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增收为要,强化农业提质增效
1、加大农业支持保护力度。创新农业经营机制,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土地流转,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发挥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作用,增加村集体收入。
2、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紧紧立足山区特色农产品,通过高端化、品牌化等举措提升农产品价值。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推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围绕山核桃、笋干等特色农产品工厂化,葡萄、猕猴桃、黄桃等水果采摘等特色产业规模化,实施有机食品种植加工扶持项目,持续做好产业融合,实现产业升级,推动绿色品牌、有机食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
3、积极开展区域融合。全力打造长三角的后花园及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以更大的视野吸引长三角人、财、物等资源。真正成为长三角地区的后花园及康养基地;做好基础的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供、生态环境治理及抛荒耕地整治等,让农民拥有稳定的增收机制、美丽的居住环境、完善的社会服务,让农村成为宜居宜业的家园、生产高质高效的田园、人与自然和谐的乐园。
4、持续深化农村改革。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三变”改革和农村宅基地改革,巩固提升村级集体经济,完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经济。深化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积极开展农村“抛荒地”整治。充分挖掘农村建设用地资源,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流动与有效利用。
5、坚持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意愿,解决好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继续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工程,构建乡村物流基础设施体系,实施医疗、卫生、养老、义务教育服务体系提质增量工程,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二)科学有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实现云梯农民富、农村美。
1、生态宜居新农村。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着力打造基础设施健全、生态宜居的示范村,培育村强、民富、景美、人和的重点示范村。开展云梯村民宿集中区建设项目的选址、规划编制等前期工作。市场化运作生活垃圾清运,采用“户集、村收、乡运”方式,确保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启动云梯集镇污水管网改造和延伸工程,升级污水处理设施。紧盯农村改厕工作,强化长效管护。深入推进河长制,加大巡查与非法采砂打击力度。严格落实林长制,推进森林资源保护与病虫害防治。
2、乡村治理显成效。推进农村基层依法治理,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建立社会治理综合平台,强化信息互通共享,注重科学化、智能化、精细化,加快实现实时调度、智慧服务。深化文明创建长效机制,制定负面清单,开展销号行动。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
3、特色旅游助发展。充分发挥我乡好山、好水的生态优势,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统筹融合流域水环境治理、全域旅游加快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充分发挥安徽畲族文化交流中心窗口作用,发展壮大非遗项目传承队伍。围绕畲乡特色美食、畲族传统节目、畲民历史习俗,加大全媒体旅游宣传推介,加快形成特异性高、吸引力强、体验感实的特色品牌。推进“畲乡人家”农家乐集群提档升级,营造规范、文明、诚信、优质的旅游市场环境。
4、产业富民促增收。探索建立农民工返乡创业服务机制,通过特色农产品仓储展销中心暨民族特色商品电商中心建设,鼓励农村电商发展,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千方百计拓展农民经营性收入。加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服务群众、维护稳定的能力和水平,实现乡村环境美、生活富、百姓乐的和谐统一。
(三)绿色为先,践行“两山”理论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创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充分发挥畲乡资源禀赋优势,挖掘绿色发展新引擎,构建绿色发展新格局,塑造绿色发展新优势,开启绿色发展新征程,持续推动实施竹林丰产增效示范工程和山核桃标准化基地建设,彰显自然生态之美、人文底蕴之美、绿色发展之美。始终坚持生态优先发展战略,坚持“生态绿色”底色,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面构建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扎实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四)加大招引,强力推进产业发展
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加强投资软环境建设,做好招商引资基础工作。强化招商引资“一号工程”首位意识,注重招商政策学习,积极培养专业人才,着力打造一支愿招商、能招商、会招商队伍,做好招商引资全过程跟进服务。积极联系本地在外务工人员,吸引他们中的优秀者返乡创业。
(五)共同繁荣,彰显畲乡民族魅力
紧紧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旋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大力弘扬畲族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努力形成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传承畲族文化,彰显民族自信,加大畲族文化宣传和畲族特色旅游建设,始终将“畲汉人民和睦相处、民族乡村和谐发展”作为民族团结工作的重心,着力打造“三月三”旅游节及春季“赏花节”、夏季“泼水节”、秋季“丰收节”、冬季“打酒节”等系列活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健康发展。
(六)全力支持,社会事业全面提升
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全面落实“双减”要求,切实保障校车安全,促进畲乡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毫不松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压紧压实“四方责任”,严格落实“四早”要求,扎实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不断提升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应对能力。强化卫生院公益属性,提高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巩固医疗综合改革成果。扎实推进民生工程,办好民生实事。落实稳岗就业政策,保障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促进社保精准扩面,完成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续保。强化医保政策宣传指导,让三重医保制度梯次减轻居民医疗负担。实施中心公墓扩建工程,完善公墓基础设施建设。修建千秋畲族村村委会至千秋九组连接老104线道路路基。完成朱虞路道路硬化工程,打通与浙江安吉县连接线最后一公里。规划毛坦村三、四组河道水上项目建设。推进白鹿村17组大型泥石流整治项目。持续开展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保障居民住房安全。高度关注退役军人、独双女户、空巢老人、失独家庭、留守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生产生活。离退休干部、共青团、工会、妇联、关心下一代、残疾人等工作继续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