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市应急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宁国市应急局> 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 救灾> 政策法规> 政策文件
索引号: 11341702734952262G/202208-00037 组配分类: 政策文件
发布机构: 宁国市应急局 主题分类: 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
名称: 关于印发宁国市“十四五”应急管理体系及能力建设规划的通知 文号: 宁政办秘〔2022〕55号
生成日期: 2022-07-06 发布日期: 2022-08-02
关于印发宁国市“十四五”应急管理体系及能力建设规划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2-08-02 14:33 来源:宁国市应急局 浏览次数: 字体:[]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有效防范和应对各类灾害事故,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安徽省十四五应急管理体系及能力建设规划》《宣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宁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法律法规和文件,制定本规划。

一、形势分析

十三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应急系统及相关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关于应急管理重要论述,统筹推进应急管理事业改革发展,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有效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全市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持续改进。

(一)发展的现状

一是应急管理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稳步推进应急管理体制改革,整合9个部门、5个议事协调机构13项职责,组建市应急管理局。完善应急指挥体系,优化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市减灾救灾委员会、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和市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组成和职能职责;应急预案体系不断完善,编制、评估和修订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1,自然灾害类、事故灾难类、公共卫生类、社会安全事件类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27个。

二是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十三五期间,宁国市已完成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制定的目标,全市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火灾事故直接经济损失、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率、亿元国内生产总值死亡率、工矿商贸企业十万人死亡率有所下降。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非煤矿山、道路交通、公众聚集场所、建筑施工、民用燃气、特种设备等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生产状况明显改观,形成规范完善的安全生产法治秩序,较大以上安全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安全生产状况保持稳定。十三五期间,全市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整体呈下降趋势。按可比口径与2015年相比,2020年生产安全事故起数上升1起,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上升1人;亿元地区生产总值、营运车辆万车、特种设备万台死亡率分别呈上升趋势。

三是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明显增强。及时划转指挥机构和相关职责,制定了市防汛抗旱、减灾救灾、森林防火、抗震救灾等《工作规则》,编制了《宁国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并对《宁国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宁国市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宁国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宁国市森林草原火灾应急预案》等12个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进行了修订,力争形成种类齐全、衔接有序、管理规范、面向实战的应急预案体系。理顺指挥协调机构中各涉灾部门的工作职责,建立定期会商研判与信息互联互通等工作机制。防灾减灾宣传活动成效显著,灾情统计报送规范及时,冬春救助工作更加精准。

四是应急救援能力明显提升。圆满完成全市消防救援队伍改制转隶工作,组建市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十三五期间建成并投入执勤的政府专职消防队1个,目前全市现有执勤消防队站总数已达到2个(一级消防站1个,政府专职消防站1个)。建立半专业森林消防队伍19支,常态化举办综合应急演练,应急救援能力和效率显著提高。积极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应急管理协同发展要求,与周边地市协商建立应急联动机制,区域协作互助、优势互补、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能力进一步提升。

(二)面临的挑战

十四五时期,我市自然灾害点多面广线长的基本市情没有改变,安全生产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各类事故隐患和安全风险交织叠加、易发多发的客观形势没有改变,应急管理工作仍面临严峻挑战。

一是应急管理体系仍需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尚不健全,部门配合、条块结合、区域联合、军地融合等机制运行不够顺畅。应急管理法规标准体系、监管执法体系、应急救援体系、风险防控体系等尚不健全,应急联动、信息共享、监测预警、风险研判等机制尚待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应急管理的机制和支持政策不够系统,市场机制作用发挥不明显。

二是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安全生产工作仍处于爬坡期过坎期,部分重点行业领域的事故时有发生未彻底转变,安全风险还未从根本上化解,新产业、新业态、新领域的安全风险日益涌现,安全风险越来越复杂。存量风险尚未消化,增量风险不断增加,使得防范化解安全风险,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压力越来越大。

三是防灾减灾救灾任务繁重。自然灾害处于风险易发期,极端天气发生几率进一步增大,降水分布不均衡、气温异常变化等因素导致的洪涝、干旱、高温热浪、低温雨雪冰冻现象增加。多灾并发和灾害链特征日益突出,自然灾害防治现代化水平不高,应急能力水平与繁重的防灾减灾救灾任务要求还不匹配。

四是应急工作基础相对薄弱。应急队伍布局不合理,专业处置水平不高,救援力量不足,大型、特种救援装备配备不足。应急物资、应急通信、紧急运输、科技支撑等保障还不完善,难以满足极端复杂条件下的救援任务需要。监测预警、辅助指挥决策、监管执法、救援实战、社会动员能力还有所欠缺,应急指挥救援智慧化程度不高。关键基础设施承灾能力有待提升,不少农村不设防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变,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限。基层应急管理部门人员少、任务重、人岗不适问题较为突出。安全应急教育公共设施建设滞后,公共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总体薄弱。

(三)发展的机遇

十四五时期,我市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应急管理着眼全灾种、大应急加快转型升级期,这为我市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实现应急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

党的坚强领导为应急管理事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摆在前所未有的高度,不断深化应急管理领域改革发展,推动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应急管理事业改革发展奠定了战略基础。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对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等作出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特别是两次考察安徽的重要讲话指示,为应急管理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不断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政策环境持续优化,为应急管理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证和基本前提。应急管理作为国家安全治理体系的组成部分,成为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为应急管理发挥更大的效能提供了更高的定位。国家大力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为区域协调发展、建设平安宁国提供了发展新能级。

信息化建设为应急管理事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科技创新、现代化产业和数字化的快速发展,将加速推进我市新技术装备开发、先进技术应用,为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智慧应急建设提供强大技术支撑,将大幅提升风险管控、监测预警、辅助指挥决策、救援实战和社会动员能力,加快推进应急管理现代化。

机制改革创新为应急管理事业发展提供强大保障。应急管理机制改革创新深度推进,应急管理综合执法改革全面实施,新安全生产法明确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与政府监管责任进一步明晰。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重要论述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强化两个坚持、实现两个更大,以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主线,统筹发展和安全,围绕一极四区,加快四化同步,着力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全面加强风险防范、应急处置、综合保障等应急能力建设,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战略攻坚战,努力把各类事故灾难与自然灾害风险化解在源头、消灭于萌芽,有效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确保全市经济平稳健康运行、社会和谐稳定。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安全发展。坚持党对应急管理工作的绝对领导,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制度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凝聚力量、提供保障。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生命至上。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坚守发展绝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全面提高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能力和水平,最大程度地降低灾害事故风险,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安全需要,筑牢人民群众的生命防线。

——坚持预防为主、防抗救结合。树立底线思维和系统观念,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注重关口前移,强化源头管控,综合运用人防物防技防等手段,提升水旱灾害、森林火灾、地质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防御工程标准,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建立立体式、全灾种、高水平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坚持事前防范、事中救援、事后救助相结合,加快推进应急预案体系、救援装备与救援队伍建设,提高自然灾害防范与处置能力。

——坚持法治思维、精准防控。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完善地方法规和标准体系,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加快应急管理工作的法治化、规范化、制度化步伐。科学认识和系统把握灾害事故致灾规律,实现精准闭环管控,强化安全风险全过程精准防控,做到预警发布精准、抢险救援精准、恢复重建精准、监管执法精准。

——坚持新发展理念、科技支撑。深入推进应急管理事业改革发展,完善应急指挥体系,落实部门管理体制,推动消防体制改革政策全面落实落地。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构建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推动应急产业创新发展、集聚发展,夯实科技支撑基础,强化先进装备配备,推进智慧应急建设,全面提升精密智控能力。

——坚持系统治理、社会共治。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强化群策群防群治,建立健全公共安全各负其责、定期分析、协同共治的工作机制,健全公共应急服务体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创新健全应急管理公共参与机制,大力弘扬应急文化,加大宣传培训和科普力度,提高社会安全意识,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

(三)主要目标

1.总体目标:统筹发展和安全,有效构建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体系。到2025年,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建成统一领导、职责清晰、精密智控、高效运行的现代应急体系,安全生产和综合防灾减灾形势趋稳好转,生产安全事故总量持续下降,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有效防范较大事故。重大风险防范化解能力、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显著增强,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切实提升。

专栏1宁国市十四五应急管理体系及能力建设主要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2025年目标

指标属性

1

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

下降10%

约束性

2

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

下降30%

约束性

3

工矿商贸就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

下降10%

预期性

4

年均每百万人口因自然灾害死亡率

<1

预期性

5

年均每十万人受灾人次

<15000

预期性

6

年均因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

<1%

预期性

2.分项目标:

——应急管理体系更加健全。应急指挥体制、协同机制、职能配置、机构设置更趋合理,监管执法体系、应急预案体系、应急救援体系不断完善,应急管理机构基础设施、装备条件大幅改善,工作效能、履职能力全面提升,联防联控机制更加完善高效。

——风险防控能力进一步提升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重大风险防范化解机制不断健全,安全生产铸安行动常态化实效化和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制度化规范化纵深推进,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能力显著增强,风险早期识别和智能预警能力明显提高,城乡防灾能力、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水平大幅提升,到2025年底,灾害事故信息上报及时准确,灾害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90%,气象监测精密度达到88.75%,公众气象预警信息发布覆盖率达到95%

——应急救援水平显著提高。根据上级统一部署,全力建成宁国市应急指挥中心,综合救援、专业救援力量布局更加合理,应急预案、应急通信、应急装备、应急物资、紧急运输等方面保障能力全面加强,区域联动、军地协同、社会动员等应急救援统筹协调机制不断完善,应急救援效能显著提升

——应急要素保障更加有力。科技资源、人才资源、信息资源、产业资源配置更加优化,规模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初步建成,应急管理科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先进适用技术装备配备力度逐步加大,智慧应急模式普遍应用,到2025年底,市应急管理部门专业人才占比超过60%,乡镇、街道应急管理专职人员不少于2名。

——共建共治共享深入推进。公众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显著提高,社会治理的精准化水平持续提升,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基本形成。到2025年底,争创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2个,新增全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3个以上,重点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新增从业人员安全培训率达到100%

三、主要任务

(一)优化应急管理体系,完善协同高效治理模式

1.强化应急管理组织体系。一是强化应急指挥机构建设。充分发挥党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贯彻落实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工作要求,全面落实主体责任、领导责任、监管责任和属地责任,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参与、协调联动的应急管理工作体制。根据上级部署,探索建立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的应急指挥机构,完善应急指挥机制,推动实行准军事化管理,统筹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构建“1+X”组织体系建设,到2022年,形成统一指挥、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立体化应急管理组织体系。二是完善应急管理工作机制。完善区域性重大灾害事故联防联控机制,强化安全生产、自然灾害、消防安全、应急救援综合协调的统筹作用,增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整体协调性。加快推进市级应急指挥中心、应急管理综合业务应用平台、应急指挥通信网、应急处置现场感知网络等应急指挥协调能力提升,构建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三是建设智慧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建设完善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围绕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消防、民爆、工贸等安全生产风险重点领域,强化企业监控联网,对高危行业领域安全生产风险全方位、立体化动态监测、预警预报和趋势分析,实现重大风险隐患看得见、管得住、可追溯。推进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汇聚气象、水利、自然资源、林业、地震、水文等部门自然灾害监测数据,实现对多灾种和灾害链全过程、全链条的监测预测、综合研判和分级预警,形成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一张图,与省级信息系统实现信息交换共享、业务高效协同,提高灾害综合监测预警能力。推动城乡安全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整合汇聚消防安全、交通运输、城市生命线、大型综合体等城市风险感知数据,联通雪亮工程、天网工程等监测网络,建成城乡安全监测预警一张网。

专栏2组建宁国市应急管理指挥部

根据上级统一部署,组建宁国市应急管理指挥部(暂定名),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统一调度各类应急救援队伍,统筹灾害事故救援全过程管理,办公室设在市应急管理局。各乡镇、街道按照上下基本对应的原则,建设本级应急指挥部,构建上下贯通、衔接有序的工作体系。按照常态应急与非常态应急相结合的原则,建立指挥部指挥机制,制定指挥部工作规则,建立完善标准化、模块化的专业应急指挥组织模式,实现灾害事故处置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

(二)完善风险管控体系,织密事故灾害防控网络

1.加强风险源头管控。一是强化风险普查与评估。根据上级统一安排,全面推进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完成单变种评估和多变种区划工作,建立灾害风险数据库,加强普查数据应用,推进灾害风险精准治理。开展城市风险评估,完善风险和隐患信息数据库,落实防范和应对措施,实现城市生命线、关键基础设施等安全可管可控。定期开展重大工程和设施安全风险评估,制定落实风险管控措施。二是加强风险评估在规划布局方面应用。严格高风险项目建设安全审核把关,建立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安全风险评估制度。推动化工产业发展规划、化工行业安全发展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有效衔接。严格控制区域风险等级及风险容量。三是严把安全准入关。严格落实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明确重点高危行业领域、重点控制区域企业安全准入标准,从源头上消除事故隐患。进一步推动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入园,制定完善新建化工项目准入条件及危险化学品禁限控目录。制定一园一策安全提升方案,推动化工园区安全升级,推行化工园区封闭化、智能化管理。

2.提升风险监测预警能力。一是完善风险感知网络。利用物联网、卫星遥感、5G等技术,建立空天地一体化全覆盖的灾害事故监测感知网络,实现重点行业领域安全联网监测。优化水旱、气象、地质、森林等灾害风险监测站网布局,升级改造感知设备。加强城市运行高风险区、事故灾害救援现场、重大基础设施等区域风险信息实时监测。二是强化预警预报能力。建设完善安全生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立安全风险综合研判和分级预警模型,提升灾害事故分析研判、预警能力。完善跨部门、跨地域的灾害事故预警信息共享机制。拓宽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充分运用政务新媒体等途径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提高预警信息发布覆盖面和时效性,强化特定区域、特定人群的精准发布能力,实现预警信息全域精准快速发布,加强基层自然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三是提升网络舆情监测能力。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扩展数据采集关联来源,及时发现灾害事故隐患,掌握灾害事故信息,了解受灾群众救助需求,及时采取响应措施。实时监测网络舆论,分析舆情动态,主动正面应对,疏导社会舆论。

3.深化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一是提升企业本质安全。围绕工业强市战略和打造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安徽县域排头兵的总体布局,推进实施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行动计划,加快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领域的融合创新与推广应用,提升工业生产本质安全水平。二是推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推动生产经营单位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组织开展危险源辨识和评估,督查落实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措施。建立安全风险评估与论证机制,按照安全风险管控要求,进行产业规划和空间布局,并对位置相邻、行业相近、业态相似的生产经营单位实施重大安全风险联防联控。三是深入推进专项整治。督促企业严格安全管理,以危险化学品、矿山、消防、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特种设备等行业领域为重点,深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和综合治理,强力推进“1+10+N”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提高风险防控能力。综合运用安全生产大检查、事故查处、技术改造、联合执法等手段加强全方位安全监管和隐患整治,强化隐患闭环管理,落实不具备安全条件的企业强制退出机制,有效防范和遏制各类事故发生。

专栏3安全生产治本攻坚重点

1.危险化学品:加强危险化学品生产、贮存、使用、经营、运输、处置等全过程、全链条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推动化工园区制定危化品建设项目进区入园指导意见,分类制定化工园区认定标准。重点攻坚化工园区本质安全与系统安全整治提升、企业分类治理整顿、非法违法小化工整治、自动化控制、特殊作业、重大危险源管控、精细化工风险评估、油气站等易燃易爆剧毒设施;烟花爆竹经营企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推进工业互联网+危化安全生产和危险化学品企业双重预防机制试点建设。

2.非煤矿山:严格非煤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企业安全生产许可,深入推进绿色矿山、智慧矿山建设;严防地下矿山中毒窒息、火灾、跑车坠罐、透水、冒顶片帮露天矿山坍塌、爆炸等事故,深入开展边坡高度超过200米的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和尾矿库头顶库、无生产经营主体尾矿库、长期停用尾矿库安全整治,全面落实尾矿库安全生产包保责任制。严厉打击外包工程以包代管、包而不管等违法违规行为。

3.消防:深入推进打通消防生命通道工程,建立完善联合执法管理机制重点治理老旧小区、大型商业综合体、高层建筑、家庭加工作坊、三合一场所、地下空间和城中村、物流仓储、文物古建筑等重点场所,以及电动自行车、彩钢板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等突出风险,分类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

4.道路运输:重点整治临水临崖、连续长陡下坡、急弯陡坡、危桥、隧道、无中央隔离设施的一级公路、农村马路市场等路段及部位,推进团雾多发路段科学管控;重点排查违规长途客车、卧铺客车、旅游客车、营转非大客车、客运包车、面包车,大吨小标、非法改装货车重载货车常压液体危险货物罐车等运输车辆。

5.交通运输(民航、铁路、邮政、水上运输)和渔业船舶:重点加强危险品运输等重点风险治理,深化铁路运输领域沿线环境安全、危险货物运输、危险货物储存场所、公铁水并行交汇地段、平交道口等隐患排查治理;邮政快递领域火灾、车辆安全、作业安全;水上运输领域商渔船碰撞、港口客运和危险货物作业等隐患排查治理;渔业船舶领域船舶脱检脱管、不适航、配员不足、脱编作业、超员超载、超风级超航区航行作业,渔船船员不适任、疏忽嘹望值守等隐患排查治理。强化青龙湾机场培训观光和网约车、租车等新型业态行业安全监管。

6.城市建设:紧盯高层建筑工程、地下工程、改造加固工程、拆除工程、桥梁隧道工程,强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加强燃气、城市供水、供气、污水管网等市政公用设施运行维护安全;扎实排查利用原有建筑物改建为酒店、饭店、学校、体育馆等人员密集场所安全隐患;有序推进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7功能区:规范开发区规划布局,严格进园入园项目准入,推进开发区智慧化进程,合理布局开发区内企业;建立开发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安全预防控制体系,有序推进化工园区封闭化管理。

8危险废物:建立健全覆盖危险废物产生、收集、储存、转移、运输、利用、处置等全过程的安全监管机制;加强危险废物处置联合监督执法,重点检查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整治违规堆存、随意倾倒、私自填埋危险废物等行为。

9特种设备:落实特种设备一单四制制度,推动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开展特种设备生产、使用、检验检测行为专项治理;突出重点时段、重点场所、重点单位和重大设备等四重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积极推进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

10.工贸等其他行业:以危险化学品使用、粉尘涉爆、有限空间作业等为重点,强化工贸企业安全隐患整治;持续推进民爆、电力、旅游、农机、校园实验室等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加强港口码头作业和渡运安全的监管,有效防控安全风险。

4.强化自然灾害防治。(1加强自然灾害防治能力。一是全面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同步实施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工程。开展地质灾害、水旱灾害、森林火灾、气象灾害、地震灾害等风险要素全面调查,摸清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等主要自然灾害的致灾因子信息,人口、房屋、基础设施、非煤矿山和危化品企业、公共服务系统、三次产业和生产总值(GDP)、资源与环境等重要承灾体信息,历史灾害灾情信息。掌握自然灾害重点隐患情况,查明区域抗灾能力和减灾能力,建立全市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与减灾能力数据库。开展灾害风险评估,编制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图和防治区划图。推动灾害风险精准治理,形成全市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区划和防治对策。二是提升灾害防治基础能力。推动地质灾害防御与治理工程,开展城市重要建筑、基础设施系统及社区抗震韧性评价及加固改造,提升学校、医院、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等公共服务设施和居民住宅容灾备灾水平。加强城市防洪防涝与调蓄设施建设,优化和拓展城市调蓄空间。逐步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住房安全保障长效机制,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房抗震改造。加强农田、渔港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公路、隧道、乡镇渡口渡船隐患整治,实施农村公路危桥改造。三是提高重大设施抗灾水平。完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提升工程防御标准,大力推进重点生态区修复工程、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和避险移民搬迁工程、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工程和自然灾害防治技术装备现代化工程等重点工程建设,全面提高重大设施抗灾水平。推动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工程将应急避难场所纳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充分利用学校、广场、公园、体育场馆、人防、绿地等公共场所,合理布局应急避难场所,基本形成各类应急避难场所合理搭配、室内室外有机结合、地上地下统筹兼顾的立体灾害应急救援空间体系,满足突发重大灾害状态下紧急疏散避险需求。2)提升灾后救助恢复能力。健全灾后重建工作机制,科学评估灾害损失,健全灾情核查评估机制,科学制定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加强灾后恢复重建资金管理,健全受灾群众过渡安置和救助机制,加强临时住所、水、电、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完善应急捐赠物资管理分配机制,缩短供应链和中间环节。鼓励、引导单位和个人参与自然灾害救助捐赠、志愿服务等活动。

专栏4自然灾害防治重点

1.水旱灾害防治重点:推进宁国中心城区及经济开发区防洪排涝体系建设。开工建设宁国市万家水库工程,有序稳妥推进宁国市畈村、南极、虹龙和桥头水库工程前期工作。加强重点岸段堤防加固,提高重要河段防洪标准。实施主要支流和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区域排涝、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防洪综合治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等工程,补齐防洪突出短板。强化城市内涝防汛监测,提升雨情预报与监测精度,建立健全城乡防洪扁平化预警机制。

2.地震灾害防治重点:全面开展地震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加强抗震设防,提高学校、医院抗震设防标准,实施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试点,持续推进农村居民地震安全工程;开展重要公共建筑物抗震性能鉴定,强化抗震设防审查管理。夯实监测基础,提升地震监测预报预警能力。积极推进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震害预测和地震灾害风险预评估,定期开展地震应急响应演练,提升地震应急能力。

3.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全面推进地质灾害风险普查,加强地质灾害易发区、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和重大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区管理。目前,宁国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共60处,其中滑坡31处、崩塌21处、泥石流7处、地面塌陷1处。拟按照政府引导与群众自愿相结合、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动员受威胁住户开展搬迁避让。同时对治理技术可行、经济合理、风险可控的隐患点,按轻重缓急制定治理计划,分期分批落实治理任务,加强工程质量管理,确保治理措施落到实处,及时消除地灾隐患。

4.森林和草原灾害防治重点:深入推进森林火灾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加大全市森林防火重点乡镇和森林防火重点单位(国有林场、森林公园)森林区域监管巡查力度,强化野外火源和违法违规用火行为治理;推广防火码应用,强化防灭火基础设施和装备建设,推动可见光+多光谱、红外+影像、无人机等科技防控手段建设和应用;实施7×24小时森林防火监测,提升森林火灾风险综合预警能力,控制年度森林火灾受害率在0.5‰以内。

5.气象灾害防治重点:西津河、中津河、东津河等防汛重点河流水系、山区等气象灾害和次生灾害易发多发地区的气象监测短板,优化地面自动气象站布局,新建X波段天气雷达和村级自动气象站,提升气象灾害易发区和重点区域气象监测能力;建设智能、集约、协同、开放的综合监测预报预警平台,提升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能力和极端天气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能力。

(三)健全应急救援体系,提升快速应急处置能力

1.健全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加强综合性消防救援力量建设。按照全面覆盖、注重实效、标准适当、就近可及的原则,全面推进政府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单位专职消防队、微型消防站建设,加强城市消防站建设,消除乡镇街道、功能区和县域空白点。到2025年,完成5个乡镇政府消防专职队伍建设,达到乡镇消防队建设标准,常住人口超千人的行政村、自然村建成规模适中的志愿消防队。加强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十四五期间新建二级消防救援站1座。推进企业、单位依法建立规模适当的专职消防队、微型消防站。

推进专业应急救援力量建设。依托重点骨干企业,加强矿山、危化品等重点行业领域专业救援队伍建设,构建起全域覆盖、功能齐全、快速反应的专业救援力量体系。依托骨干企业,组建一定规模的多灾种救援队伍和跨区域机动救援队伍。健全政府购买应急服务机制,加快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多渠道保障模式。

加强社会应急力量建设。鼓励支持推动社会应急力量发展,完善社会应急力量管理服务制度,规范引导有序参与应急救援行动。将社会应急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救援工作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大力培育应急志愿者队伍,引导应急志愿者有序参与抢险救援和恢复重建。

2.完善救援协同联动机制完善预案管理机制。加强应急预案的统一规划和分级分类管理,及时完善市级政府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及部门应急预案,指导乡镇(街道)、村(社区)编制应急预案,推动企业完善应急预案体系。针对可能发生极为罕见、特别重大突发事件,开展应急能力评估,编制巨灾应对预案。健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演练、评估和管理制度,常态化开展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重大灾害事故应急演练。推进乡镇基层备灾点标准化建设,新建19处基层备灾点。

专栏5应急预案制定修订重点

修订《宁国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宁国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宁国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宁国市地震应急预案》《宁国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宁国市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宁国市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急预案》《宁国市处置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应急预案》《宁国市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宁国市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宁国市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

3.强化应急救援综合保障。一是强化应急物资保障。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办法、协议储备管理办法、储备资金管理办法、特需物资储备制度、重大活动举办地应急储备制度等,完善物资政府采购、收储轮换、调剂调用、物流配送机制。健全-乡(镇)两级应急物资储备网络,建立跨部门应急物资保障联动机制,健全跨区域应急物资协同保障、信息共享和应急联动机制。根据上级部署,同步推进智能皖储信息化建设。推进应急物资管理平台应用,加强应急物资分类编码及信息化管理,实现应急物资数据动态更新。到2025年,灾害事故发生后受灾人员基本生活得到有效救助时间缩短至18小时以内。二是增加救灾物资保障体系建设。完善-乡(镇)两级应急物资储备网络,结合本地风险情况和灾情特点,科学确定各类应急物资储备品种、结构、数量和区域布局,确保储备规模与区域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匹配。逐步建立市储备物资保障库、乡镇级物资储备点共同构成的应急物资储备仓库综合体系。将社会储备纳入政府应急物资储备管理范畴,在实物储备的基础上,结合区域特点,采取协议储备、依托企业代储、生产能力储备和家庭储备等多种方式,逐步构建多元、完整、覆盖全市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加强应急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以市应急管理指挥平台为基础,强化应急物资信息管理功能。三是加强应急装备保障。实施自然灾害防治技术装备现代化工程,推进综合救援装备更新换代、提质升级,配强主站类装备,配全应对超常条件下灾害事故及特种灾害事故的专业化处置救援装备,重点加强高端主战灭火装备、高新抢险救援装备、数字化单兵装备、先进水域救援装备、空中立体救援装备、轻质高效一体化防护装备、应对大型自然灾害的专业化处置救援装备等配备建设。强化应急通信保障能力建设,持续完善公众通信网络、专用通信网络、卫星通信网络等。按照多灾种、全链条应急救援需求配备无人机、探测雷达、激光扫描仪、特种作业机器人等特种应急救援设备。四是强化紧急运输保障。统筹紧急运输资源,完善紧急运输网络,加强公路、水运、铁路、航空、邮政快递等紧急运输绿色通道建设,实行各类应急物资、医护及救援人员应急时优先编组、紧急投送,免费通行、优先放行,确保应急运输高效畅通。健全社会紧急运输力量动员机制。加强应急物资配送保障,整合现有社会资源,依托优势物流企业共建配送中心。加强交通应急抢通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紧急运输能力。

(四)夯实基层基础体系,筑牢应急支撑保障根基

1.强化基层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一是健全乡镇街道应急管理组织体系。根据上级部署,组建由乡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的应急管理委员会,具体承担基层应急管理的统筹、协调、指挥、考核等职责,下设办公室,可加挂在应急管理站。探索推进乡镇(街道)应急管理站和消防工作站(室)一体化建设,统筹负责基层应急管理工作。二是强化村(社区)应急管理职责。加强村(社区)应急管理力量建设,明确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为应急管理工作主要负责人,在党员干部中择优配备应急管理员,实现全市行政村(社区)应急管理员配备全覆盖。三是落实基层应急机制规范标准。建立乡镇(街道)应急管理责任清单,落实基层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标准。按照扁平化管理的要求,乡镇(街道)要建立与村(社区)、企事业单位应急管理人员高效协同机制,实现信息报送和应急响应快速联动,建立健全24小时值班备勤制度。

2构建基层专业化应急队伍体系。一是推进基层应急队伍建设。乡镇(街道)依托民兵预备役人员、保安员、基层警务人员、医务人员等组建一专多能、一队多用的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立第一响应人制度,增强防范和第一时间处置灾害事故能力。鼓励基层组织采取灵活方式发展应急信息员队伍,培养发展事故、灾害吹哨人。乡镇(街道)要根据实际需要补充急需的相关专业人员,严格人员选拔标准,优化乡镇街道、企业负责应急管理工作的人员知识结构、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

3加强基层应急管理网格化建设。一是有效整合基层网格。积极推进应急管理网格化建设,将应急管理工作纳入网格服务管理事项清单,建立健全应急网格工作规范,打通应急管理最后一米。以划全分净、全面覆盖为基本原则,整合乡镇街道、村(居)气象信息员、灾害信息员、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员、森林护林员、三防责任人等队伍资源,建立一岗多能的应急管理网格员队伍,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问题不上交。推动以工业经济为主的功能区专属网格管理专业化建设,选强配齐应急管理网格员。二是严格落实网格责任。建立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事项网格准入制度,制定网格任务清单,落实应急处置、自救服务、恢复重建和宣传引导等任务。将安全生产、自然灾害风险排查纳入网格管理日常重要职责。完善基层灾害隐患和各灾种信息直报、定期发布机制,定期开展乡村、社区应急演练,提高风险快速排查和隐患快速处置能力。三是提升网格履职保障。实施网格员能力提升行动,制定培训计划,全面提升应急管理网格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完善考核办法和考评实施细则,加大应急管理工作在网格员绩效考评中的权重,与评先评优、薪酬待遇挂钩。保障网格员基本待遇,完善地方性政策,给予网格员交通、通讯、值班等补助。

4.强化支撑保障能力建设。一是救灾物资保障能力建设。根据上级四级应急物资储备网络建设安排,积极推动本市应急物资储备,合理确定应急物资储备种类和规模。优化市级应急物资储备中心仓库布局,实现重点监视防御地区乡镇应急物资储备点全覆盖,在偏远易灾村要前置救援、救灾物资,形成市、乡镇级和社区级物资储备点共同构成的应急物资储备仓库综合体系。实施应急物流体系建设工程,打造一批平时服务、急时保障的应急物流团队。二是应急装备保障能力建设。在上级统一部署下,实施自然灾害防治技术装备现代化工程,加大关键技术攻关力度,提高救援队伍专业化技术装备水平。推进综合救援装备更新换代、提质升级,配强主站类装备,配全应对超常条件下灾害事故及特种灾害事故的专业化处置救援装备,强化各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伍装备建设,完善侦测搜寻、抢险救援、通信指挥、个人防护、后勤保障等专业救援装备建设体系。

(五)强化监管执法体系,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水平

1.推进完善应急法治基础。一是依法行政决策。推动应急管理、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等在本市贯彻实施,健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分类管理一般行政决策和重大行政决策。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法定程序和配套制度,健全并严格实施应急管理重大行政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和责任倒查机制。健全普法机制,积极实施八五普法规划,深化普法宣传教育,建立常态化普法教育机制,开展丰富多样的普法活动。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结合各类督查、执法检查、事故调查等活动,及时向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及广大从业人员开展法律法规标准讲解、典型案例分析等宣教工作。加强法治学习和安全监管执法培训,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水平。二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和政务服务一次不要跑向纵深发展,强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应用,实现服务事项网上办理全覆盖。巩固提升应急管理放管服改革成果,审批事项应放全放,全面实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提升办事材料共享率和办事事项即办比例。推进证照分离改革扩面升级,深化电子证照应用,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推进审批事项深度融入投资项目统一监管平台。推深做实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服务,完善事中事后监管长效机制,互联网+监管为重点,构建整体监管和全闭环行政执法体系。运用互联网+监管”“信用+监管”“双随机一公开等方式,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和风险防控,加大失信惩戒力度。充分发挥“12350”安全生产投诉举报电话和网络平台作用,鼓励群众举报重大事故隐患和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增强操作性,提升兑现率,形成吸引力。

2.加强执法力量建设。一是提升执法队伍专业能力。强化干部教育培训,建立贴近实战的教育培训机制,严格教育、严格训练、严格管理、严格要求,实现队伍正规化管理。按照分类分级原则,全面落实应急管理干部轮训制度。同步督促开展乡镇、村居相关人员培训工作。有计划开展年轻干部调训工作,强化应急管理事业后备人才储备。优化干部选拔使用建立健全优秀干部优先提拔使用的机制,分级分层选派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到不同岗位实践锻炼。二是健全激励保障机制。完善待遇保障机制,推动落实应急管理系统特别是基层应急队伍值班值守保障和生活保障问题。健全医疗救治、心理康复、疗养和保险等制度,推进应急管理人员工伤、人身意外伤害等保险全覆盖。建立职业荣誉体系,大力培树先进典型,广泛宣传先进事迹,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增强全社会对应急管理的职业尊崇,提升职业荣誉感和吸引力。健全奖励激励制度,严格落实《应急管理系统奖励暂行规定》,充分发挥及时奖励激励作用,对在抢险救援、重大行动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及时记功奖励,形成崇尚英雄、争做英雄的良性机制,大力推选应急管理干部评选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社会荣誉。

3.强化监管执法保障。合理规划、调整组建应急管理综合执法机构,创新体制机制,优化人员配置,充实加强重点行业领域、基层一线执法力量。严格准入门槛,实施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建立执法人员入职培训、定期轮训和考核制度,加大紧缺专业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提升一线执法人员履职能力。加强各级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伍装备建设,将应急管理执法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管理,《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装备配备标准(试行)》中必配装备配置率达到100%,统一执法标识、车辆、服装,完善并落实执法人员工资待遇保障政策。

4.提高精准执法水平。一是健全综合执法机制。将法律法规赋予县级应急管理部门的有关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矿山、工贸等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监管,以及地质灾害、水旱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有关应急抢险和灾害救助、防震减灾等方面的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职能进行整合,推动组建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伍。二是落实分级分类执法。根据上级明确的各级执法管辖范围和重点,实施分类分级执法,避免多层多头重复执法、层层下放转移执法责任。确定各级执法管辖企业名单,原则上一家企业对应一个层级的执法主体,下级应急管理部门不对上级部门负责的企业开展执法活动。加强乡镇(街道)行政执法工作指导,发挥乡镇在日常巡查、举报核查、案件移送的主体责任,依法委托乡镇(街道)开展简易执法。三是推进规范执法、严格执法。严格规范日常执法检查、专项执法、明查暗访、交叉互检等工作方式。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等制度,进一步完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标准。坚持严格执法与指导服务相结合,在对重点检查企业的检查中实行执法告知、现场检查、交流反馈”“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岗位操作员工全过程在场执法+专家的执法工作模式。严格依据法律法规进行处罚,不得以责令限期改正等措施代替处罚,对存在多种违法行为的案件要分别裁量、合并处罚,不得选择性处罚,做到见违必纠、该罚必罚、处罚有据,涉嫌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生产经营单位依法实施行政处罚的,及时向信用信息平台推送有关信息,实施联合惩戒。四是加强执法监督。按照上级安排统一执法目录,实行执法事项清单制度,依法及时动态调整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权责清单。完善执法计划制度,进一步落实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金属冶炼、涉爆粉尘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风险等级较高的企业纳入年度执法计划,确定重点检查企业,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覆盖执法检查,其他企业实行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抽查。完善行政执法程序,推行执法办案评议考核制度,建立健全执法评价、普法宣传、执法监督、责任追究、行刑衔接等制度体系。五是推进智慧执法。深入推进互联网+执法系统完善应用,大力推动网上执法、视频巡查、电子文书、智能辅助等新型执法模式,全面应用精准执法终端,提升精准执法能力。建立法律法规标准库和案例库,规范监管执法流程和自由裁量权。利用大数据分析关停企业用电和人员活动等情况,查找违法生产线索。推动企业诚信数据互联互通,实现企业诚信评价和分级分类动态管理智能化。

5.规范事故调查和管理。严格贯彻落实事故统计直报工作各项规章制度,规范事故统计核销工作。严格依法追究瞒报、谎报、漏报、迟报责任。加强对事故调查处理工作的领导,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规范事故调查处理工作程序,严格追究责任,加大对安全生产犯罪的惩治力度。推动完善调查评估机制,健全事故挂牌督办制度,加强对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落实情况评估,推动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工作闭环。

(六)打造社会治理体系,凝聚社会共享共治合力

1.推进长三角应急管理一体化发展。一是健全联防联控机制。聚焦长三角安全发展,积极落实长三角区域应急联动协调八项机制。针对洪水、台风、地震等全域性灾害以及安全生产事故,加强跨区域联系协调与分工合作,促进全方位协同联动。建立自然灾害防治信息共享机制,加强森林火灾及隐患的监测预警和边界联防。二是完善救援协同机制。推进预案体系协同,完善区域应急协同体系,增强区域风险防范能力。统筹抢险救援力量和应急救援基地建设,推动应急力量、救援专家、应急装备、航空救援、抢险救灾物资等实现优势互补。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一体化,协同处置重特大险情,强化航空、铁路、公路、水路等应急救援力量快速投送联动机制。加强区域应急救援绿色通道建设,协同建立应急指挥、应急救援车辆应急状态下高速公路优先、免费通行,快速进入事故灾难现场警戒区域工作机制。三是融入联合监管机制。实施长三角安全生产领域失信联合惩戒项目,实施区域内安全生产失信行为联合惩戒。促进执法监管信息和联合惩戒措施互联互认、共享,推进长三角区域重大活动和特殊时期安全管控措施联动。四是推动应急产业协作。依托长三角国际应急减灾和救援博览会等平台,加强应急管理在制度、标准、数字化协同、智慧应急产业等方面的高效对接,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对应急管理跨区城协同发展、应急装备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2.加强应急文化建设。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完善应急安全科普宣传教育保障机制,大力开展安全生产月、防灾减灾日等主题宣传活动,推动应急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将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对在校学生的安全应急文化教育,定期组织校园防灾减灾和逃生避险演练,推进应急示范学校建设。全面推进企业员工安全技能培训,做到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重点岗位人员培训全覆盖。开展应急管理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普及应急演练,大力发展应急志愿服务,提升公众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促成全民自觉学习安全知识和防灾减灾技能的浓厚社会氛围。推进宣教平台建设,依托现有科普及教育培训设施,建立一批警示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和安全体验基地。在学校、商场、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配置急救箱和体外除颤仪。利用纪念场馆等设施,设立应急救援英雄墙,举办主题展览。大力发展应急文化事业和应急文化产业,利用应急科普教材、读物、动漫、游戏、影视剧等应急管理公众教育系列产品,提升全民安全文化素养。建设全媒体应急文化阵地,推动主流媒体开办应急管理节目、栏目,加大公益宣传、警示教育力度。依托社会化媒体,开发制作电视专题片、公开课、微视频、公益广告等,强化应急科普知识传播,增强应急科普宣教的知识性、趣味性、交互性。推动建立公众应急科普宣教媒体绿色通道。建立媒体曝光制度,规范媒体灾害事故信息传播,畅通投诉举报渠道,鼓励新闻媒体开展舆论监督。

3.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健全社会参与机制,完善社会化服务制度,拓展政府向社会中介机构购买服务种类,引导高校、科研院所、社会专业机构等积极参与社会化服务。建立健全社会应急力量紧急征用和补偿、救援补偿奖励、保险等服务保障政策措施,引导鼓励社会应急救援队伍有序参与各类应急处突行动。鼓励社会组织、保险机构参与开展风险评估、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咨询、检测检验、应急演练、教育培训等活动。建立健全应急响应社会动员机制,发挥社会公众在信息报告和协助救援等方面的作用,引导社会公众有序参与重特大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行动。完善信用奖惩机制,建立健全应急物资采购、紧急征用、志愿捐助、灾害救助和恢复重建等方面的诚信制度和信用记录,纳入信息共享平台,强化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依法依规推进企业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安全生产领域严重失信主体名单并实施失信联合惩戒。实行企业安全生产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制度,健全企业安全生产动态信用评价和修复机制。强化社会服务监管,推进技术服务标准化建设,制定出台企业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标准,推动技术服务机构建立全过程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健全考核评价和惩戒淘汰机制,引导技术服务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4.完善风险分担机制。一是大力推广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强化安全风险管控和事故预防功能,形成安全管理与保险服务良性互动的工作机制,健全行业主管部门、专业服务机构、保险机构参与保险服务机制。到2025年,高危行业领域参与投保安全生产责任险实现全覆盖。二是健全自然灾害保险制度。坚持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原则,强化保险等市场机制在风险防范、损失补偿、恢复重建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建立和完善财政支持的多方参与、风险共担、多层分散的农业保险大灾分散机制,深入推进农房保险改革落地落实。推进完善农业保险、森林保险、居民住房灾害保险、自然灾害公众责任险等,充分发挥保险在风险管理、灾后救助、恢复重建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三是加强救援人员安全保障。加强专业救援人员的人身安全保障,推进专业救援人员商业保险机制,探索建立火灾高危单位、重大火灾危险源保险和消防安全水平挂钩机制,发挥保险、金融的市场调节作用。

四、重点工程

(一)智慧应急能力提升工程

1.建设应急指挥中心。根据省市部署,同步建成市应急指挥中心,实现值班值守、信息汇聚、监测预警、会商决策、指挥调度等功能,打造市委、市政府处置突发事件一体化指挥调度平台,有效融入集中、统一、高效的省市县三级的应急指挥体系。

2.建设应急指挥系统。与全省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建设同步建设本级应急指挥系统,汇聚融合应急管理各类业务数据信息,建立信息共享交换机制,实现灾害事故仿真推演、灾情研判、智能预案、会商研判和辅助决策智能化。

专栏6 “智慧应急建设重点

应急指挥协调能力提升项目。按上级部署,同步建设“1个中心,即宁国市应急指挥中心;“1个平台,即深入使用安徽省应急管理信息化平台;“2类感知,即建设完善安全生产、自然灾害类感知网络;“3张网,即完善应急指挥信息网,建设卫星通信网、窄带无线通信网;“N个系统,应急指挥信息系统、视频调度系统、油气输送管道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烟花爆竹仓储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系统,完善升级危险化学品领域安全防控监测信息系统、互联网+执法系统、防灾减灾救灾综合管理系统等,全面提升应急管理监测预警、监管执法、辅助指挥决策、救援实战、社会动员能力。开发应用宁国特色系统。

“6+N”重点领域三大系统项目。按上级部署,同步在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地质灾害、森林防灭火、防汛抗旱、地震、民爆、消防、农业、气象等“6+N”应急管理重点领域建设完善应急系统,强化系统连通,加强数据共享,提升监测预警、指挥调度、抢险救援能力。

(二)安全生产风险防控能力提升工程

3.安全生产预防能力建设工程。实施化工园区安全提质和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改造工程,以危险工艺本质安全提升与自动化改造、安全防护距离达标改造、危险源监测预警系统建设为重点,推进化工园区示范建设。深入推进农村公路平交路口千灯万带示范工程。

4. “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融合应用工程。推动实施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行动计划,培育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协同创新模式,扩大工业互联网应用。推动技术创新和应用创新,加快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领域的融合创新与推广应用,推动生产、仓储、物流、环境等各环节各方面的管理模式升级,促进跨企业、跨部门、跨层级的生产管理协同联动,提升数字化管理、网络化协同、智能化管控水平。

(三)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提升工程

5.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程。根据上级部署,同步组织开展本市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摸清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重点区域抗灾能力,客观认识当前全市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水平。开展地质灾害、水旱灾害、森林火灾、气象灾害、地震灾害等风险要素调查,全面获取我市主要灾害致灾信息、历史灾害信息,人口、房屋、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系统、三次产业、资源与环境等重要承灾体信息,掌握重点隐患情况,查明区域抗灾能力和减灾能力,完成单灾种评估和风险灾害区划工作,推动落实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与减灾能力数据库建设。

6.城乡防灾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地质灾害防御与治理工程,加大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的工程治理和搬迁避让力度。聚焦学校、医院、体育馆、图博馆、养老机构、福利机构、救助管理机构等防地震重点区域和薄弱环节,实施房屋设施加固工程。持续推进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提高抗震防灾能力。加强农田、渔港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公路、隧道、乡镇渡口渡船隐患整治,实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高速公路护栏提质改造和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加强城乡公共消防设施和城镇周边森林防火设施建设,开展企业专职消防队、乡镇政府专职消防队达标创建。实施高层建筑、大型商业综合体、老旧居民小区等重点场所和易地搬迁安置场所消防系统改造,打通消防车通道、楼内疏散通道等生命通道

7.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统筹流域与区域、上下游、干支流和左右岸的系统治理,以加快补齐防洪排涝短板弱项为治理重点,实施新建水库、水库移民、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城市防洪排涝体系、低洼易涝区排涝、水文监测预报预警等工程,进一步完善防洪减灾体系,全面提升防洪除涝减灾能力。到2025年,主要支流、中小河流、水库达到规划确定的防洪标准。

8.区域气象灾害监测补短板工程。在聚龙山和通灵峰新建气象灾害监测设备,提高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预报水平,进一步增强防灾减灾能力。扩大气象监测设备覆盖面,加强气象、广电、工信、通讯运营商等部门协作,完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提高气象灾害风险早期识别和精准靶向发布能力,优化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提高气象灾害应急能力。

9.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工程。完善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布局,按不低于类标准建设完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推动建设具备应急指挥、应急演练、物资储备、人员安置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应急避难场所。

(四)应急救援能力提升工程

10.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建设。依托消防救援队伍,提升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等专业救援能力。到2025年,所有乡镇专职、志愿消防队完成提档升级,达到乡镇消防队建设标准。常住人口超千人的行政村、自然村建成规模适中的志愿消防队。推动新建执勤消防站、小型消防站和战勤保障站。推进企业、单位依法建立规模适当的专职消防队、微型消防站。

11.专业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结合我市地域特点、产业结构情况,依托矿山、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交通等行业领域骨干企业,组建一定规模的多灾种救援队伍和跨区域机动救援队伍。加强森林防灭火队伍建设,组建防汛抗旱专业队伍,形成以专业化队伍为基础、第三方力量为保障的多层次应急抢险队伍体系,加大应急抢险救援技术培训和实战演练力度,有效提升救灾组织指挥和应急处置能力。

12.抢险救援能力提升工程。推进抢险救援基地建设,提升全市抢险救援能力,积极推动四级应急物资储备网络在我市布局与应用,合理确定应急物资储备种类和规模,推进各乡镇(街道)、社区储备满足本行政区域启动级应急响应的应急物资保障需求,并留有余地。加快推进基层备灾点建设,加强交通不便或灾害事故风险等级高的乡镇应急物资储备。在灾害事故高风险地区开展家庭应急物资储备示范推广。

(五)社会应急能力提升工程

13.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工程。推动基层应急管理机构常用应急救援装备和个体防护装备配备水平。推广应用应急管理智慧终端,推进灾害风险网格化管理,提升基层应急人员现代化、精细化和实战化能力,夯实应急管理事业发展的基层基础。

14.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工程。推进基层应急广播系统使用,开展农村应急广播使用人员培训和信息发布演练。推动利用现有广播电视资源,融合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贯通的全省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应急广播大喇叭系统,配套完善乡镇、村适配平台,实现终端的自动唤醒和强制播出。部署应急广播接收终端,实现农村行政村户外终端全覆盖。推进应急广播与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有机结合,加快实现全天候、全方位、全时段的预警信息发布和政策宣讲服务。

15.公众科普宣教能力建设。推动建设应急科普综合体验馆或科普基地,通过科技手段实现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应急避险的沉浸式体验。实施应急科普精品工程,广泛开展应急知识宣传教育,打造应急知识读本、信息宣传栏、专题讲座、科普展览、微博微信等立体式应急宣教平台。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乡镇、街道和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党委政府要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应急管理负总责,要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根据本规划确定的目标指标和主要任务,将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与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深度融合,要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加强规划实施与年度计划的衔接,逐级分解落实规划重点任务和目标指标,明确规划各项任务的推进计划、时间节点和阶段目标,确保规划实施有序推进、重大举措有效落地、规划目标如期完成。

(二)强化投入保障

要把加强应急管理工作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按照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原则,加强资源统筹,加大对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基层应急能力提升、先进应急救援装备配备、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应急管理数字化治理等重点工作的投入力度。建立健全政府、企业、社会相结合的应急管理体系投入机制,发挥财政引领带动作用,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应急管理事业发展。

(三)严格考核评估

建立健全规划实施评估考核机制,将规划任务落实情况作为各级政府和部门工作督查、巡查和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加强应急管理政策落实、重大项目建设、资金物资使用等审计监督,确保各项任务落地。加强各级专项规划实施评估和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监督检查,2023年组织完成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2025年完成规划实施总结评估和考核,及时公布进展情况报告。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