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直有关单位:
《宁国市“一业一证一码”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22年4月24日
宁国市“一业一证一码”改革试点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20]24号)及《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皖政[2021]8号)有关精神,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按照《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一业一证一码”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皖政办秘[2022]9号)要求,决定在宁国市开展“一业一证一码”改革试点。现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主要目标。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围绕破解“准入不准营”问题,将市场主体进入特定行业涉及的多张许可证整合为一张行业综合许可证,通过加载在营业执照和行业综合许可证上的二维码实现信息共享展示,进一步压减审批环节和时限,更好服务市场主体,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优化我市营商环境。
(二)实施范围及内容。自2022年4月1日起,第一批选择25个行业在全市开展“一业一证一码”改革试点。
二、主要任务
(一)集中委托受理,实现“一步赋权”。对纳入“一业一证一码”改革试点的事项,各审批部门通过集中委托方式,由宁国市数据资源管理局“集中受理、统一出件”。
(二)制定统一标准,实现“一表填报”。对纳入“一业一证一码”改革试点的事项,按照精简、便捷、高效的原则,进行全链条梳理。将办理一个行业多个事项的所有申请表、办事指南等材料进行整合优化,制定统一材料规范和文书样本、流程图,一次性告知和导引行业综合许可事项,并公布规范标准、示范文本及办事指南等相关内容,方便市场主体查询、浏览、下载。按照行业分类建立“一套材料、一次填报、一档管理、多方使用”机制。
(三)整合业务系统,实现“一键申请”。依托“皖事通办”平台,建设“一业一证一码”网上申办专区。根据申请人需求,提供集成和分段办理、在线答疑、进度查询、问题反馈、电子证照下载等服务。完善行业综合许可证专属“二维码”信息,通过“二维码”关联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即可查询办理的市场主体登记、监管信息和行业许可证事项及电子证照信息。对政府部门间能通过信息共享获取的电子证照信息,不得让申请人重复提交;对“一业一证一码”网上申办专区采集、验证的信息,各部门间进行共享共用,不得重复采集、验证。
(四)再造审批流程,实现“一口办理”。按照“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模式,在市民之家二楼设置“一业一证一码”综合窗口。综合窗口负责受理、录入、咨询、导办、出证、存档等工作。各审批部门按照规定时限将审批结果汇集至综合窗口。简化各部门内部流转、报批程序,压减审批承诺时限,行业综合许可的办理时限原则上按照整合前各单项许可的最短时限确定。优化发证方式,根据申请人需求,可选窗口现场、免费寄递等方式领取。
(五)明确准营条件,实现“一证准营”。制定行业综合许可证,统一样式、规格、版面、内容,统一公章名称和编号。颁发的行业综合许可证及电子证照在全市范围互认通用。市场主体在从事市场经营、办理政务事项、参加招投标等活动中,相关单位要予以认可,不得要求市场主体另行提供相关许可证件。
(六)加大改革力度,实现“一体推进”。在形成改革试点经验基础上,持续优化完善系统和流程,延伸改革业务链条,探索实现将行业综合许可审批改革从新办扩展到变更、延期、注销全流程,当证书所载明的内容发生变更、延续、撤销、注销等情形时,各审批部门信息实时共享、同步更新、换发新证。探索“开办企业+一业一证一码”一体办理改革试点。
三、保障措施
(一)实行行业目录管理。建立全市“一业一证一码”改革行业目录(第一版)(见附件),规范行业名称和涉及事项。对行业目录实行动态调整,由牵头部门梳理汇总报市政府批准后,公开发布并组织实施。原则上一个行业仅涉及一个行政审批事项的,不纳入目录管理。
(二)推行告知承诺审批。持续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对纳入“一业一证一码”改革试点的事项原则上实行告知承诺制。对确需现场检查的事项,组建联合检查专家库,统一安排抽调人员进行现场检查,将检查结果一次性告知申请人。
(三)探索“智慧”审批模式。选择一批审批标准化程度较高的行政许可事项,探索实施以“信用承诺、自主填报、智能审查、协同监管、强化惩戒”为支撑的“智慧”审批,加快构建稳定公开透明可预期的政务服务环境。
(四)建立行业综合监管制度。对纳入改革试点的行业,牵头部门会同协同部门逐一细化明确“一业一证一码”审批模式下的审批、监管、服务等全流程管理制度,制定创新和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措施,建立健全各负其责、协同配合的行业综合监管制度。推行“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联合监管,建立智能化的行业综合监管平台和系统,推动形成多元共治、互为支撑的协同监管格局。
(五)加强电子证照信息归集。2022年底前,依托省建电子证照库,实现涉企经营许可事项电子和纸质许可证件同步发放。依托江淮大数据中心,做好电子证照数据的信息归集、共享复用。健全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的数据共享机制,共享市场主体的电子证照、年报、许可、处罚、信用等数据,为审批和监管提质增效提供支撑。对颁发的行业综合许可证,实行电子化管理,及时将其归集至省电子证照库。广泛推行市场主体电子亮证应用。
(六)强化法治基础保障。行业综合许可证内容以其通过二维码等形式加载展示的行政许可信息内容为准,加载展示的行政许可信息与相应的纸质行政许可证具有同等证明力。行业综合许可证加盖“安徽省宁国市行业综合许可专用章”。行业综合许可证不取消现有行政许可事项,不改变现有行政许可的实施主体、法律效力和法律关系。因实施行政许可引发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依法由相关行政审批部门承担相应责任。在办理行业综合许可证时,办理机构应当将具体实施相关行政许可的行政审批部门和相应救济方式告知市场主体。
四、工作要求
(一)强化责任分工。市政府办、市市场监管局、市数据资源管理局负责牵头制定改革方案,统筹推进落实;市数据资源局负责刻制印章,并和市市场监管局共同负责签章管理;市司法局负责行业综合许可证合法性评估和改革试点总体法治保障,会同市委编办、市政府办做好改革涉及行政许可事项的事权调整;市财政局负责改革财力保障支撑;市数据资源局、市市场监管局负责改革涉及信息化项目的建设、线下综合窗口的设置和“互联网+政务服务”运维协同;市商务局负责指导做好“一业一证一码”改革与对外开放政策的衔接。市直有关部门要加强上下对接和业务指导,制定、完善告知承诺办法、事中事后监管措施,确保本部门、本系统各项改革措施落地落细。
(二)强化统筹协同。切实发挥“一业一证一码”改革在推进“放管服”改革中的牵头引领作用。市直各部门按照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要求,注重改革力量的有效整合、协同发力,加强上下衔接、左右配合、内外联动,形成聚合效应。积极稳妥开展“一业一证一码”改革试点,释放更多改革红利,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
(三)强化执行落实。将“一业一证一码”改革纳入优化营商环境评价考核政策体系和依法治市、商事制度改革、“互联网+政务服务”考核指标。市直各部门要加强改革政策的业务培训和宣传解读,扩大政策知晓度、认可度,形成全社会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的良好氛围。
附件:宁国市“一业一证一码”改革行业目录(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