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政府印发《安徽省全面实施零基预算改革方案》(皖政〔2022〕60号,以下简称《方案》)。现将有关政策解读如下:
(一)起草背景
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我省财政预算制度改革持续发力、纵深推进,预算安排科学性不断增强,全省预算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但同时,我省预算管理还存在零基预算理念不够深入,一些领域支出固化僵化,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有待提高,财政保障党委、政府决策部署落实能力需要进一步增强等问题。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国发〔2021〕5号)强调,积极运用零基预算理念,打破支出固化僵化格局。我省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推进零基预算改革。为贯彻落实中央及省有关部署,省财政厅起草了《方案》,提请省政府印发实施。
(二)总体考虑
牢固树立以政领财、以财辅政理念,坚持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结合,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创新预算管理方式,从编制2023年预算起,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实施零基预算改革,打破支出固化格局,构建该保必保、应省尽省、讲求绩效的资金安排机制,增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保障能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提供财力支撑。
(三)起草过程
省财政厅根据中央及省有关要求,认真梳理当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学习借鉴沪苏浙、广东、青岛等地经验做法,在此基础上,研究起草了《方案(征求意见稿)》,广泛征求了各市、县(区)财政部门和省直有关单位意见建议并修改完善后,经研究,形成《方案(送审稿)》。按规定进行合法合规性审查后,报经省政府第17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以省政府名义印发。
(四)主要内容
《方案》由七个部分内容组成。
第一部分,总体要求。从编制2023年预算起,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实施零基预算改革,打破支出固化格局,构建该保必保、应省尽省、讲求绩效的资金安排机制。
第二部分,编制政府年度重点保障事项清单。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编制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基础性的公共服务、产业扶持、重点建设项目三类政府年度重点保障事项清单,强化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
第三部分,创新预算编制方式。取消支出基数,所有预算支出均以零为基点,根据不同类型支出分类编制预算。健全支出预算排序机制,进一步提高预算安排的科学性。
第四部分,推进财政资金统筹整合。梳理、整合、重构部门主管的项目资金,健全专项资金退出机制,明确专项资金预算一年一定,执行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强化部门和单位收入统筹,严禁将政府非税收入征收情况与征收单位预算申请及安排挂钩。
第五部分,硬化预算约束。将过紧日子作为预算管理长期坚持的方针,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对未按时下达的转移支付、涉企补助资金、预计当年无法形成支出的项目资金,及时收回预算,依规统筹用于经济社会发展亟需支持的领域。完善年度预算安排与人大审查、巡视巡察、审计监督等发现问题及预算执行情况、绩效评价结果等挂钩机制。
第六部分,深化配套制度改革。依规对新增重大政策和项目开展事前绩效评估,对实施期超过一年的重大政策、项目实行全周期跟踪问效。加快预算支出标准体系建设。牢固树立“先谋事、再排钱”理念,实施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
第七部分,强化组织保障。从强化统筹协调、强化责任担当、强化智慧治理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确保改革工作有序实施、取得实效。
(五)创新举措
《方案》结合我省财政预算管理实际,全面落实中央及省部署要求,提出多项创新性举措,主要体现在四个“突出”上:
一是突出“保重点”。将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作为预算安排的首要任务,编制政府年度重点保障事项清单,将省委、省政府年度重点工作,基本民生、基本公共服务重大项目等,纳入清单优先保障。
二是突出“破基数”。针对当前支出固化、“钱等项目”等现象,打破预算安排和资金分配的基数依赖,按照“项目跟着政策走,资金跟着项目走”原则,推动部门提前做好项目谋划、征集、储备等前期工作,做到“先谋事、再排钱”,实现预算一经批准,资金能够立即拨付实施主体,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避免资金沉淀浪费。
三是突出“促统筹”。围绕党委、政府重点工作,重构部门主管的项目资金,推动跨部门资金统筹整合,健全重大战略任务省、市、县分级共担机制,通过财政资金的整合,推动提升政府部门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从源头解决政策碎片化、项目分散化等问题,更好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撬动作用,集中财力办大事,确保党委、政府决策部署有效落实。
四是突出“提绩效”。健全预算安排与绩效管理、审计发现问题、财会监督等挂钩机制,及时盘活存量资金,加强资金使用全过程监管,构建“谁用钱、谁负责,花钱要有效、无效必问责”的资金使用机制,量入为出、精打细算,把财政资金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花在紧要处,切实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