得安徽省2020年全省“四好”商会
5、获得安徽省2020年省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
6、获得安徽省2020年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先进集体
7、获得安徽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先进集体
8、获得安徽省2020年卫生单位
9、获得宣城市2020年基层武装工作先进单位
10、获得宣城市2020年全市防汛救灾先进集体称号
11、获得宣城市2020年先进基层党组织
12、获得宣城市2021年离退休干部工作先进集体
(二)承担宣城市、宁国市政府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所确定的重点工作以及承担省、宣城市考核任务完成情况
1.未承担宣城市政府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所确定重点工作任务。
2.承担宁国市政府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所确定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分别如下:一是持续加大招商引资。街道党工委班子成员及干部先后赴浙江、江苏、合肥等多地对接招商引资工作,共收集到有效信息16条,开展外出招商活动18次,对接招商项目11个,达成意向2个(苏州万山锡业等三家企业、安吉钢化玻璃项目),落户项目2个(容创家具制造有限公司投资1.05亿元的年产20万组高端家具项目、宁国华晨汽车零件有限公司投资1.06亿元的汽车尾喉生产项目)。到位资金任务数6000万,到位2139万元;总部经济任务数2355万,完成2549万元。二是紧抓文明城市建设。认真总结全国文明城市成果创建经验,完善常态长效创建机制,有序、有力推进文明城市常态长效建设。开展专项整治25次,入户宣传1次,“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 7次,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80余次。三是打造美丽宜居乡村。启动长虹村省级中心村规划建设项目;完成平兴村生态美超市示范点前端垃圾分类处理提升任务及运营;投入60万元稳步推进5个村庄整治点集中整治;投入140万元常态化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建成2处垃圾分类示范点);投入36万元完成改厕任务150座;完成2013年至2020年改厕入户核查回头看611户整改;投入70余万元开展路域环境整治(绿化补植、节点墙绘、波形护栏、破旧房屋拆除等)。四是全力抓好人居环境。常态化开展生猪养殖、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完成“一枝黄花”药物除治面积约600亩;开展14 家农膜资源化利用回收调查;完成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70吨;常态化开展禁渔期多部门联合执法,清理地笼87幅、渔船(竹排)8只,劝离非法垂钓750余人次;实施封山育林5000亩;义务植树35000株;退化林修复50亩;森林抚育4000亩,发放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助50000元;林木采伐许可证2份,采伐蓄积量79.5立方米;设立7个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点,落实兼职监测员2人;清理病死树742棵;森林卫片督查11个;林地征占用报批2处。五是严格落实防疫防汛。严格按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要求,严格落实“四个一”工作机制,毫不松懈地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预防接种截止10月12日,第一针累计接种26107剂次,第二针累计接种27362剂次,第三针累计接种6654剂次;协助市水利局完成坞村乌龟壳防洪堤建设,不断提高防汛标准,投入20余万元完成街道防汛抗旱指挥部、防汛器材库室升级改造、落实水库防汛物资储备;投入1.2万元完成东津河平兴渡、水建一带河道清障。六是增强党建引导力。以建党100周年为契机,切实围绕“1366”总体思路,立足“三争”目标,把党建工作融入各方面工作,大胆创新工作举措,积极打造党建工作品牌,申报街道“筑梦新河沥”党建品牌,擦亮“活力嵩合”“宜居蔬菜”“田园坞村”“乐学桥东”“健康桥西”等社区特色党建品牌。其中“宜居蔬菜”被推选参加全市党建品牌大赛,着力提升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的良好氛围。七是加快征收征迁。河沥溪片区房屋征迁已完成213户/24900.45㎡(任务数:168户30000㎡),征迁进度83%;征地完成40亩,征迁进度37.28%(任务数:107.3亩)。
3.未承担省考核任务。
4.未承担宣城市考核任务。
(三)2021年牵头改革任务完成情况
2021年我单位未牵头改革任务。
(四)2021年、本届政府任期内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我们坚持以“五大建设”为目标,抓组织、强政治,党建引领作用持续加强。各级党组织通过多种形式认真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新理论的学习活动,街道党工委年均开展中心组学习12次,街道、村(社区)两级党组织书记年均上党课11次,党的有关知识网上答题党员参与率平均达40%以上。召开了“讲严立”专题警示教育民主生活会,查摆并整改问题11个。建立完善了“1311N”新型村级组织治理体系。组建非公企业党支部8个、社会组织党支部3个,年均新发展党员12名。全面落实街道班子成员担任村、社区党建指导员制度,择优选拔19名同志担任非公企业党建指导员。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与省市多家媒体搭建合作平台,创新宣传方式,大力传播社会正能量,弘扬社会主旋律。
我们坚持以项目工作为主线,抓服务、
强保
障,市级中心工作圆满完成。按照“一个项目、一位班子、一抓到底”的要求,对市级重点项目,全面落实属地服务职责,全力保障项目落地和投产。街道年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14亿元。对接招商项目10个,签约5个。结合“四送一服”开展了班子成员“一对一”定向帮扶企业活动,切实帮助企业解难题、稳生产。街道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22 亿元。
我们坚持以文明创建为抓手,抓民生、强福祉,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依托市级重点项目建设,胡乐路、嵩合路、凤凰路建成通车,完成振宁路大桥、S104“二改一”建设,辖区配套路网进一步完善。探索运用市场化服务外包方式,有效治理了东津农贸市场、湖北巷及周边环境。开展文明创建志愿服务活动192次,参与人次1100余人,10户被评为宣城市文明家庭,15户被评为宁国市最美家庭,5人被评为宁国好人,10人被评为宁国好儿媳。严格落实强农惠农和减轻农民负担政策,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26户、公租房配租186户。399户纳入低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9161人,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率达98.9%。教育、文化、卫计等工作保持领先位次。
我们坚持以乡村振兴为导向,抓改革、强基础,农业农村工作稳步推进。以农村“三变”和农村环境提升“三大革命”为抓手,完成了6个村、社区集体股权改革清产核资,累计达1.27亿元,完成6个村、社区股权改革及账目分离工作,完成9个村(社区、滨口经济合作社)换届选举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建成农村垃圾分类处理点2个,实施农村改厕701口。全面完成“八小”水利工程和敖家冲水库除险加固,新建村村通道路10.64公里,生命防护工程9公里,新建加固桥梁2座。长虹官家湾和畈村洪河组分别获2020年度宁国市村庄治理一等奖和二等奖。完成长虹荆山县级自主中心村建设,9个自然村人居环境村庄整治提升,新建生态美超市2处,现代农业示范园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建河堤沟渠5700米、生态停车场1处。持续推进农民创业,种粮大户集中流转土地1075亩,完成低效田改造及撂荒地治理110亩,新增家庭农场6家、益农信息社3家、农村电商6家。
我们坚持以“六大整治”为载体,抓管控、强执法,自然生态环境有力保护。统筹落实河长制、林长制等工作要求,铁腕开展“六大整治”工作。拆除新增违建788平方米、存量违建1.65万平方米,全面完成“两治三改”任务。依法受理审批农民建房46件,圆满完成大棚房整治任务。查处违法采砂5起,启动了河道砂石采卖”分离和市场化运作。制止乱埋乱葬3起,集中安葬率达82.12%。以非洲猪瘟防控为契机,淘汰一批非规模化、非标准化养殖户。打好生态环境治理组合拳,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整改中央省级环保交办件3项,整治“散乱污”企业3家、固废物倾倒点2处,常态化抓好秸秆禁烧、扬尘治理等工作。完成畈村燕子山、平兴下塔地灾点治理和畈村洪河组滑坡治理工程,完成长虹村采石场矿山环境恢复项目,实施增减挂钩项目48亩。
我们坚持以社会平安为根本,抓创新、强治理,社会稳定大局有效保持。全面构建“五维共治”基层治理新模式,在全市率先推行“民情直通车”试点。积极运用民主协商机制和“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妥善解决了长虹村自来水管网、嵩合社区居家养老中心建设等矛盾问题。认真落实领导班子开门接访、带案下访、包案化解制度,开门接访180余起,妥善处理40余起,化解积案7件,实现了在全国两会、改革开放40周年庆祝活动等敏感时期零进京访目标。依托村(社区)综治中心国标化建设,建成街道、村(社区)两级访调联合中心,实现“四联”新格局。建立了“七位一体”的化解矛盾新机制,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247起。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以非煤矿山、消防安全、工贸企业、加油站等领域为重点,开展安全生产检查165次,排查问题742个,整改问题410个,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
(五)承担2021年重点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情况
2021年我单位未承担市级重点项目34项,完成情况分别如下:其中已完工9项、试生产3项、在建20项、未开工2项。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工作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还比较薄弱,城乡饮水一体化格局有待加强,城乡公交一体化网格有待优化;文明创建常态长效水平还有待提升;乡村振兴任重道远,亟待破题;信访维稳压力依然较大,一些老的信访矛盾短时间无法有效化解;队伍管理精细化、规范化水平不高,少数干部缺乏担当、作风不实。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快解决。
三、2022年、未来五年工作计划
(一)全面提高经济总量与质量。结合国土空间规划调整,推进河沥园区拓展区建设,加快推进拓展区2400亩工业用地规划、征收、报批,全力做好土地要素保障,为宁国经济发展释放发展空间。加快推进河沥园区低效、闲置土地处置,利用招商引资、土地收回等措施,多措并举,重点对园区68家低效企业(亩均税收不足1.2万元)占用的1600亩低效土地提质增效,全面提高经济总量与质量。
(二)全面提升城市品位与功能。巩固东津路改造成果,整合老旧小区改造资金,加快推进东津路两侧老旧小区改造,重点解决东津路以南柴油机厂宿舍、益建新苑等老旧小区排水排污问题。围绕燕津路、嵩合路、东津河以路代堤、东津河绿道等建设项目,整
合城
市提升资金,推进棚改项目,拆除改造提升困难棚户区。超前谋划、梯次推进已征迁区域建设,结合铁路搬迁,打通振宁路、人民路,将河沥溪片区与主城区连片统筹开发,打造东部新城,全面提升城市品位与功能。
(三)全面增强民生工程建设与管理。推进城乡一体化饮水工程建设,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将平兴村、畈村村、长虹村纳入城市自来水管网,在全辖区实现“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加快畈村、平兴村的村级生态公墓建设,规划建设骨灰堂、骨灰塔,不断倡导文明殡葬新风。以河沥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牙科为特色,打造特色专业科室,支持社区卫生中心探索发展医养结合项目,推进医疗硬件设施提升。引导辖区养老服务机构建立行业协会,强化行业自律,提升服务管理水平。
(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现代化。依托安徽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为契机,根据上级编制村庄规划,高标准谋划编制“十四五”乡村规划并分步实施,开展路域环境整治节点打造,建设道路安防,落实路长制,农村饮水接入城市自来水管网延伸工程。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提高农村“三变”改革质量,加强“三变”改革市场主体培育引进,发挥主体带动作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五)全面提升防汛工程水平与品位。河沥溪永福桥至振宁路桥河段防洪标准约10年一遇且金桥、永福桥尤其是永福桥双桥孔多而密、上下错孔,存在严重泄洪阻水问题建议拆除永福桥(双桥),将永福桥整体原貌搬迁至东津河河沥溪街道上游原三水厂一带,重新在原址修建一座一跨式大桥,以达到“十年一遇”防汛标准;老铁路搬迁后,计划从河沥溪街道坞村社区(东津河和中津河交汇处)段,科学选择一处堤防破口,沿皖赣铁路线开挖一条人工内河,使东津河及中津河部分河水穿城而过,汇入城区下游西津河后汇入水阳江。此举一能解决部分河沥溪地区水患问题,二可利用东津河与中津河部分河水、沿皖赣铁路线打造城市内河景观,提升城市品位。
(六)全面升级辖区教育环境与水平。统筹土地、师资、资金等要素,谋划推动河沥中学、河沥小学、东津小学“三校合一”,建立河沥溪九年义务教育一贯制学校;结合新时代广大群众教育需求,谋划建设涵盖体育、文化、艺术等内容的课外特色教育基地。
(七)全面加强城市交通
连接
与配套。因国道329穿境而过,道路车流量大、重型货车较多,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力争建设北外环道路直接
连接
宜黄线至汪联路,避免核心区范围有大型车辆通行;打通嵩合路、凤凰路,分别
连接
至宜黄线、宁城南路,待皖赣铁路迁址后,
连接
张村路,将新市医院、新宁中、奥莱小镇、河沥溪老街连成一片,呈现一个崭新河沥片区-东部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