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市文旅局(市广电新闻出版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宁国市文旅局(市广电新闻出版局)> 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 公共文化服务> 公共服务>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传播活动
索引号: 113417025970934056/202306-00048 组配分类: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传播活动
发布机构: 宁国市文旅局(市广电新闻出版局) 主题分类: 文化、广电、新闻出版
名称: 皖南花鼓戏《红手印》:用家乡戏讲好宁国山核桃的故事 文号:
生成日期: 2023-06-26 发布日期: 2023-06-26
皖南花鼓戏《红手印》:用家乡戏讲好宁国山核桃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3-06-26 10:01 来源:宁国市文旅局(市广电新闻出版局) 浏览次数: 字体:[]

“纸上手印红艳艳,心心相连护家园……”清新朴实的花鼓戏旋律,饱含着宁国人对山核桃的浓浓深情。近日,以“宁国山核桃”为题材创作出的皖南花鼓戏《红手印》在宁国畲乡完成创排,该剧入选2023年安徽省戏剧创作孵化计划项目,由宁国市文化和旅游局报送、宁国市清风雅韵艺术团演出。小戏以独特的视角,聚焦宁国山核桃产业发展,抽取“禁打除草剂”这一事件来反映时代大主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旨在用家乡戏讲好家乡山核桃的故事。

皖南花鼓戏《红手印》是一部真正来自乡土的作品,在宁国市文明办的大力支持下,由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带着创编组一行赴基层采风。从采风、创作到演出,主创团队秉承着“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的创作理念,把从生活中挖掘到的素材,经过艺术的加工,灵活地展现在戏剧舞台上,让皖南花鼓戏艺术焕发新的生机。


去年九月份,宁国市清风雅韵艺术团团长熊艳有心安排该剧的编剧、导演与“安徽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林业专家吴志辉碰面交流,吴志辉对种植山核桃的农民有深厚的情谊,对宁国山核桃的发展情况也了如指掌。他告诉主创人员,以前振兴山核桃面临严峻挑战,如今让林农改变旧思维成为“新农人”至关重要。在此过程中,他想方设法与林农们一起保护山核桃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逐步实现从“靠山吃山”向“护山养山”的重大转变。

为了能切身看到林农生活的变化,吴志辉亲自带领主创人员翻山越岭来到石门村山脚下甲路镇村民组,走访程来平、程有德等农民家里,与他们面对面交谈。这个村民组是吴志辉重点关注的对象,曾在政府的号召下,自发地在“关于在山脚下组实施山核桃林彻底禁用除草剂的承诺书”上按下红手印。当主创人员看到按满红手印的薄纸时,心灵着实被震撼到了,每一个红手印背后都有一段故事,每一个红手印都承载着林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在甲路镇采风,主创人员收获巨大,与他们的交谈中,还了解到林农把山核桃当成自己的生命,个个坚决带头当好“禁打卫士”,转变旧思维,做好“新农人”。同时,政府还实施“小山变大山”的项目,这又为林农提供管理上的方便。“吃下了定心丸”、“绿水青山要传给后代”……这是他们共同的真实心声。


这个小戏就是紧紧地扎根乡土,力争向上开出艺术的花朵。主创人员跋山涉水与农民打交道,从众多的生活素材中抽丝剥茧,立主脑,编故事,从农民的视角切入,写农民的故事。于是,皖南花鼓戏《红手印》便设立了巡山人“老倔头”这一主要人物,还有全村民组唯一没按红手印的陈富山夫妇。通过政府的好政策和老倔头的智慧,让陈富山夫妇一步步实现思想的转变。

皖南花鼓戏《红手印》犹如一股“山野吹来的风”,真正做到立足宁国乡土,讲好宁国故事,传递皖南乡音。团长兼制作人熊艳、国家一级导演杨高猛、青年编剧宁宗宝、知名作曲家周道新和知名配器老师王谋等共同为小戏打磨呈现。

故事切口很小,讲述群众身边喜闻乐见的故事。主题思想明确,富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现实意义。为了“绿水青山传后代”,核桃村村民组自发地在“禁用除草剂”的承诺书上按下红手印,可唯独陈富山一家不愿意……身为巡山人的老倔头接受组长的委托,前来做陈富山的思想工作。陈富山想出三招来对付老倔头。老倔头也机智地见招拆招,最终让陈富山明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能为了金山银山,破坏绿水青山”的道理,还让他心甘情愿地在承诺书上按下红手印。


小戏追求戏曲的“色、香、味”,它写的是“山核桃”,舞台呈现方面极力追求“色、香、味”的视听体验。所谓“色”是指宁国浓郁的地域特色和“中国山核桃之乡”的底色;所谓“香”是指剧中交代的宁国菜品散发出的香美;所谓“味”是指在音乐上讲究皖南花鼓戏纯正的品味,以及人物在表演中的故事趣味。
同时,它追求戏曲的“虚实结合”。小戏融入许多生活化的片段,如吃饭、喝酒、拦门、背药桶等,这些都通过人物虚实结合的动作来完成。它还追求戏曲的“巧与妙”。故事只设定三个人,围绕“按不按红手印”而展开情节的铺排,一方极力想上山除草,一方极力想阻拦,一来二回,趣味横生。作品也充分发挥皖南花鼓戏的特色,在幽默诙谐的表演和朗朗动听的音乐中完成叙事。
目前,这部戏已完成彩排、录像等工作,希望这部皖南花鼓戏原创小戏能够受到老百姓的欢迎和喜爱。



Baidu
map