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皖政办〔2021〕13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工作目标
到2025年,城市更新行动取得重要进展,城市结构、功能、布局逐步调整优化,城市更新体制机制初步形成,城市开发建设方式加快转变,城市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城市治理水平全面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宣城市城市更新工作部署,全面推进城市更新“四大行动”,以项目建设为抓手,补短板、强功能、塑品质、提能级,谋划重点项目88个,总投资不低于700亿元,倾力打造宜居、绿色、韧性、智慧、人文城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二、主要任务
(一)推进功能提档行动
1.突出规划引领。依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衔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加快城市综合交通、绿地系统、绿道与慢行系统、给水设施布局、排水防涝设施布局、城市更新、户外广告等各类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充分发挥规划龙头引领作用,明确城市更新重点区域、方向、目标、规模、时序和更新策略。结合城市更新专项规划编制,科学划定城市更新单元,提出城市更新公共要素底线、发展框架、开发指标和公共要素具体建设运营管理要求,强调实施导向。完成河沥溪城市更新单元总体规划。(责任单位:自然资源规划局、住建局、文旅局、城管执法局、河沥溪街道办事处)
2.完善城市功能。高标准打造高铁片区,启动建设以高铁南站为中心的综合交通客运枢纽,建成站前广场(公交车站、长途客运站、游客服务中心)及站前路、国泰路、胡乐司路、创新路等配套设施,持续提升城西湖周边环境及设施配套。高品位打造城北现代商业片区,建成文创中心、智慧中心、科创城,谋划建设冰雪中心,丰富华贝广场商业元素,持续提升城市商业配套服务。高水准建设凤形片区,建成运营图博馆、文体中心、白云山国际养生休闲度假酒店,完成两所搬迁。按照“十五分钟便民生活圈”的要求,逐步推进片区邻里中心建设。补齐教育设施短板,完成燕津幼儿园(城南分园)、燕津幼儿园(凤形分园)、燕津九年一贯制学校、上师三津学校迁扩建,谋划推进产教融合公共实训基地、高铁片区幼儿园、河沥片区幼儿园、高铁片区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完善医疗资源布局,完成市医院迁扩建、发热门诊项目建设,谋划医疗综合体建设。完成社会福利服务提升工程、研学中心、文化馆改扩建。持续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建成兴宁路综合能源站。谋划推进港口镇产城融合。完成城区建筑垃圾规范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项目,建成建筑垃圾分类处置一期工程,实现分选和初步资源化利用。(责任单位:教体局、卫健委、水利局、民政局、发改委、公安局、经开区管委会、文旅局、科技局、自然资源规划局、住建局、财政局、应急局、国控集团、征管中心,港口镇、梅林镇、青龙乡、有关街道办事处)
3.推动老旧小区改造。按照应改尽改的原则,逐步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以完善功能为主,坚持“先地下、后地上”,优先改造供水、供气、排水、电讯等地下管线及二次供水设施(配套消防设施),推进无障碍、“适老化”改造,推进沿街立面和广告更新,完善道路、消防、安防、停车、充电、照明、养老、智能信包(快件)箱等公共基础设施及社区服务设施。健全统筹协调、居民参与、项目推进、长效管理等机制,探索建立政府与居民、社会力量合理共担改造资金机制。力争到“十四五”末基本完成56个老旧小区改造任务。探索出台老旧小区物业管理长效机制,着力提升全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服务水平。(责任单位:住建局、城管执法局、发改委、自然资源规划局、民政局、财政局、经信局、公安局、消防救援大队,有关街道办事处)
4.实施棚户区综合整治。启动建设慈安路保障房,持续推进柏枝西巷、怡康园等城中村和安置区综合整治,加大治理背街后巷。积极谋划老城区城市更新示范区建设,有序推进片区化改造,加快危旧自建住房整治,加大棚户区土地房屋收储,逐步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严把改造范围和标准,加强改造项目施工质量和安全监管,做到改造对象精准识别、工程建设精准管理。(责任单位:住建局、自然资源规划局、发改委、财政局、城管执法局、征管中心、国控集团,有关街道办事处)
(二)推进出行提效行动
5.畅通对外连接通道。打破“交通瓶颈”,完善市域交通体系。加快推进宣绩高铁(含皖赣线城区段改线)、宁安高速建设,启动建设宁千高速杨山互通、宁国至旌德高速项目,实施G329小汪村及梅林段“二改一”(东北外环)、S104港口至宁国段一级公路建设(西外环),谋划推进G329小汪村至云梯段改建工程、老港宁路株木店至枫树脚段改建工程、S457(S465)宁泾路宁国段改建工程、SF02中万路中溪至万家乡工程、G233、皖南川藏线、皖南唐古拉美丽公路、G330龙凤口至鸿门段改建工程、S465黄土岗至杨家店段(东北外环)等交通路网。(责任单位:交运局、发改委、经开区管委会、住建局、城管执法局、自然资源规划局、生态环境分局、财政局、征管中心、建投集团、有关街道办事处)
6.完善市政交通设施。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构建快速路、主次干道和支路级配合理的城市路网体系。加快推进城市主干路建设,建成金桥路延伸、仙霞南路、嵩合路、宁港路改扩建、国泰路延伸等5条主干道路,完成慈安东路、燕津路、新安路、嵩合路、和平路、胡乐司路、青华西路、龙潭路等8条区间道路建设,完成山门路、宁阳路、宁城南路、宁墩路、东风北路、长乐路、荷香路、宁城北路、中溪路等9条道路“白改黑”,完成独山路、万家路、宁国大道、南山东路等4条道路排水改造,完成滨江大道维修工程。完善港口园区、南山园区路网和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南极东路等21条道路,谋划18条园区道路建设。加快实施便民停车行动,“十四五”新增城市公共停车泊位4000个,着力解决城区停车难问题。强化货运停车秩序管理,谋划建设1~2处城市货运综合服务区。(责任单位:住建局、交运局、经开区管委会、城管执法局、发改委、自然资源规划局、生态环境分局、财政局、征管中心、公安局、国控集团、有关街道办事处)
(三)推进品质提升行动
7.强化生态环境修复治理。加快雨污分流改造,提高城市污水处理效能,建成汪溪污水处理厂,有序推进城区排水管网提质增效(病害修复),加快城东、河沥园区污水干管改建,改造修复城市污水管网69公里。谋划推进生态绿色廊道修复,有序开展小南河、龙潭河、星河三条内河生态修复,推进东津河、西津河、水阳江上游城市外河生态治理和高铁片区一排、二排、三排沟水生态综合治理,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效果,构建滨水特色环境。按照市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要求,加快形成功能完善、布局均衡的公园绿地系统,谋划建设凤形公园、永福公园、西津河及东津河湿地生态修复,提升城市公园老旧设施,结合为民服务,合理增加休息避雨廊亭。贯通拓展城市绿道,新建改建城市绿道20公里,推进城市滨河绿道及沿河景观。(责任单位:住建局、自然资源规划局、经开区管委会、城管执法局、征管中心,有关街道办事处)
8.加强风貌塑造和历史文化保护。强化对自然人文及传统记忆地区等保护状况调查,分类划定城市特色风貌重点片区,注重采用“绣花”“织补”等微改造方式,强化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利用,加强“口袋公园”等开放空间建设,推进城市公共空间风貌整治。深植城市文化和特色商业元素,有序推进宁城北路、津河路等老城区街道立面及环境整治。突出山、水、城有机融合,在滨河公园植入音乐喷泉、滨江夜景等元素,打造“最美西津河”精品线路。启动三津拦河坝建设,谋划打造东津河夜游经济走廊。加快推进河沥溪老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有序开展历史建筑修缮示范改造,逐步推进河沥溪历史风貌片区提升工程,力争河沥溪片区城市更新项目入选国家示范。(责任单位:住建局、城管执法局、自然资源规划局、文旅局、水利局、国控集团、征管中心,有关街道办事处)
(四)推进安全提标行动
9.健全防洪排涝设施。大力实施城市内涝治理工程,完成东津河防洪工程二期、河沥溪双桥扩孔及两侧防洪堤工程,加快推进万家水库前期工作。完成小南河排涝泵站建设,完成城区内涝点整治和道路排水改造,积极争创国家海绵城市示范城市。(责任单位:住建局、发改委、国控集团、建投集团、数据资源局、交运局、教体局、应急局、水利局、城管执法局、公安局、生态环境分局)
10.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强化城市体检成果运用,实施城市危旧桥梁加固改造,全面完成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一期建设任务,到2025年实现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全覆盖。启动建设人防基本指挥所。加快河沥园区、港口副中心城、东津特色产业园、青龙湾旅游度假区等4处消防站建设。实施“数字宁国”智慧城市能力提升。启动建设原水复线工程。(责任单位:应急局、住建局、经开区管委会、国控集团、建投集团、数据资源局、港口镇、中溪镇、有关街道办事处)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城市更新行动具体由分管副市长牵头,市住建局具体负责日常工作调度安排。编制《城市更新三年行动任务分解表》,各责任单位各司其职,统筹协调,紧密协作,共同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各项任务落实。
(二)强化调度考核。实行月调度、月通报工作机制,住建局每月掌握城市更新项目进展情况,遇重大事项,提请分管副市长及时调度。将城市更新行动完成情况纳入目标管理考核,加大对承担任务的市直各部门和有关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的调度协调,加强督查督办,确保城市更新重点项目按照既定节点推进落实。
(三)强化政策保障。优化行政审批服务,做好一站式帮办服务工作,确保项目尽快启动实施。加大城市更新项目用地保障,在符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前提下,及时按程序调整用地性质和用途。对于纳入城市更新项目库的项目,要优先保障用地指标。要加强城市更新项目环境保障,加强人才保障,精挑细选适应城市更新管理和城市设计的管理队伍及专业人才。
(四)创新融资机制。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汇聚资本力量,强化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探索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城市更新资金保障和实施机制。加大投资力度,积极实施符合专项债券发行条件的城市更新项目。鼓励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建设模式。住建、城管、发改、财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水利、文化和旅游、卫生健康等部门要加强同上级主管部门衔接,积极争取国家、省层面政策和资金支持。
(五)坚持系统推进。积极稳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以内涵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为路径,坚持“留改拆”并举,以保留利用提升为主,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统筹开展城市体检和城市更新工作,突出功能性改造重点,坚持城市更新单元化推进,促进整体功能提升,防止碎片化改造。积极开展试点示范,聚焦重点任务,定期推进试点项目、示范街区建设, 发挥典型示范的引领作用,不断优化城市整体环境,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更新模式。
(六)做好宣传引导。将共建共治共享理念贯穿城市更新工作全过程,制订城市更新行动宣传方案,加大对国家及城市更新政策的宣传力度,广泛采用“互联网+”、交互式、体验式等多种形式,收集民生诉求和市民建议,鼓励公众参与,营造良好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