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第107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2-07-01 14:36
来源:宁国市人社局
浏览次数:
字体:[大中小]
高玲均代表:
你提出的《关于工贸企业用工难问题的两点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我局对人大议案建议办理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办理工作领导组,明确了承办分管领导和承办科室(二级机构),认真研究了建议内容,对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严格按照程序办理。
近几年来我市部分企业用工矛盾日益突出,劳动力结构正处转型期,劳动力市场已迈入卖方市场。面对企业发展困境,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人社等有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和办法,内挖潜力外引资源,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用人难题。目前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建立政策保障和机制。近年来,我市陆续出台人才引进政策和外来务工奖励政策,2021年出台《关于鼓励务工人员在宁就业奖励暂行办法》,鼓励社会力量为企业引工,对个人、人力资源机构、劳务派遣企业及高职院校给予引工补贴;同时,在外来务工人员关心的酬薪待遇、住房、就学、就医等方面给予政策保障。进一步夯实基层公共就业服务,通过城乡劳动力资源调查,掌握城乡劳动力的基本就业信息,建立未就业人员工作帮扶台帐,就业信息实现市乡村三级联动。开展企业用工信息月报制度,人社部门根据乡镇、开发区反馈的缺工企业信息,及时跟进服务。
二是搭建平台促对接。宁国市人力资源市场以服务企业用工需求为主旨,常态化开展“2+N”招聘会。为保障初春企业用工,今年招聘工作我局及早部署,广泛宣传,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正月初七至正月十二,连续六天举办“宁国市2022‘春风行动’暨春季人力资源招聘会”,采取线上+线下方式,为用工双方搭建双选平台。活动期间,参与招聘企业203家、促进3646人实现就业。另外,根据企业需求,为企业组织开展专场招聘会和乡镇巡回招聘会等一系列招聘活动。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平台年初投入运行,构建以线下人力资源市场大厅服务为基础、线上宁国就业服务网及移动端应用等线上线下一体化的“互联网+就业服务” 服务模式,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推送更精准的、个性化的公共就业信息服务,通过数据资源整合、分析,提高就业服务精准度。
三是多渠道引工引才。在促进本地劳动人口就业同时,积极对外拓展用工服务渠道,我局先后与皖北、四川、甘肃、云南、山西、东北等地开展劳务合作,组织企业外出招工,并鼓励本地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支持人力资源公司与企业开展用工对接。我市与省内外各高校均建立良好联系,在春招季和秋招季,适时组织企业参加各高校的校园招聘会,开展宣讲会。去年以来,我局先后与安徽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马鞍山学院、安徽科技学院等省内高校进行对接,建立校地合作意向,
组织企业进高校招聘,引进近百名高校毕业生来宁就业。
四、各类技能培训扎实开展。一直以来,我局深入宣传和落实支持技工大省建设系列政策,认真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计划,支持企业开展新录用人员岗前培训、在岗职工技能提升培训、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以工代训,引导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城镇登记失业人员等参加免费就业技能培训。2021年度,培训企业新录用人员岗前培训2854人,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8752人,全年累计开展职业技能提升专项行动拟给予资金补贴1023.6万元。
五、维护好市场价格稳定。关于市场监管局始终强化监督检查,切实履行价格监督检查和执法职能,加大了对生活物资等民生商品价格的监督检查、巡查,采取提醒、告诫等方式,要求经营户遵守价格法律法规,明码标价,不得串通涨价、哄抬物价。始终强化宣传引导,印发《关于规范商品和服务价格行为的提醒告诫书》1000份、《关于疫情防控期间查处哄抬价格违法行为的指导意见》500份,规范经营户价格行为。始终强化协调联动,发改委积极做好市场价格信息监测、及时发布价格动态信息,适时调整、制定价格政策,市场监管、发改委、商务等部门的建立沟通协调和信息通报机制,及时掌握市场价格波动状况,积极主动、共同做好全市保供稳价,维护规范有序的市场价格秩序。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吸纳你的建议,在解决企业用工需求,抓好用工服务方面将继续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完善政府服务保障体系。坚持问题导向,找准补齐用工服务保障中的政策短板,对标发达地区和周边有竞争力的县市区,不断完善落实招工引智政策,放宽引工补贴申领条件,增加对外来务工人员和返乡务工人员就业奖励。加强和改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政府性集体宿舍、人才公寓、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大公办和民办优质教育园区以及中职、高职院校建设,加大对教育、医疗等方面人才引进力度,不断缩短我市与发达地区在基础设施方面的差距。
二是培育人力资源市场主体。完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和工作机制,发挥招聘网站、新兴媒体等载体功能,拓展招聘渠道,创新就业服务模式,常态化开展“2+N”招聘,为企业和求职者搭建就业双选平台。对重点企业加强用工监测,针对企业用工需求,提供有针对性、定单式招聘服务。优化人力资源市场配置水平,建设人力资源产业园,吸纳国内优质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及衍生行业企业入驻,通过政策扶持和补贴,以市场机制为企业解决用人需求。此外,疫情好转后,在省内外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建立一批劳务输入基地,开展人力资源合作与服务,实现外地工人引得进、招得来。
三、增强企业主体责任。帮助转变企业用工观念,把握人力资源要素市场规律,引导其建立规范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探索新形势下企业招工留工有效机制,促进人力资源合理调配;通过组织企业交流会,促进企业间相互学习借鉴,在薪酬待遇、安居保障、人文关怀等方面制定具体措施,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大力改善用工环境,除尘降噪,完善生产场所保护措施,加大对设备自动化投入和技术改造,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感谢你们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提出的宝贵建议,衷心希望您一如既往关心人社工作。
(联系部门:就业中心,联系电话:0563-4031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