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1、聚合力、助升级,服务发展提升质效
(1)优化市场准入服务,市场活力充分激发。全面推行证照分离改革,草拟《宁国市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工作方案》交政府办发文;继续开展清理证明事项、优化行政审批流程等各项改革举措。积极落实市委、政府制定的市场主体倍增行动计划,齐心协力致力于营商环境的优化、激发市场创业活力,促进万众创业。截止2021年10月18日,新登记市场主体4823户,其中企业1480户,个体3334户,农民专业合作社9户。
(2)优化事中事后监管,企业信用不断完善。扎实推进企业年报工作,2020年度内资企业、外资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个体工商户年报率分别为91.5%、91.7%、94.3%和99.4%。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召开2021年“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推进会,编制《宁国市市场监管领域统一随机抽查事项清单(第二版)》,建立健全了51939户抽查对象名录库和937名执法人员名录库,编制抽查计划114项,共抽取企业1033户,目前正在检查阶段。进一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截止目前,共新建抽查任务114条,其中实施信用风险分类监管任务数81条,信用等级占比率达到70%。信用联合惩戒和信用修复工作。对不诚信经营企业进行联合惩戒,将39户通过登记住所无法取得联系企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吊销企业营业执照58户。开展信用修复宣传工作,引导21户企业及时对公示期满行政处罚信息进行修复,消除信用影响。
(3)加速企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以提高品牌意识为重点,构建发展全新格局。质量强市创建工作成效明显牵头完成宁国市创建安徽省质量强市现场验收及现场陈述答辩会工作,通过省质量工作领导小组验收。牵头制定了《关于印发宁国市质量提升奖励扶持实施意见的通知》(宁政办【2021】5号),设立市级质量提升发展专项资金,支持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包含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充分调动企业品牌创建,质量建设的积极性。配合宁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按照质量提升示范区验收细则,开展一园一品质量提升工作。引导企业导入先进质量管理模式,启动第二届宁国市人民政府质量奖及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导入奖评选;二是以塑造领先标准为引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引导我市企业参与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2021年我市企业共参与制修订国家、行业标准、地方标准25项,正式发布实施国家、行业标准16项,地方标准1项。 继续推进“加热炉蓄热高温燃烧技术应用及余热高效利用”国家节能标准化示范项目。根据项目建设要求,协助企业稳步推进项目建设。三是以发展知识产权为衔接,积极推进提质增效。1-8月份,我市发明专利授权99件,占 宣城市发明专利授权总数的21.2%。有效发明专利数量为1223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31.77件,增幅为18.2%,静态指标居宣城市首位。积极引导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1-9月份,我市商标申请量为922件,注册成功901件,有效注册商标总数为5732件。1-8月份,帮助宁国市沙埠粮油加工厂办理商标质押贷款1件,完成质押贷款1000万元。帮助宁国市7家企业办理专利质押贷款4989万元。积极组织企业申报中国专利奖,上半年我市安徽飞达电气科技有限公司的一项发明专利荣获第二十二届中国专利优秀奖。截至目前,我市已累计获得中国专利奖优秀奖4项,省专利金奖2项、银奖1项、优秀奖23项。
2、守底线、严监管,筑牢民生安全防线
(1)强化食品安全监管。我市云梯畲族乡千秋村农家乐集群作为今年宣城市争创 “安徽省餐饮质量安全街区”的推荐街区,将为打造我市餐饮业“食安安徽”品牌形象、推动区域旅游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排查重点隐患区域和产品,先后开展了肉制品、大米、冷链食品等产品的重点整治,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628人次,检查生产企业77家,小作坊207家,对5家企业开展飞行检查,发现违法违规问题生产企业4家,已完成整改2家。进一步推进食品和食用农产品农贸市场监管,全市12个食品安全快检室每天检测食用农产品150余批,目前,共检验食品41923批次,完成率达85%以上。扎实开展各类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加强节日市场、旅游市场、夏季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和监督抽检,及时发现和解决源头性问题。聚焦从业人员和食品安全管理员培训考核,组织了线下培训考核9次,培训从业人员800余人次。鼓励餐饮服务提供者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全市大型以上餐饮服务单位、量化分级等级A级单位餐饮服务单位“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达95%;集体用餐配送单位“明厨亮灶”覆盖率100%。积极运用信息化技术,实施智慧管理餐饮单位80家;发挥保险的他律作用,1家集体用餐配送单位购买食品安全责任保险,19个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5家养老机构食堂、63家学校食堂及20家大中型餐饮服务单位购买了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开展“你点我查,随机查餐厅”活动2次4家,“宁国融媒”直播间内观看人数达3500余名,获得点赞数量达2.5万。
(2)保障药品疫苗安全。加强疫情防控,规范药械市场秩序。积极推进安徽省药品零售登记与动态监测系统使用,完成全市所有零售药店的绑定工作;强化检查力度和检查方式,共停业整顿6家药店,下达责改12家。积极配合上级局到我市现场许可检查工作,先后审查药械行政许可50件,其中药品许可42件,医疗器械许可(备案)8件。强力推进药品可追溯管理体系。印发《市政府领导班子成员疫苗药品安全工作责任清单》,将药品安全纳入乡镇年度考核指标。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预防接种单位疫苗检查,增强药械储存及养护条件,各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应配尽配阴凉柜等调控温湿度硬件设备,强化药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完成基本药物和高风险药品专项抽样9批,日常监督抽样零售及使用环节10批,基本药日常监督抽样不合格一批,目前已立案;开展风险分级评定工作,强力推进ADR监测。截止目前,共上报药品报告1000例,其中新的严重的报告406例,占比40.6%;医疗器械报告202例,其中严重报告39例,占比19.3%;化妆品报告60例。
(3)狠抓特种设备安全。截止目前,我市登记在册特种设备共计6563台,其中电梯2166台,锅炉167台,压力容器1582台,起重机械972台,场内机动车辆1343辆,游乐设施24台,压力管道224千米,气瓶49010只。全年联合相关部门和各市场监管所共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532家次,设备1098台次,检查隐患289处,下达指令书67份,立案查处14起。
3、抓重点、净环境,市场环境规范有序
(1)加强重点监管。着眼于社会关注度高的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产品质量,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完善部门联动、源头管控,形成齐抓共管格局。牵头开展非法经营成品油整治工作,针对自备加油点整治工作难点问题集思广益,研究对策,开展专案攻坚。现已动员业主自行拆除24处,整改规范2处。另查处非法运输油品案件1起,加油机计量违法案件1起。
(2)加强竞争执法。发挥市场监管部门在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中的职能作用,严厉查处侵权假冒、虚假宣传等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开展打击传销工作,和公安部门联合检查,主动出击,源头防控,共取缔涉嫌传销经营点5处。对我市卫星设施经营户进行集中清查,共出动执法人员120人次,检查各类企业20余家,查处非法销售卫星地面接收设施案6件,没收非法卫星设施配件93个。
(3)加强电商监管。辖区内大型购物网站和团购网站检查经营资格、合同条款、发布的商品和服务信息的准确性。对辖区内网络交易平台要监督指导其对平台内经营商户的资质审查和实名登记,健全完善对经营者销售商品的检查和质量管理制度,完善违法商户退出机制。督促第三方交易平台经营者切实履行法定义务,认真做好自查自纠工作。全年开展网络巡查2200余户次,巡查网络经营主体440户,网店343户。积极开展了网络案件查处工作,全年共网络经营案件5起。
4、强举措、重实干,维权惠民扎实有力
(1)切实做好消费维权工作。举办“3·15”消费者权益日纪念活动,集中销毁假冒伪劣商品。充分发挥“12315”平台的作用,坚持节假日值班制度,及时快速分流各类案件,共接受消费投诉举报1071件。其中投诉818件,举报253件,目前办结1006件。
(2)开展放心消费创建工作。继续开展“放心消费”创建工作,进一步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共有79家单位积极参与,最终命名县级“放心消费”示范单位26家。结合党建工作指导宁国市津河东路小个专党支部及万福光彩建材市场开展“放心满意消费街区”创建工作,指导创建街区建立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建立消费维权服务站,设置消费维权处理部门和专职人员,畅通消费维权渠道。
(3)认真做好价格监管工作。关注重要民生物资的价格监管。加强与发改委、商务等部门的联系,及时掌握市场价格波动状况,瞄准重点、有针对性开展防疫物资、粮油肉蛋奶等生活必需品价格监督检查,督促经营者实行明码标价,市场价格基本保持稳定。组织开展转供电环节收费专项整治百日行动,清理规范21家转供电主体,对21家转供电主体进行了专项检查,完成分户分表改造1家75户商户、已按政策测算收取电费整改20家1141户商户,均要求按政策规定办法分摊收取电费,立案查处1件。加强涉企违规收费整治,严格收费监管,开展行业协会商会乱收费专项清理整治工作,积极与民政局、发改委沟通协调,掌握全市行业协会商会现状。开展老旧小区供水供电供气改造等民生工程领域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工作,监督检查供水供气单位3家,涉及供水管网改造小区20个、置换管道天然气小区28个11087户。加强农村公益性公墓违规收费治理,共监督检查9个乡镇16座公益性公墓。开展粮食市场秩序专项整治,监督检查国有基层粮库1家、民营粮食加工企业1家,监督执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和明码标价,杜绝压级压价,抬级抬价行为。
5、抓落实,提效能,围绕中心助力发展
(1)扎实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在市第六招商组的领导下,市场监管局紧扣市委政府工作总体思路,坚决贯彻“双一号”发展理念,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浓厚招商氛围,注重项目落地。全局上下齐心协力共抓招商引资工作。截止目前,发现招商引资线索3条。成功引进赛思柏欧生物医药高端容器制造专精特项目,昆仑产业园和贝斯特气体项目已经通过项目预审。
(2)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协同防控,严格落实责任。严格按照我局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分工安排,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全局上下合力抓的协同工作机制,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科学防控,严格市场监管措施。细致筑牢药械安全“防火墙”。树立“监管+服务”理念,积极为药械生产经营单位解读政策并提供专业的指导服务,加强对疫苗、特殊药品、网络药械销售的监管稽查力度;加强餐饮行业和冷链食品监管,持续加强进口冷链食品监管,严格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全面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严格落实报备制度,大力推广应用“安徽冷链食品追溯平台”,强化环境管理,落实从业人员防护,积极配合卫健部门定期对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冷库等进口冷链食品相关场所及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农贸市场等特定服务场所和行业从业人员“两类重点人群”开展核酸检测。积极组织冷链市场主体及相关从业人员参与疫苗接种。
(3)认真开展国家文明城市建设检查。紧紧围绕市委、政府的部署和要求,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建设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上来,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在思想上紧起来,在行动上快起来,强化目标意识、时间意识和质量意识,全面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6、高标准、夯基础、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1)强化思想政治建设。进一步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工作,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旗帜鲜明讲政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贯彻执行上级决策部署。围绕市委总体工作目标,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参加建功新时代、再创新辉煌思想解放大讨论。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场监督管理局党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委工作部署,精心组织、周密谋划、广泛宣传、系统推进,切实把“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贯穿全过程。
(2)强化组织建设。严肃党内组织生活,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民主评议党员等组织生活各项制度,更加注重党内组织生活的质量和效果。进一步加强党的组织建设,规范基层党支部各项工作,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3)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推动党风廉政责任制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在本系统得到有效落实。共召开党风廉政建设会议4次,组织开展谈心谈话50次,联合政办纪检组开展督查检查,坚决把苗头性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严肃工作纪律,改进工作作风,不断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效能建设,切实在市场监管领域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二、存在突出问题
一是工作上缺乏创新意识。个别工作人员为民服务的思想有待提高,创新意识不够,五位一体发展手段不够多,工作思路不清晰。同时干部出口不畅,工作积极性有待提高。
二是基层执法力量薄弱。各基层市场监管所普遍存在人员少、年龄偏大、知识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虽然逐年招录,但与全面履行市场监管职能的要求相距甚远,解决起来有一个长期的过程。
三是经费保障有待加强。一方面限于地方财力,加上商事制度改革、经济整体下行等因素的影响,非税收入大幅降低,另一方面证照登记、食品检测、行政执法、法律宣传等日常监管成本大幅提升,两者矛盾导致工作推进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