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关键核心技术重点爆破、产业投资基金迅速跟进、科技成果快速产业化”模式。以安徽天成电气有限公司发展为例:该公司主导产品为白色家电加热管件,受房地产政策等影响,产品需求日渐饱和,产品转型需求迫切。2018年,公司依托电加热基础,加大新能源汽车用热管理系统新产品开发,并承担了“面向新能源汽车的高效安全智能化高电压加热总成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省科技重大专项,获专项扶持资金200万元,陆续开发了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系列产品。2019年、2020年,经过两年送样、小批量试生产后,成功进入华为金康、威马、哪吒、零跑等主机厂核心供应商行列,2021年订单激增至2亿元以上,产能受限,新产线建设资金压力巨大。在这种情况下,市工业投资基金迅速跟进,3000万元产业投资基金快速到位,确保了项目建设资金保障,助推科技成果快速产业化。预计2023年,该公司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超过50%。
二是“创新能力核心指挥棒、土地等要素足额保障、科技成果快速产业化”模式。以保隆公司空气弹簧项目落地为例:为破解县域高质量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难题,早在2017年,我市在学习借鉴江苏等先发地区发展经验基础上,探索建立了以创新能力指标等内容为核心的工业企业分类评价体系,全力在用地、用能、排污、金融、财政等方面实行一系列差别化机制,保隆公司凭借扎实的创新研发能力一直位居我市分类评价前列。2021年,保隆公司新研发的空气弹簧系列产品顺利完成试样,该产品实现了替代进口,技术能力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同时是我市汽车零部件产业从零件到部件、总成件升级的代表性产品,但场地不足严重制约了该产品的批量化生产。在这种情况下,市领导直接参与项目选址,科技、经开区等部门全程主动帮扶,在南山园区土地指标极度稀缺的情况下,完成了162.5亩供地,极大的保障了新产品落地转化。预计该项目投产后,年产值可达6.8亿元。
三是“紧盯高校院所科研成果,本土企业嫁接共建、科技成果快速产业化”模式。以安徽绿谷新材料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是一家传统橡塑板制造企业,产品转型需求强烈。为了引进新产品,我们帮助企业梳理相关高校院所发布的科研成果,经过数轮对接,最终与南京师范大学李利教授团队达成合作,顺利引入该团队“动态硫化热塑性弹性体”成果落户宁国,实现了产品升级,绿谷公司也入选了省重点扶持团队,盘活了低效用地80亩土地及1.8万平方厂房进行批量化生产,2021年,公司年产值达4400余万元,较上年度提升近30%。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