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社区)部(中心):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和省委省政府、宣城市、宁国市委市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科学谋划、统筹推进南山街道法治社会建设各项工作,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现征求你单位意见,请将修改意见填入《反馈意见表 》,逾期未反馈视为无意见。
一、网上征求意见时间:2022年1月3日至2022年1月14日。
二、联系方式:0563-4185675。
三、公众反馈及建议的途径:社会公众可通过电子邮件(邮箱:nsbsc@sina.com);邮寄:(宁国市南山街道办事处,邮编:242300)等形式反馈意见及建议。
附件:1、关于南山街道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征求意见稿)
2、反馈意见表
附件一:
南山街道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
(2021-2025年)
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党的十九大把法治社会基本建成确立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之一。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和省委省政府、宣城市、宁国市委市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科学谋划、统筹推进南山街道法治社会建设各项工作,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为加快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宁国筑牢坚实法治基础。
(二)主要原则。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尊重和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坚持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
(三)总体目标。到2025年,全面完成“八五”普法规划,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更加深入人心,社会领域制度规范健全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融入法治社会建设成效显著,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显著提高,形成符合时代特征、体现宁国特点、人民群众满意的法治社会建设生动局面,为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二、增强全社会法治观念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全面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使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原则。
(四)维护宪法权威。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宪法七进活动(即: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络),让宪法走入日常生活、走近人民群众,形成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社会氛围。加强对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宪法教育,广泛开展领导干部述法、宪法报告会、宪法法律知识考试等活动。全面落实宪法宣誓制度,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依照法律规定进行宪法宣誓。开展青少年成人宪法宣誓仪式,持续推进“学宪法讲宪法”活动。充分发挥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实践基地作用,创新宪法教育实践活动。推动“12·4”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集中宣传活动制度化,持续开展“江淮普法行”“机关集中学法月”“法德携手·校园行”等活动,实现宪法宣传教育常态化。
(五)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积极探索法治宣传教育新机制、新模式、新路径,提升法治宣传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深入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广泛宣传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广泛宣传民法典,阐释民法典核心要义和重点内容,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积极组织疫病防治、野生动物保护、公共卫生安全、垃圾分类等方面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全社会尊重司法裁判,维护司法权威。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落实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政府常务会会前学法制度。以“机关集中学法月”活动为抓手,发布党政领导干部学法考法清单,落实年度述职述法制度。深化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实践,完善法治培训和考核评估机制。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全面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 加强法治课教师、法治副校长队伍建设,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健全校内法治教育和课外法治实践相结合的工作机制。推动校园法治文化与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并积极发挥作用。健全企业合规运营管理体系,引导企业树立合规意识,切实增强企业管理者和职工的法治观念。加强社会热点案(事)件的法治解读评论,传播法治正能量。深化新媒体、新技术普法实践,推动“智慧普法”平台运用。
(六)深化普法责任制实践。坚持法治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教育引导公民在法治实践活动中感知法治精神、提高法治素养。全面落实普法责任“三单一书”制度(普法责任清单、重要工作提示单、重点任务督办单、履行普法责任评价书)。加大重点执法单位“以案释法”力度,将执法司法和法律服务的过程转化为实时普法、精准普法的过程。完善普法典型案例筛选发布制度,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引导、规范、预防和教育作用。引导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协助上级做好立法工作。加强普法讲师团、普法志愿者队伍建设,加大“法律明白人”培育力度,尤其是村(社区)、企业、行政执法单位的“法律明白人”培育力度,形成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普法活动的实践格局。
(七)繁荣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法治文化建设,注重对公民法治理念、法治思维的培育,充分发挥法治文化引领、熏陶作用。推动法治文化产品供给侧改革,加强法治文化理论研究、作品创作、传播推广,整理挖掘地域法治文化资源,促进法治文化与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旅游文化、孝道文化、诚信文化、廉政文化、行业文化的融合发展。推动法治文化阵地强点扩面,优化法治文化阵地布局,创新打造主题鲜明、各具特色的法治文化带(长廊)。全面提升部门法主题公园体系建设,严格“法治文化示范点”的动态管理,发挥阵地普法效用,推动法治文化阵地覆盖城乡。推动更多公共空间融入法治元素,充分利用机关单位、住宅小区、广场公园、公共交通场站等公共空间,为群众提供更多法治宣传、法律服务功能。
三、加强组织保障
党的领导是法治社会建设的根本保证,必须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强化政府社会治理、公共服务职能,广泛凝聚社会力量,保障法治社会建设有序推进。
(八)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法治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党委要落实推进本地区法治社会建设的领导责任,推动解决法治社会建设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要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将法治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落实好法治社会建设的各项任务。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法治社会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九)加强统筹推进。坚持法治社会与法治宁国、法治政府建设相协调。坚持法治社会建设与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相适应。党委法治建设议事协调机构要加强对本地区法治社会建设运筹谋划、统筹推进等工作,形成上下协调、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充分调动全社会各方力量采取多种形式参与法治社会建设,进一步发挥公民、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等在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中积极作用,形成法治社会建设最大合力。
(十)严格责任落实。要把法治社会建设成效作为衡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纳入法治建设考核指标体系。研究制定法治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健全完善群众满意度测评制度。健全法治社会建设督促落实机制,确保中央、省、宣城及宁国市委关于法治社会建设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位。
(十一)注重舆论引导。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理论与实践研究,为法治社会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充分发挥各类智库作用,加快法治社会建设理论研究基地建设。大力开展法治社会建设宣传工作,加强正面宣传引导,广泛宣传法治社会建设先进经验、典型做法,正确引导舆论,凝聚社会共识,营造全民关心、支持和参与法治社会建设的良好氛围。
附件二:
反馈意见表
填表单位:(盖章)填表人:
文件名称 |
《关于南山街道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征求意见稿)》 |
修改意见和建议 |
|
修改法律政策依据及理由 |
|
单位主要负责人意见 |
|
填表日期: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