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霞西镇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23年3月9日在霞西镇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受镇人民政府委托,现将霞西镇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大会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刚刚过去的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也是霞西发展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的奋进之年。面对征收征迁的艰巨任务和经济下行的复杂态势,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镇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团结带领全镇干部群众,以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政治自觉,高效统筹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履责于行、担当实干,展现了党员干部迎难而上、敢打硬仗的责任担当!展现了霞西人民精诚团结、坚韧不拔的强大凝聚力!圆满完成镇十八届人代会第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呈如下特点:
(一)经济发展稳定向好,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一是经济指标稳定增长。2022年,在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镇上下勠力同心,有力应对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等各种困难和挑战,引领霞西镇经济发展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全年实现财政收入1048万元,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1亿元,同比增长33.2%。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家,商贸限上企业2家。二是招商引资成果丰硕。紧密围绕霞西发展规划开展以商招商、精准招商,密切联系重点企业,及时摸排招商线索,对优秀企业多次上门招引,力争上下游企业在霞西安家落户,全年完成有效招商信息2条,完成率100%。三是重点项目扎实推进。坚持结果导向问题导向,扎实做好宁虹公路、宁国抽水蓄能电站重点项目征收征迁保障工作。宁虹公路项目共完成征收土地549.28亩,完成率100%,拆除房屋46户,完成率112.19%。宁国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完成征迁房屋签约158户、完成进度103.9%;土地完成征收3342.98亩、完成率97.8%;墓穴签约367穴。墓穴迁移、安置区建设工作也在同步推进中。中津河霞西至经开区河道治理工程(霞西段)项目已开工建设。宁虹路给水管网恢复工程完成招投标工作并签订工程施工合同。获评2022年度“宁国市征收征迁工作先进单位”“重点项目征收征迁工作攻坚清零先进单位”。
(二)乡镇更新持续发力,乡村振兴深入推进。一是农村经济持续壮大。全年6个村村集体平均收入达71万元,总收入达427.9万元,同比增长266%,其中石河村总收入达191万元。培育新型农民经营主体,新增家庭农场10家、获得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家,宣城市示范家庭农场2家,宁国市示范家庭农场3家,市农业龙头企业1家。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年完成农残检测任务750批次,成功创建宣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乡镇。推进石柱村经济林托管试点建设,完成4100亩山核桃托管。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完成420亩抛荒地整治、410亩耕地找回,启动并完成48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二是乡村振兴稳步推进。不断健全网格化管理,完善村级网格6个,组级网格176个,全面落实防返贫动态监测机制,摸排防返贫动态监测户4户并积极落实帮扶措施。以“小三线”文化、白茂传统古村落、怀安府传统文化为依托,霞西村、虹龙村积极谋划乡村振兴示范片。同时,其他各村依据自身特色,制定乡村振兴“一村一品”工作方案。坚持品牌引领战略,因地制宜研究全域旅游发展思路,整合资源、连点成面,编制全镇旅游规划。对石柱羊毫山、上门石云庵精品登山线路进行勘查设计。培育上门村农耕文化体验园项目,打造霞西村“LOVE主题乐园”网红打卡点,利用霞西村“小三线”文化、白茂传统古村落等特色文化集聚人气。三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投资530余万元,完成村村通道路硬化6.05公里,新建桥梁2座,修建灌溉沟渠3000余米。投资1000余万元,开展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共完成河堤修复2000余米、拦水坝建设3处、大塘除险加固1处。实施建设自来水厂水源点暗坝工程,工程建设资金120余万元,维护自来水管网5000余米,新增水源点5处,并以设立临时取水点、启用送水车等形式,解决群众生活用水、灌溉用水难题。完成石河村、上门村3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石柱村、上门村2处山体滑坡排危除险项目,均已竣工并验收合格,继续推进虹龙村石棉矿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项目。
(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生保障有力有效。一是暖民心行动扎实推进。全力推进十项“暖民心”行动。持续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完成养老服务中心老年活动室建设,设立老年助餐点1个、老年学校1处,设立老年学习点6处,发展线下学员624人。完成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续保6364人,电子医保凭证激活率稳步增长,开展医疗救助40人次,外伤调查427人次。累计开发公益性岗位5个、临时专项岗6个、临时见习岗3个,开展创业就业培训1场,参加培训30人次,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完成28户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满足残疾人群体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稳步推进低保、特困供养、残疾人两补等各项补贴类民生资金发放工作,累计发放各项惠民补贴资金1447.65万元。完成退役军人建档立卡工作,累计发放退役军人优待证484个,发放优抚资金147余万元。霞西村全国退役军人示范站高分通过验收。积极推进家庭发展能力建设,新增奖扶220例、奖扶扩面169例,发放资金134万元,开展免费农村适龄妇女“两癌”筛查400余人次。二是疫情防控有力有序。落实落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健全网格化包保管理机制,持续摸排返乡人员和流入人员,累计摸排“十三类”重点人员349人次、风险地区和省外返回人员2339人次,严格做到摸排到位、隔离到位、检测到位。累计开展28轮区域核酸检测,累计检测108310人次,完成免费核酸小屋建设。有力有序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累计接种新冠疫苗24005剂次,做到“应接尽接”,筑起全民免疫屏障。主动适应疫情防控重点从“防传染”转到“保健康、防重症”的新形势新要求,紧扣居民群众日常生活、就医需求,聚焦老年人、残疾人及居家治疗人员等群体,统筹用好党建引领“多网合一”,组建暖心配送服务小分队176支,主动帮助解决用药、购药等愁盼问题,服务近4000人次,代办各类事项100余件。三是社会保障水平提升。牢固树立“两山”理念,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保持秸秆禁烧常态。大力倡导移风易俗,持续整治辖区内乱埋乱葬现象,积极推行骨灰集中安葬、绿色生态安葬,全年实现零散葬,绿色生态安葬率处全市前列。持续推进河长制、林长制工作。深入开展“大排查、大整治”行动,排查“散乱污”企业,督促辖区内4家企业完成环境问题整改。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纵深推进平安建设各项工作落实,全年受理矛盾纠纷90起,调处成功率100%。受理群众来信信访事项36件,网上来信事项6件,群众满意率100%。成功化解孙某、汪某等信访事项,全镇信访积案动态清零。
2022年,全镇上下在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和政协委员的监督支持下,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仍面临较多困难和挑战:一是整体发展质量不优。与先发地区相比,我镇经济总量不大、质量不优,产业结构层次不高,竞争力不强,工业基础相对薄弱,企业体量不大,技术含量较低,整体发展水平有待提升;二是要素保障能力不强。随着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我镇推动发展要素保障问题日益突出,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等民生领域短板仍需补齐,融资、用地、人才、能耗等要素保障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推动发展后劲不足。我镇以农业生产及传统工业为发展主要支撑,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后劲不足,缺乏龙头企业和高质量企业带动,发展短板和不稳定因素较多。同时受新冠疫情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影响,市场主体经营困难,投资节奏放慢,“大好高”项目招引难度加大。
二、2023年经济形势分析、工作目标
(一)2023年经济形势分析
2023年宏观经济环境依然错综复杂,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追赶江浙、争先江淮”发展目标,抢抓机遇、开拓进取、狠抓落实、勇毅前行,全力以赴构建新时代幸福美丽新霞西。
(二)2023年工作目标
2022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统筹推进“五大振兴”。认真落实省委“一改两为”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市委“追赶江浙、争先江淮”发展目标,深入开展“五个年”活动,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奋力打造新时代幸福美丽新霞西。
综合分析发展环境和自身条件,建议今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
——财政收入增长9%左右;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以上;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保持同步;
——能耗及生态环境质量指标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
三、2023年重点工作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围绕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建议做好以下五个方面重点工作。
(一)聚焦提质增效,更高层次推动经济发展。一是促进经济发展提质增效。扎实推进“五大倍增”行动,力争财税收入取得新突破,培育新增规上企业1家,商贸限上企业2家。结合重点项目建设,谋划一批配套工程,补充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充分整合利用资源,集中破解人才、土地、资金等发展瓶颈。二是全力以赴保障项目建设。集中力量推进宁虹路、宁国抽水蓄能电站、瓦窑铺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宣绩高铁千伏外部供电工程四大重点项目建设。持续做好宁虹公路项目建设施工服务保障工作。做好宁国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攻坚清零及后续相关工作。高效有力推进瓦窑铺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宣绩高铁千伏外部供电工程征收征迁工作。配合做好龙潭村抽水蓄能电站前期服务保障工作。以服务保障牵动性项目为契机,加大项目谋划和包装力度,打造引领霞西经济发展新引擎。加强项目规划区内日常管控力度,打击各类违法行为,为项目推进提供良好环境。三是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一改两为”工作部署,聚焦为企业发展营造优良环境,提升为企服务水平。持续贯彻落实“最多跑一次”工作要求,精简办事流程,增强服务意识,变被动服务为主动保障,提高beplay体育赢钱封号 效率。扎实开展“四送一服”走访服务活动,发挥企业联络员包保联系作用,完善“一企一策”服务指导,积极帮助企业纾困解难。以高质量招商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多渠道挖掘招商信息,突出产业链招商和以商引商,加强优质项目招引落地,力争全年完成2条以上有效招商信息,着力引进支撑性、引领性、带动性强的项目,提高招商引资质效。
(二)聚焦协调发展,更大力度推进乡村振兴。一是深度培育新型农民主体,促进农民增收。持续做好“脱困”“振兴”有效衔接,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继续加强村、组网格员队伍建设,加大防返贫动态监测力度,确保“三保障一安全”等各项信息动态跟踪,及时做好返贫监测户帮扶工作。发挥农业科技特派员作用,加强对农民农业生产专项培训指导,提升新型农民综合素质。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申报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和示范家庭农场,力争新增市级以上合作社或家庭农场10家以上。引导农业新型主体通过“种养+休闲+旅游”方式开展产业拓展,进一步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提升乡村活力、促进农民增收。二是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发展,实现产业兴旺。严守耕地红线,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持续推进耕地找回、“抛荒地”整治及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片。完善虹龙村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石柱村经济林托管试点、朱村村特色种植基地等农业配套阵地建设。依托现有产业、优势产业,结合地方资源及发展实际,积极开展农业产业规划,打造农业产业发展“一镇一品”,全力推进农业产业振兴。加快打造霞西镇环城现代农业园,鼓励扶持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和城区工商资本投资建设农业项目,力争在粮油产业、特色种养植等领域开展全产业链打造,形成“好山好水好霞西”地方农产品品牌,从产业链延伸、品牌创建、质量可追溯等多方面提升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三是持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升造血能力。坚持“一村一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方针,引领推进霞西村田园综合体、虹龙村粮油产业链延伸、石柱村山核桃托管、朱村村特色种植+电商城、上门村农耕文化体验园、石河村劳务+用房租赁+原生态旅游等村集体经济项目,打造“一村一产业链”,激活村级集体经济自我造血能力。抢抓重点项目建设发展机遇,持续整合利用资源,实现六个行政村报团发展。
(三)聚焦生态文明,更高水平改善人居环境。一是抓好生态环境治理。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有效改善,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健全巡查和惩戒机制,严查严惩环境违法行为。全面落实河长制、林长制,加大水环境、森林环境保护力度。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加强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引导群众科学利用秸秆资源,增强环保意识。加强外来物种清除整治工作。深入开展“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加强对“散乱污”企业监管力度。聚焦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环节,狠抓突出生态问题整改。大力弘扬绿色文化,积极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二是打造宜居美丽乡村。以“五清一改”“三大革命”“三大行动”为重点,全域推进景区化村庄建设,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覆盖。重点整治道路沿线观瞻水平,实现路域环境整体优化提升。持续推进2023年农村户用厕所改造工作,严格过程管控,确保按时有序、保质保量完成130户农村改厕目标任务。常态化开展集镇环境卫生整治及公共秩序管理,积极开展环境设施整治提升。深入推进文明村镇创建工作,高标准、规范化建设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进一步巩固提升文明城市建设水平。积极开展文明志愿服务活动,持续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常态化形成良好社会氛围,助推文明新风养成。三是绘就文旅融合画卷。将发展乡村旅游和民俗文化保护相结合,重点挖掘和保护原生态民俗风情的文化内涵,着力提高乡村旅游文化品味。结合“好山好水好霞西”系列文化活动,打造一批有影响、有品位、群众参与度高的乡村旅游节庆活动,宣传弘扬乡村民俗文化。围绕中津河及沿河农田,推进田间道路、沟渠建设,细化功能分区,提升霞西村LOVE主题乐园建设,打造集经济效益和观赏效益为一体的精品田园休闲观光区。大力发展特色乡村旅游业,探索农旅结合乡村旅游新模式,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串点成线、连线成面,形成霞西生态农业旅游新格局。
(四)聚焦服务保障,更实举措增进民生福祉。一是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按照村庄及乡村振兴示范片规划,高标准进行布局,融入全市“六大片区”建设。高质量完成“一事一议”农村公益性事业财政奖补项目,不断补齐公共服务设施短板。聚焦集镇核心区建设,不断拓展集镇服务职能,持续提升集镇管理和服务水平,助力“数字化霞西”建设。推动镇自来水厂供水能力提升,加快完成宁虹路自来水管网改造工程,保障居民饮水安全。积极开展中小河流治理、水土保持项目,完成6公里的中津河霞西段治理项目建设。启动白茂古村落白改黑、竹虹路白改黑、上门双车道、九十九道湾林区道路、中津河治理沿岸游步道等交通设施建设,加快构建内外畅通的交通循环体系。二是健全社会服务保障体系。深入开展十项“暖民心”行动。加快推进老有所学、老年食堂及老年助餐点建设,构建完善养老体系。全面推进村级残疾人工作站建设管理。认真落实各项社会保障政策,不断扩大居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覆盖面,提升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的精准度和时效性,兜牢民生底线。高度关注现役和退伍困难军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生产生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就业优先战略,不断拓宽就业增收渠道,实施创业就业服务提升行动,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困难家庭等重点群体就业兜底帮扶工作。三是提升社会事业发展品质。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强化师德师风,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义务教育质量。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善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多措并举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建成镇社会工作服务站,提升社会工作服务水平。持续推进村卫生室标准化提升,不断提高基本公共卫生、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水平。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力争创国家卫生乡镇。毫不松懈抓好常态化新冠疫情防控工作,落实落细各项防疫政策。大力支持妇女儿童、老龄、科协、关心下一代和红十字事业发展。
(五)聚焦治理成效,更高要求完善基层治理。一是完善社会治理新格局。常态化机制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非法集资、恶意欠薪等违法犯罪行为。完善“多网合一”社会治理体系,发挥网格化管理作用,精细化推进乡村治理。加大矛盾纠纷隐患排查及信访事项化解力度,加强重要时间节点风险隐患排查力度,推进“数字乡村”“雪亮乡村”建设。一体推进法治霞西、平安霞西建设,进一步发展壮大群防群治力量,以强有力的工作措施护航平安建设。扎实做好民族宗教、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人民防空工作。二是打造安全稳定新防线。深入推进“1+10+N”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加强安全生产日常监管力度,坚决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全面提升应急响应、指挥、处置能力和基层保障能力,以完备的应急管理体系全面统筹推进交通、消防、森林防火、防汛抗旱、防灾减灾救灾、食品药品安全等各项工作。三构建法治政府新常态。扎实推进“八五”普法、建设法治政府。强化法治思维,将政府决策、执法、监督全过程纳入法治化轨道。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全面提升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主动接受司法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认真听取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建议。注重作风建设。加强精细化管理,严格执行工作纪律和制度,坚决维护纪律制度的刚性约束。强化责任担当,实现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工作闭环化,不断提升政府执行力,充分发挥便民服务机构作用,不断优化一站式服务,切实提升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